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對抗 民進黨2020如何爭取中間選民?

2019-01-10 15:40:36   20693

以民進黨的調性和意識形態而言,兩岸對抗似乎無法避免,民進黨也再次證明欠缺處理兩岸問題的能力和意願,從兩岸關系的趨勢來觀察,臺灣在兩岸對抗中越來越處於下風的發展趨勢已無法避免。換言之,兩岸對抗只會使臺灣的困境越發加重,而不可能有所減緩。

陳先才/評論

民進黨重返執政以來,兩岸關係每況愈下,特別是在去年九合一選舉大敗之後的民進黨,基於鞏固基本盤的政治盤算下,在兩岸關係道路上越來越朝獨派靠攏。特別是最近針對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在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四十周年的講話,民進黨方面進行政治操作,刻意將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兩個概念混淆視聽,誤導台灣民意。從島內政治博弈的短期效應來觀察,或許對蔡英文和民進黨而言,似乎有一些收益,然就兩岸互動及台灣自身長遠發展而言,民進黨方面的操作無非是短多長空,得不償失。

從九合一選後民進黨在兩岸議題上的激進態度及操作手法來觀察,民進黨政治人物基本上又回到了過去的老路上去,當島內政治局勢對其不利之際,當重大選舉到來之時,民進黨常常就是通過打統獨牌、兩岸牌等手法來製造緊張情勢,來鞏固基本盤,刺激支持者出來挺民進黨。這個策略從阿扁選舉時期就較為盛行,現在民進黨又面臨重大的困境,試圖以不變應萬變,拿老把戲來應對新情勢,最終恐難如意。

民進黨及其綠營政治勢力長期以來不願正視兩岸現狀,不願務實處理兩岸關係,其根源除了獨派少數人堅持台獨分離主義意識形態之外,還在於民進黨對兩岸關係及大陸的認知存在重大的偏差與誤判。

一則民進黨認為中美的戰略必然衝突,或者中美衝突的加劇必然有利於台灣。特別是川普上臺以來,中美的緊張態勢,對民進黨格外有利,甚至民進黨有可能從中獵取更多的政治利益。在這種認知下,綠營完全無視兩岸關係對抗與緊張的風險何在。

二則民進黨人士由於長期與大陸接觸不多,對大陸的政治、經濟形勢並不瞭解和熟悉,在看待大陸政治經濟社會發展時,皆從較為負面的角度來視之,因而刻意誇大中國大陸當前發展中的問題,看不到潛力與機遇。故唱衰大陸的論調充斥綠營內部。在這種情勢下,綠營內部的兩岸認知始終無法脫離同溫層,當然看不到兩岸整合的大趨勢。

以民進黨的調性和意識形態而言,兩岸對抗似乎無法避免,民進黨也再次證明欠缺處理兩岸問題的能力和意願,從兩岸關系的趨勢來觀察,臺灣在兩岸對抗中越來越處於下風的發展趨勢已無法避免。換言之,兩岸對抗只會使臺灣的困境越發加重,而不可能有所減緩。

從現實面看,民進黨重返執政兩年以來,在兩岸對抗不斷加劇的大背景下,儘管台美關係看上去似乎有一些進展,但對於台灣而言,這些所謂的進展又有什麼實質利益呢?台灣的邦交國持續減少,台灣的國際參與大為緊縮。即便就台灣的安全而言,過去兩年台灣的安全更加有保障了嗎?顯然事實並不是這樣。兩岸對抗的加深,對台灣而言,只會帶來安全上的損害。而這次九合一選舉中,臺灣主流民意表現出來的求發展、求民生以及兩岸關系要穩定等訴求,都一再表明民進黨過去兩年的拚政治、拚意識形態、掀起兩岸對抗的執政路線與臺灣主流民意不相符。

臺灣明年又要迎來一場大選,臺灣整個社會氛圍對民進黨和蔡英文連任皆呈現相對不利的情勢,民進黨如果仍然主打兩岸對抗的統獨牌,或許有可能使綠營的支持者回流,但對於中間選民或經濟選民而言,恐怕對民進黨會仍然無感。僅僅依靠基本盤,顯然對民進黨力保執政權的目標遠遠不夠。

【圖片來源:中評社】
作者介紹
  • 陳先才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政治研究所所長、廈門大學兩岸協創中心平臺執行長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