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東奧正名運動 賴清德:要保護運動選手參賽權
.jpg)
2018-08-06 13:48:11
2092
行政院長賴清德日前受訪時,對於未來奧運我國是否能用「台灣」名義出賽的問題表示「還要再努力」,賴揆6日接受專訪時表示,根據洛桑協議的規定,台灣參與奧運的名稱,就是中華台北。
記者盧素梅/台北報導【三立新聞網】
前奧運國手紀政力推的「2020東京奧運台灣正名公投」,引發中國不滿,繼而施壓撤銷台中市2019東亞青運主辦權,行政院長賴清德日前受訪時,對於未來奧運我國是否能用「台灣」名義出賽的問題表示「還要再努力」,賴揆今(6)日接受專訪時表示,根據洛桑協議的規定,台灣參與奧運的名稱,就是中華台北,「我相信很多人不滿意,但是目前的狀況是這樣。」
賴清德也認為,這個時候,運動選手的參賽是很重要的,「運動選手參賽的權利,我們要給他保護住」;但民間的力量的推動,這個我們都支持、尊重。
賴清德今天中午接受Yahoo Tv彭博士觀風向節目專訪時,被問到有關東奧正名公投議題,有民間團體向賴揆喊話,如果院長真是一個務實的台獨工作者,那就應該要拿出務實的態度,而不是佛系台獨,來請問賴揆有什麼實際作為。
對此,賴清德表示,所謂的務實台獨,其實就是民進黨的台灣前途決議文,內容就是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它的名字叫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還有,台灣的前途只有2300萬人民可以決定。「其實我所謂的務實台獨,就是民進黨的台灣前途決議文。」
賴清德進一步指出,目前民間社團有在發動日本東京奧運,應該用台灣做為代表隊的名稱,那也沒有錯。他說,紀政小姐代表台灣參加三次的奧運,當時的名稱統統都是台灣。不過,之前有一個洛桑協議,台灣的名稱是中華台北,所以民間的力量,政府都尊重;包括日本友人對我們的關心,我們也感謝。
前奧運國手紀政力推的「2020東京奧運台灣正名公投」,引發中國不滿,繼而施壓撤銷台中市2019東亞青運主辦權,行政院長賴清德日前受訪時,對於未來奧運我國是否能用「台灣」名義出賽的問題表示「還要再努力」,賴揆今(6)日接受專訪時表示,根據洛桑協議的規定,台灣參與奧運的名稱,就是中華台北,「我相信很多人不滿意,但是目前的狀況是這樣。」
賴清德也認為,這個時候,運動選手的參賽是很重要的,「運動選手參賽的權利,我們要給他保護住」;但民間的力量的推動,這個我們都支持、尊重。
賴清德今天中午接受Yahoo Tv彭博士觀風向節目專訪時,被問到有關東奧正名公投議題,有民間團體向賴揆喊話,如果院長真是一個務實的台獨工作者,那就應該要拿出務實的態度,而不是佛系台獨,來請問賴揆有什麼實際作為。
對此,賴清德表示,所謂的務實台獨,其實就是民進黨的台灣前途決議文,內容就是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它的名字叫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還有,台灣的前途只有2300萬人民可以決定。「其實我所謂的務實台獨,就是民進黨的台灣前途決議文。」
賴清德進一步指出,目前民間社團有在發動日本東京奧運,應該用台灣做為代表隊的名稱,那也沒有錯。他說,紀政小姐代表台灣參加三次的奧運,當時的名稱統統都是台灣。不過,之前有一個洛桑協議,台灣的名稱是中華台北,所以民間的力量,政府都尊重;包括日本友人對我們的關心,我們也感謝。
賴清德:台大校長遴選無涉大學自治
針對台大校長遴選案,教育部至今仍未發給管中閔校長聘書,是否牽涉到大學自治問題,賴清德指出,台大校長遴選的程序若有問題,做為主管機關的教育部要有道德勇氣,和法律責任,去表示意見。
賴清德表示,民進黨的「民主進步價值」一直在大家的心裡,而台灣有許多民主運動前輩推動台灣民主,其中一個內涵,就是大學自治。但就台大校長的遴選案而言,跟大學自治的範疇如研究、教學或是主張其實是不同的,它是屬於一個單位組織上的人事決定,依照法令,教育部有權利進行監督之責,這並沒有踰越大學組織的範圍,目前這個權責是屬於教育部的。
賴清德進一步指出,教育部之前發給台灣大學的公文指出,在台大校長的遴選過程中,資訊沒有充分揭露,因為只有台大知道哪一個候選人是有需要利益迴避的問題,台大它也知道哪一個遴選員委員有需要利益迴避,其他人都不會知道。但在遴選的過程中,台大沒有盡到這個責任,以致於會影響到其他校長參選人的權益,所以請台大重新遴選。
至於新的教育部長葉俊榮上任後,賴清德認為,台大是執台灣學術之牛耳,應該要盡快有大學校長,才不致於影響學生的權益,所以葉俊榮現在花了很多功夫跟台大校長遴選委員會召集人和代理校長見面討論,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基本上,也都希望在法治的基礎上面解決這個人事案。
至於管中閔案是否會影響到年底選舉?賴清德表示,像這種事情最好不要發生,不要說對執政黨,對台灣社會最好都不要發生,但是當發生時,政府還是要面對,最好方法就是依法行政,除了尊重這個大學組織的範疇、人選是誰和適任與否,由台大跟遴選委員決定。但這個遴選程序若有問題,做為主管機關的教育部,它還是要有道德勇氣和法律責任去表示意見。
【圖片為資料照】
賴清德表示,民進黨的「民主進步價值」一直在大家的心裡,而台灣有許多民主運動前輩推動台灣民主,其中一個內涵,就是大學自治。但就台大校長的遴選案而言,跟大學自治的範疇如研究、教學或是主張其實是不同的,它是屬於一個單位組織上的人事決定,依照法令,教育部有權利進行監督之責,這並沒有踰越大學組織的範圍,目前這個權責是屬於教育部的。
賴清德進一步指出,教育部之前發給台灣大學的公文指出,在台大校長的遴選過程中,資訊沒有充分揭露,因為只有台大知道哪一個候選人是有需要利益迴避的問題,台大它也知道哪一個遴選員委員有需要利益迴避,其他人都不會知道。但在遴選的過程中,台大沒有盡到這個責任,以致於會影響到其他校長參選人的權益,所以請台大重新遴選。
至於新的教育部長葉俊榮上任後,賴清德認為,台大是執台灣學術之牛耳,應該要盡快有大學校長,才不致於影響學生的權益,所以葉俊榮現在花了很多功夫跟台大校長遴選委員會召集人和代理校長見面討論,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基本上,也都希望在法治的基礎上面解決這個人事案。
至於管中閔案是否會影響到年底選舉?賴清德表示,像這種事情最好不要發生,不要說對執政黨,對台灣社會最好都不要發生,但是當發生時,政府還是要面對,最好方法就是依法行政,除了尊重這個大學組織的範疇、人選是誰和適任與否,由台大跟遴選委員決定。但這個遴選程序若有問題,做為主管機關的教育部,它還是要有道德勇氣和法律責任去表示意見。
【圖片為資料照】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