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中文網:陸強扣美軍水下無人機後 美國為何低調應對

2016-12-20 12:32:18   736

大陸海軍十五日在南海扣留一艘美國海軍的水下無人機,有人認為,這是對候任總統唐納德•J•川普(Donald J. Trump)的嘲弄,他曾質疑一個中國政策,還曾承諾在貿易等問題上對北京採取強硬措施。

大陸海軍十五日在南海扣留一艘美國海軍的水下無人機,有人認為,這是對候任總統唐納德•J•川普(Donald J. Trump)的嘲弄,他曾質疑一個中國政策,還曾承諾在貿易等問題上對北京採取強硬措施。

紐約時報中文網報導,一條中國小船在菲律賓附近海域悄悄靠近一艘美國海軍研究艦艇,肆無忌憚地從美國船員手裡捕獲了一個潛航器。就在此前一天,負責該地區美國軍事行動的指揮官在澳大利亞對一群觀眾說,美國擁有一個軍事制勝公式。

「實力加決心加警告等於威懾,」 海軍上將小哈利•B•哈里斯(Adm. Harry B. Harris Jr.)在澳大利亞悉尼著名的洛伊研究所(Lowy Institute)對一群權威外交官和分析人士說。悉尼是美國在該地區最親密盟國的主要城市。

在美國的亞洲朋友看來,在距菲律賓約50英里的南海國際水域針對美國海軍艦艇發起的大膽行動引來了人們對這位元海軍上將上述一個關鍵字的質疑。而菲律賓也是美國的親密盟國。也有人認為,這是對候任總統唐納德•J•川普(Donald J. Trump)的嘲弄,他曾質疑一個中國政策,還曾承諾在貿易等問題上對北京採取強硬措施。

「決心是個薄弱環節,中國在試探也在引誘川普,」洛伊研究所國際安全項目主任尤安•格雷厄姆(Euan Graham)說。「實力是有的。也有警告,比如,往澳大利亞派遣F-22戰鬥機。但是,非常沉默的回應意味著這個等式因為缺乏決心而難以成立。」

亞洲各地的外交官和分析人士稱,他們對歐巴馬政府沒有對中國的挑戰予以強硬回應感到困惑。它甚至沒派美國驅逐艦前往蘇比克灣附近的事發地點。蘇比克灣是前美國海軍基地,一些人指出,美國艦船依然經常光顧那裏。

在國家安全委員會(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討論完如何應對該問題後,歐巴馬政府向中國提出外交抗議,要求歸還潛航器。週六,中國表示同意歸還,但並未說明在何時或以何種方式歸還。

分析人士稱,最終的結果是,中國將因此次行動而變得更為大膽,因為它相當於混合戰行動,距離挑起衝突只差一線,而且沒有遭受明顯的後果。

「盟國和觀察人士將很難不認為這代表著美國在該地區權威的進一步削弱,」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副院長包道格(Douglas H. Paal)說。

重要的是,中國不僅是在國際水域捕獲了潛航器,而且是在「九段線」以外。「九段線」是中國用來表明自己南海主權的標記線。分析人士稱,北京這樣做是想表明,整個南海都是它的領地,儘管美國在距菲律賓200英里以內的水域採取軍事行動完全是合法的。那裏屬於後者的專屬經濟區。

在過去十幾年裡,中國不斷向南海周圍的國家炫耀自己不斷增強的軍事力量。南海承載著數以萬億美元計的世界貿易,是通往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戰略通道,所以中國很重視。

在過去10年裏,隨著中國持續壯大自己的海軍和潛艇艦隊,它也開始強調自己主導該地區海域的「固有」權利,挑戰美國及其亞洲盟國和合作夥伴在那裏的存在。

潛航器事件發生在週四,最早由CNN曝出,儘管歐巴馬政府想要悄悄解決這個問題。該事件與過去涉及更大船隻和更危險行動的衝突性質不同,但同樣令人不安。

2001年,喬治•W•布希(George W. Bush)總統上任後不久,一架EP-3型美國海軍偵查機在與中國戰鬥機碰撞後被迫在海南島降落。中國拆除了機上設備,將飛機拆解後打包歸還。

2009年,歐巴馬總統上任兩個月後,多艘中國船隻包圍了美國海軍偵察艦「無暇號」(Impeccable),五角大樓稱,此舉很危險,且不專業。

這一次,中國以一種更不常規的方式挑戰美國,而且在時間上更為提前——它挑戰的是候任總統,而不是像從前那樣,挑戰新上任的總統。

該潛航器是無人水下航行器,並不是非常重要的設備。五角大樓稱,部署這些潛航器是為了收集軍用海洋資料,其在民用市場的售價約為15萬美元。海軍專家稱,那些資料無疑將用來幫助追蹤中國不斷壯大的潛艇艦隊。

夏威夷亞太安全研究中心(Asia-Pacific Center for Security Studies)的越南問題專家亞歷山大•吳翁(Alexander Vuving)稱,比那台設備更重要的是在國際水域自由航行的原則,以及中國是否正在南海推行自己的規則。事發地距中國海岸線800多英里遠。

「中國是在表明,它正在南海設定規則,推行自己的主張——它認為南海應該是自己的後院,」吳翁說。

「如果中國這次沒有受到懲罰,」他補充說,「將給這一地區的國家釋放可怕的信號。」

吳翁說,有些國家領導人,比如菲律賓總統羅德里戈•杜特地(Rodrigo Duterte),將認為,這能證明,把重心從美國轉向中國很合理,「而其他一些國家,比如越南,將不得不嚴肅地重新考慮自己的地區前景」。

越南一直懼怕自己的北方鄰國中國,同時也小心翼翼地不疏遠北京。在過去幾年裏,它嘗試拉近與美國的關係,同時謹慎地保持一定的距離。

2011年,隨著中國在南海變得更加強勢,越南指責中國指揮三艘巡邏快艇切斷一艘越南油氣探測船的電纜。

越南的專制政府當時怒不可遏,以至於允許民眾在河內舉行反華示威活動。

2014年,中國把一座價值數10億美元的鑽井平臺拖到帕拉塞爾群島(Paracel Islands,中國稱之為西沙群島——譯注)附近水域——越南和中國都聲稱該群島歸自己所有——而後向一個越南小型船隊發射水炮。

從那以後,中國的立場更為強硬,甚至稱南海是其「核心利益」,沒有妥協餘地,雖然該地區其他國家稱這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霸淩行徑。

按照中國的主張,中國應該控制從印尼、汶萊、馬來西亞、菲律賓,一直到日本的水域。

在東海,中國和日本因為一片無人居住的群島而矛盾不斷——日本稱之為尖閣列島,中國稱之為釣魚島。今年6月,中國首次派遣一艘軍艦進入該群島周圍的水域,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

日本比其他亞洲國家更為公開地支持歐巴馬政府反對中國在南海的7個人工島嶼上修建軍事設施的主張。

不過,日本政府正在略為焦急地觀望潛航器事件的結果。到目前為止,華盛頓的克制反應並不令人安心。

【圖片為資料照】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