民進黨撿到槍 國民黨該棄甲卸兵?
.jpg)
2019-02-25 16:02:10
31795
她何以把抗中推到如此強烈的地步?首先當然是谷底翻身之計,事實證明確實有效,她嗆辣回應習近平之後,不但網路聲量衝到空前高度,支持度也回升百分之五以上,當然對此正面反應者可能多半是綠營支持者,這算是同溫層反應,多屬基本盤歸隊,能有多少擴張地盤的效應,令人存疑。
陳國祥/評論
蔡政府近日升高對中共當局、國民黨政治人物的抨擊,並積極研擬兩岸相關政策與法規的限縮之道,在在顯示,儘管兩大關鍵人物韓國瑜和柯文哲尚未宣布參選,但2020總統大選已經開打,選戰主軸確立為「和中」vs. 「反中」。民進黨和剛宣布競選連任的蔡英文已為選戰定了調,不管參賽主角是誰,必然要在這個主戰場上爭鋒角力。
蔡英文和民進黨吹響了選舉的戰鬥號角。剛從敗選震撼中穩住陣腳的蔡英文,很快豎起選戰兩大標竿:紅利大放送、反中大對抗。所謂施政要讓人民有感,就是竭盡所能大方發放福利,只要想得到的、做得到的,通通盡量給。至於反中大對抗,則是把「逢中必反」發揮到極致,跟中國大陸對著幹,嗆辣語言不絕於口;兩岸交流和開放能用行政手段卡的絕不手軟,需要修法限縮的列入優先法案處理,如「兩岸和平協議」設下「雙公投」高門檻,退休政務官與將領赴陸管制、申請居住證限縮公民權;另外還配合美國政策,加碼禁止使用華為的電信設備和通訊裝置。
從元旦談話到次日回應習近平對台問題談話,蔡英文找到她從慘敗翻身的捷徑,就是挑激反中情緒,煽動抗中激情,激化統獨對立,攻擊「和中」政黨與政治人物,聚攏反中與獨派人士的支持。
客觀來講,蔡英文執政以來一直慎處兩岸關係,除了對於九二共識絕不鬆口以外,大體尚能節制言行,不輕易挑釁陸方底線,不隨意破壞冷和局面。直到敗選之後,她猛然變得嗆辣,從口頭到政策,都竭盡所能地把「力抗中國」拉升到最高點,比陳水扁為了競選連任以及應對貪腐控訴所採取的反中言行猶有過之。
她何以把抗中推到如此強烈的地步?首先當然是谷底翻身之計,事實證明確實有效,她嗆辣回應習近平之後,不但網路聲量衝到空前高度,支持度也回升百分之五以上,當然對此正面反應者可能多半是綠營支持者,這算是同溫層反應,多屬基本盤歸隊,能有多少擴張地盤的效應,令人存疑。
蔡英文執政績效不彰,政策引發爭議、受人非議以及施政缺失、人謀不臧的情事不勝枚舉,為對手提供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彈藥,選民也已用選票明確表白反感,她能辯白的空間不大。因此,競選連任除了福利大放送之外,她只能迴避施政爭議,另闢蹊徑,在兩岸關係上添加柴火,以期燒旺民氣。
這一招有用嗎?效果一定是有的,陳水扁2004年連任成功,除了歸因於兩顆神秘子彈的威力以外,他操作反中國、護台灣的選戰策略奏效,確實也助一臂之功,更不用說李登輝1996年乘著兩岸飛彈危機的翅膀高登總統寶座。但是,以往行之有效的計策現在已是邊際效用遞減了,或許仍有其催票效果,但欲圖拉攏中間選民,效果可能微乎其微。
去年地方公職選舉已經證明,民眾多已厭煩顧主權、護台灣之類的政治性操作,咸感這般玄虛的議題不如民生經濟問題來得切身而實際,因此韓國瑜高舉九二共識大旗,暢言貨要出去、人要進來、高雄發大財,獲得民眾熱烈迴響。畢竟人民最在意的還是生活問題,民進黨長期以來喋喋不休的反中愛台之類的政治訴求,早已令人聽膩甚至反胃了。何況高亢的反中政策招引中共強力反制與打壓,致使兩岸官方關係緊張,民間交流與民生經濟備受損害,人民早已苦不堪言,不易再受其蠱惑了。相形之下,國民黨的兩岸政策顯得務實而有實效,也從未發生民進黨人士指控的「賣台」情事。
再說,蔡英文和民進黨人士近期強烈攻擊中共當局,採取諸多限縮兩岸關係的措施,說穿了無非是自揣在中美貿易大戰的背景之下,有美國老大哥撐腰,可以躲在美國後面嗆中,甚至因為當其馬前卒,做其制中的幫手,還可博取歡心,換取好處。然而,美國和中國大陸之間的貿易談判頗有進展,已經到最後衝刺收尾階段,美中關係固然處於長期的競爭關係,但雙方都有管控衝突的意願和能耐。台灣能從中撈到的好處有限。而且,在川普總統反復無常的作風操控之下,美國壓制中國的作為變化莫測,難以持久。比如聯合各國封殺華為5G市場的行動,在各國反應冷淡之後,川普已經改口,說「不封殺當下更先進的技術」。蔡政府原先加碼封殺華為,將來可能使台灣成為全球唯一政策性不用華為設備的國家,尾隨美國的結果淪為自討苦吃。何況川普政府一切皆可交易,台灣成為美中交易的棋子,或許偶而可獲好處,但被出賣的可能性也在。這是令許多民眾擔憂的風險。
民進黨政府唯美國馬首是瞻,並將兩岸政策寄託於美中的對抗上,親美反中有違平衡原則,或許能獲取單一方面給的一些好處,但激怒另一方的結果,卻可能帶來立即而明顯的損失,民眾感同身受,未必願意埋單,何況把兩岸關係搞壞、搞僵,可能帶來往後的禍害,許多民眾為之不安,覺得不值、不智。國民黨從馬英九執政以來,一貫以和中、親美為圭臬,帶來明顯實效,確有優於民進黨政府的左右逢源之效,除非兩國全面交惡,或者蔡總統真的獲邀到美國國會演講並招來中共強烈反擊,否則民進黨不易從中獲利。因此,親美反中政策能否為民進黨攥進選票,還要看今後一年美中關係的起伏變化而定。
民進黨好像真的撿到搶了,美國製的,這把槍正瞄準中共,能否命中國內的選票,要看槍法準不準,還要看國民黨如何反制了。
【圖片為資料照,來:中央社】
蔡政府近日升高對中共當局、國民黨政治人物的抨擊,並積極研擬兩岸相關政策與法規的限縮之道,在在顯示,儘管兩大關鍵人物韓國瑜和柯文哲尚未宣布參選,但2020總統大選已經開打,選戰主軸確立為「和中」vs. 「反中」。民進黨和剛宣布競選連任的蔡英文已為選戰定了調,不管參賽主角是誰,必然要在這個主戰場上爭鋒角力。
蔡英文和民進黨吹響了選舉的戰鬥號角。剛從敗選震撼中穩住陣腳的蔡英文,很快豎起選戰兩大標竿:紅利大放送、反中大對抗。所謂施政要讓人民有感,就是竭盡所能大方發放福利,只要想得到的、做得到的,通通盡量給。至於反中大對抗,則是把「逢中必反」發揮到極致,跟中國大陸對著幹,嗆辣語言不絕於口;兩岸交流和開放能用行政手段卡的絕不手軟,需要修法限縮的列入優先法案處理,如「兩岸和平協議」設下「雙公投」高門檻,退休政務官與將領赴陸管制、申請居住證限縮公民權;另外還配合美國政策,加碼禁止使用華為的電信設備和通訊裝置。
從元旦談話到次日回應習近平對台問題談話,蔡英文找到她從慘敗翻身的捷徑,就是挑激反中情緒,煽動抗中激情,激化統獨對立,攻擊「和中」政黨與政治人物,聚攏反中與獨派人士的支持。
客觀來講,蔡英文執政以來一直慎處兩岸關係,除了對於九二共識絕不鬆口以外,大體尚能節制言行,不輕易挑釁陸方底線,不隨意破壞冷和局面。直到敗選之後,她猛然變得嗆辣,從口頭到政策,都竭盡所能地把「力抗中國」拉升到最高點,比陳水扁為了競選連任以及應對貪腐控訴所採取的反中言行猶有過之。
她何以把抗中推到如此強烈的地步?首先當然是谷底翻身之計,事實證明確實有效,她嗆辣回應習近平之後,不但網路聲量衝到空前高度,支持度也回升百分之五以上,當然對此正面反應者可能多半是綠營支持者,這算是同溫層反應,多屬基本盤歸隊,能有多少擴張地盤的效應,令人存疑。
蔡英文執政績效不彰,政策引發爭議、受人非議以及施政缺失、人謀不臧的情事不勝枚舉,為對手提供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彈藥,選民也已用選票明確表白反感,她能辯白的空間不大。因此,競選連任除了福利大放送之外,她只能迴避施政爭議,另闢蹊徑,在兩岸關係上添加柴火,以期燒旺民氣。
這一招有用嗎?效果一定是有的,陳水扁2004年連任成功,除了歸因於兩顆神秘子彈的威力以外,他操作反中國、護台灣的選戰策略奏效,確實也助一臂之功,更不用說李登輝1996年乘著兩岸飛彈危機的翅膀高登總統寶座。但是,以往行之有效的計策現在已是邊際效用遞減了,或許仍有其催票效果,但欲圖拉攏中間選民,效果可能微乎其微。
去年地方公職選舉已經證明,民眾多已厭煩顧主權、護台灣之類的政治性操作,咸感這般玄虛的議題不如民生經濟問題來得切身而實際,因此韓國瑜高舉九二共識大旗,暢言貨要出去、人要進來、高雄發大財,獲得民眾熱烈迴響。畢竟人民最在意的還是生活問題,民進黨長期以來喋喋不休的反中愛台之類的政治訴求,早已令人聽膩甚至反胃了。何況高亢的反中政策招引中共強力反制與打壓,致使兩岸官方關係緊張,民間交流與民生經濟備受損害,人民早已苦不堪言,不易再受其蠱惑了。相形之下,國民黨的兩岸政策顯得務實而有實效,也從未發生民進黨人士指控的「賣台」情事。
再說,蔡英文和民進黨人士近期強烈攻擊中共當局,採取諸多限縮兩岸關係的措施,說穿了無非是自揣在中美貿易大戰的背景之下,有美國老大哥撐腰,可以躲在美國後面嗆中,甚至因為當其馬前卒,做其制中的幫手,還可博取歡心,換取好處。然而,美國和中國大陸之間的貿易談判頗有進展,已經到最後衝刺收尾階段,美中關係固然處於長期的競爭關係,但雙方都有管控衝突的意願和能耐。台灣能從中撈到的好處有限。而且,在川普總統反復無常的作風操控之下,美國壓制中國的作為變化莫測,難以持久。比如聯合各國封殺華為5G市場的行動,在各國反應冷淡之後,川普已經改口,說「不封殺當下更先進的技術」。蔡政府原先加碼封殺華為,將來可能使台灣成為全球唯一政策性不用華為設備的國家,尾隨美國的結果淪為自討苦吃。何況川普政府一切皆可交易,台灣成為美中交易的棋子,或許偶而可獲好處,但被出賣的可能性也在。這是令許多民眾擔憂的風險。
民進黨政府唯美國馬首是瞻,並將兩岸政策寄託於美中的對抗上,親美反中有違平衡原則,或許能獲取單一方面給的一些好處,但激怒另一方的結果,卻可能帶來立即而明顯的損失,民眾感同身受,未必願意埋單,何況把兩岸關係搞壞、搞僵,可能帶來往後的禍害,許多民眾為之不安,覺得不值、不智。國民黨從馬英九執政以來,一貫以和中、親美為圭臬,帶來明顯實效,確有優於民進黨政府的左右逢源之效,除非兩國全面交惡,或者蔡總統真的獲邀到美國國會演講並招來中共強烈反擊,否則民進黨不易從中獲利。因此,親美反中政策能否為民進黨攥進選票,還要看今後一年美中關係的起伏變化而定。
民進黨好像真的撿到搶了,美國製的,這把槍正瞄準中共,能否命中國內的選票,要看槍法準不準,還要看國民黨如何反制了。
【圖片為資料照,來:中央社】
作者介紹
-
陳國祥
陳國祥,政治大學新聞系、新聞研究所碩士,台灣資深媒體人,曾任中央通訊社董事長、中央選舉委員會委員、《自立晚報》總編輯、《中國時報》總編輯、《中時晚報》社長、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委員、《中國時報》特約主筆、時報育才董事長。 現為傳媒顧問。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