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的「務實台獨論」很務實

2017-09-30 13:14:59
14716
賴清德唯一不同之處,只在於他是第一位敢在立法院自承「主張台獨」的行政院長。這種「白話文」讓中共及統派人士和媒體幾近抓狂,但聽在老一輩獨派人士耳裡是令人感動的大突破,聽在全體民進黨員的耳裡是ABC,聽在年輕選民耳裡則是直率和沒什麼大不了。要打壓他或挑弄他和蔡英文總統的異同,這並不是個好題目。
梁文傑/評論
賴清德在立法院的「務實台獨論」成為數日來熱議焦點,但對熟悉民進黨台獨論述發展的人來說,卻是平常不過。
當時是國民黨立委李彥秀問說,民進黨送到立法院的優先法案有《公民投票法》,是否支持把領土變更也納入《公投法》?賴清德說,法案送到立法院了,就要尊重立法院的決定,他是主張台灣獨立的政治工作者,但也是務實的台獨主義者,所謂務實,「就是我們已經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名字叫中華民國,不會另行宣布台灣獨立」;「未來台灣前途必須經由2300萬人民決定」。第二天,賴清德再針對國台辦「台灣從來不是一個國家」的說法回應說,台灣是一個國家這是事實,「不管從哪一個角度看,台灣都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名字叫中華民國」。
賴清德在立法院的「務實台獨論」成為數日來熱議焦點,但對熟悉民進黨台獨論述發展的人來說,卻是平常不過。
當時是國民黨立委李彥秀問說,民進黨送到立法院的優先法案有《公民投票法》,是否支持把領土變更也納入《公投法》?賴清德說,法案送到立法院了,就要尊重立法院的決定,他是主張台灣獨立的政治工作者,但也是務實的台獨主義者,所謂務實,「就是我們已經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名字叫中華民國,不會另行宣布台灣獨立」;「未來台灣前途必須經由2300萬人民決定」。第二天,賴清德再針對國台辦「台灣從來不是一個國家」的說法回應說,台灣是一個國家這是事實,「不管從哪一個角度看,台灣都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名字叫中華民國」。
細看賴清德的發言脈絡,其實重點在「務實」,而不在「台獨」。精確的說,他是在回答李彥秀,既然台灣已經是主權獨立國家,名字叫中華民國,就不需要再特別搞公投來變更領土範圍、改國號、正名制憲等等。這完全是民進黨1999年《台灣前途決議文》的主張,也是蔡英文總統講「維持現狀」的根本意涵。早在今年四月,賴清德在出席《新新聞》社慶的演講時就已強調,「民進黨的《台灣前途決議文》是處理兩岸問題最務實的方案」,他在立法院不過是重覆申論而已。
中共早把這套「維持現狀」的主張批評是「曲線台獨」、「柔性台獨」,或照前國台辦發言人楊毅的說法,是一種「借殼上市的台獨」。但無論如何,這已是在各方力量中求取平衡的最佳方案,也是民進黨最務實的底線。對內,台灣已是獨立國家已是絕大多數台灣人民的共識,只有極統和極獨反對;對國際社會,維持現狀、不搞挑釁符合區域穩定的要求;對統派和中共,「中華民國」繼續存在則起到符號性的安定作用。
這條路線,除非台灣民意有重大反轉,不論藍綠執政都動不了,所以李登輝才會說「台灣已經實質獨立,獨立與否的神學式論爭,不但沒有意義,只會讓人民一分為二,激化對立」。馬英九的「不統、不獨、不武」,說穿了也是同樣的意思,中共不滿馬英九八年促統毫無建樹,但就算國民黨重回執政,情況也萬難改變。
賴清德唯一不同之處,只在於他是第一位敢在立法院自承「主張台獨」的行政院長。這種「白話文」讓中共及統派人士和媒體幾近抓狂,但聽在老一輩獨派人士耳裡是令人感動的大突破,聽在全體民進黨員的耳裡是ABC,聽在年輕選民耳裡則是直率和沒什麼大不了。要打壓他或挑弄他和蔡英文總統的異同,這並不是個好題目。
【圖片為資料照,來源:中央社】
中共早把這套「維持現狀」的主張批評是「曲線台獨」、「柔性台獨」,或照前國台辦發言人楊毅的說法,是一種「借殼上市的台獨」。但無論如何,這已是在各方力量中求取平衡的最佳方案,也是民進黨最務實的底線。對內,台灣已是獨立國家已是絕大多數台灣人民的共識,只有極統和極獨反對;對國際社會,維持現狀、不搞挑釁符合區域穩定的要求;對統派和中共,「中華民國」繼續存在則起到符號性的安定作用。
這條路線,除非台灣民意有重大反轉,不論藍綠執政都動不了,所以李登輝才會說「台灣已經實質獨立,獨立與否的神學式論爭,不但沒有意義,只會讓人民一分為二,激化對立」。馬英九的「不統、不獨、不武」,說穿了也是同樣的意思,中共不滿馬英九八年促統毫無建樹,但就算國民黨重回執政,情況也萬難改變。
賴清德唯一不同之處,只在於他是第一位敢在立法院自承「主張台獨」的行政院長。這種「白話文」讓中共及統派人士和媒體幾近抓狂,但聽在老一輩獨派人士耳裡是令人感動的大突破,聽在全體民進黨員的耳裡是ABC,聽在年輕選民耳裡則是直率和沒什麼大不了。要打壓他或挑弄他和蔡英文總統的異同,這並不是個好題目。
【圖片為資料照,來源:中央社】
作者介紹
-
梁文傑
1971年生,浙江大陳島移民後代,現任台北市議員,曾任真理大學憲法講師、新社會雜誌總編輯、民進黨政策會副執行長、陸委會諮詢委員等職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