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對台工作 國台辦:堅持兩岸和平共推統一

2020-12-30 12:06:32   7303

中國國台辦30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在會上總結2020年兩岸關係進展,展望2021年兩岸關係發展。朱鳳蓮說,2021年大陸對台工作將繼續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堅決反對台獨,積極推動兩岸關係和平、融合發展,共推「祖國統一進程」。

中國國台辦今天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在會上總結2020年兩岸關係進展,展望2021年兩岸關係發展。朱鳳蓮說,2021年大陸對台工作將繼續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堅決反對台獨,積極推動兩岸關係和平、融合發展,共推「祖國統一進程」。

朱鳳蓮表示,2020年,是對台工作極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國際形勢發生深刻變化,台海局勢複雜嚴峻,兩岸關係面臨嚴峻挑戰。我們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對台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應變求變、克難前行,推動對台各項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我們針對島內台獨分裂活動和某些外部勢力大打「台灣牌」,採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敢於鬥爭,善於鬥爭,重挫台獨勢力囂張氣焰,遏制外部勢力干涉,有力維護台海形勢總體穩定,服務了黨和國家事業全局。

我們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與台灣同胞同舟共濟、守望相助,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我們高度重視和維護台灣同胞的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採取一系列措施幫助台胞台企做好疫情防控,協助台商台企復工復產。廣大台胞台企以各種方式奉獻愛心,傳遞溫情,湧現出許多感人事跡,彰顯了兩岸同胞血濃於水的骨肉親情。

我們堅持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為兩岸同胞排憂解難、謀利造福。在持續推動「31條措施」、「26條措施」落實落細基礎上,又出台幫助台企復工復產的「11條措施」,舉辦台商參與新基建政策說明會和「台資企業拓內銷」系列活動。我們出台台灣教師聘任、管理辦法,為台灣教師來大陸任教創造良好條件。我們積極推動兩岸應通盡通、閩台融合發展以及福建沿海地區同金門、馬祖「小四通」工作。積極開展台胞權益保護工作。這些政策和舉措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具體體現,是親望親好、一家人幫一家人的生動寫照。

我們和台灣同胞攜手同心、克難前行,保持了兩岸交流合作勢頭。儘管受疫情影響和島內人為阻撓、限制,兩岸經貿往來持續增長,大陸台企生產經營總體穩定,部分企業業績顯著增長。台商台企持續看重大陸發展機遇,對大陸市場前景和扎根大陸發展充滿信心。2020年1至11月兩岸貿易額達2356.9億美元,同比增長13.8%。我們創新形式,以線上線下結合方式舉辦第十二屆海峽論壇、2020年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兩岸中山論壇、第三屆兩岸青年發展論壇等500多項交流活動,台灣同胞積極響應。兩岸交流合作的大勢不可阻擋。

朱鳳蓮指出,2021年是全面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和「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我們將繼續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對台工作的重要論述和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堅決反對台獨分裂,積極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努力為台胞台企參與民族復興進程創造更大空間和更多機遇,團結兩岸同胞攜手共同推進祖國統一進程。

兩岸春節包機 國台辦:陸方會保障台方須配合

另外,針對陸方對開闢兩岸2021年春節包機的態度,朱鳳蓮說,春節是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台商、台胞都希望能夠順順利利返鄉過節、闔家團圓。對他們的心願,陸方感同身受、高度重視。

她表示,陸方將統籌考慮疫情防控和台胞返鄉需求,盡最大努力為台商、台胞返鄉過年提供積極保障。但解決這個問題,也需要台灣方面的配合。

國台辦批:兩岸人員往來有很多障礙

朱鳳蓮在記者會上也批評,今年台灣對兩岸人員往來交流設下很多人為障礙,希望能夠在明年排除人為干擾。但對大陸暫停民眾赴台自由行一事,她則稱,要破除該問題需回到兩岸關係上。

她稱,造成兩岸關係緊張的根源是民進黨政府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單方面破壞兩岸對話協商的共同政治基礎,導致兩岸對話協商處於停擺。

朱鳳蓮表示,近一段時間,民進黨政府一方面不承認「九二共識」,另一方面不斷進行謀獨挑釁,造成兩岸之間很多事情都無法正常進行。只有回到「九二共識」的正軌上,才能解決相關問題。

而對於美國智庫「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提出兩岸應建立一個有效的「訊號傳遞機制」,以促進台海穩定。朱鳳蓮表示,兩岸對話的大門從來都是敞開的。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兩岸任何政黨、團體和人士同大陸的交往都是沒有障礙的。

針對文化部將加強對大陸出版品的審查,朱鳳蓮表示,民進黨政府不順應民心多做一些有利於兩岸民眾交流的好事,卻反其道而行之,不斷設置政治障礙,只會進一步損害台灣同胞的切身利益。

據人民網消息,朱鳳蓮並稱,有關措施一旦實施,受影響最大的其實是台灣出版業界和台灣民眾。

【中評社/記者 張爽】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