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才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政治研究所所長、廈門大學兩岸協創中心平臺執行長

368

作者相關文章

  • 因應兩岸僵局 蔡英文差陳水扁一大截

    眾所周知,當時正值民進黨陳水扁執政時期,兩岸關係總體氛圍也不好,雙方對抗,完全陷入僵局狀態,但陳水扁當時都能夠放行和成全。而現在蔡英文面對大陸派團弔唁星雲法師一事,非但不積極促成,反而不肯放行,肆意阻撓。這不能不說蔡英文的格局之小,甚至連阿扁都不如。
  • 國民黨拋出兩案能收穫什麼?

    政黨為了選舉而調整政策本身無可厚非,但中國國民黨從大陸來到臺灣,其兩岸連接之存在也是客觀事實,更是國民黨的底色。國民黨如果真的把兩岸關係搞砸了,恐怕不但執政無望,而且其生存都面臨危機。
  • 中美爆發軍事衝突的概率有多大?

    近一段時間以來,隨著中美在多個領域的對抗顯著升級,中美兩強之間會不會爆發軍事衝突,其概率到底有多大?無疑是各方關注的焦點。
  • 中美博弈加劇下的臺海情勢及其走向

    儘管中美兩強之間爆發直接的軍事衝突的可能性不高或者說很低,但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其外溢和擴散效應不可避免。比如在南海或臺海就有可能發生,尤其是在臺海地區,這種可能性或許更大。
  • 蔡未來四年 兩岸壓力大

    換言之,儘管蔡以817萬選票之優勢連任,但兩岸關係的邏輯與臺灣島內的選舉政治邏輯完全不同,蔡如果未來試圖以島內的所謂民意來處理兩岸關係,甚至來挑戰兩岸關係,恐怕適得其反。
  • 中共不敢對台動武?

    客觀而論,獨派心目中的所謂建國之所以不成功,其實並非民進黨不努力,民進黨當然想畢其功於一役,不然也就沒有台獨黨綱這件事了。但問題是,民進黨即便擁有執政權,為何也不敢做呢,顯然有客觀的外在限制因素,而且這種阻力遠超民進黨自身能夠承受的壓力。其源頭當然是來自北京的阻力與阻遏。
  • 中美博弈加劇下的臺灣問題走向

    中美博弈會對臺灣問題及臺海局勢造成影響。尤其是在中美博弈不斷加劇的背景下,臺灣問題自然越發突出,主要是美國企圖通過打「臺灣牌」來遏制北京的意願升高。臺灣在中美兩強博弈下的份量被提升,被放大。在這種情勢下,當然會對臺灣問題產生較大的影響。
  • 民共對撞 刹車安在?

    隨著民進黨在2016年重返執政,兩岸和平發展的狀況不復存在,加上當前中美戰略博弈的不斷加劇,兩岸對立對抗的態勢不斷升級,臺海局勢出現近十多年以來少見的複雜嚴峻之局面。
  • 中華航空更名爭議的背後

    就臺海情勢發展而言,諸如中華航空更名等議題本身並不會成為影響兩岸局勢的關鍵點,但如果綠營持續激化兩岸民意的對立,甚至誤判整個臺海形勢,則完全有可能會引發臺海事態的擴大與衝突。
  • 兩岸疫情「口水戰」對綠營有利?

    兩岸關係的這種逆時代潮流與趨勢之變遷,在很大程度上是與民進黨重返執政後撕裂兩岸關係有著一定的關聯度。綠營操弄兩岸關係,雖然在短期內可以獲得一定的政治利益,但長此以往,綠營能否獲利還很難斷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