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子嘉:蔡英文正在領導民進黨轉型

2016-03-24 19:23:45   2416

蔡英文去年6月在CSIS提及中華民國憲法、中華民國憲法增俢條文、大法官、七次修憲與相關法令,在回應美方學者提問時說到中華民國憲法;而今年2月25日,中國大陸外交部長王毅也在CSIS提到「他們的憲法」,吳子嘉接受訪問時認為,「中華民國憲法下的特殊關係」或可作為蔡英文未來的兩岸論述。

總統當選人蔡英文去年6月在美國華府智庫國際戰略研究中心(CSIS)提及中華民國憲法、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大法官、七次修憲與相關法令,在回應美方學者提問時說到中華民國憲法;而今年2月25日,中國大陸外交部長王毅也在CSIS提到「他們的憲法」(也就是中華民國憲法),美麗島電子報副董事長吳子嘉接受訪問時認為,「中華民國憲法下的特殊關係」或可作為蔡英文未來的兩岸論述。

旺報報導,總統當選人蔡英文要如何表述兩岸關係,成為影響未來兩岸關係走向的關鍵。美麗島電子報副董事長吳子嘉23日指出,大陸外長王毅2月底在美國以「他們的憲法」指稱《中華民國憲法》,去年6月蔡英文在同個地點提出「遵循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他認為,如果蔡英文用「《中華民國憲法》下的特殊關係」來表述兩岸定位,或許會是兩岸關係突破的開始。

蔡英文去年6月訪美提出願在「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下推動兩岸關係,吳子嘉23日受訪表示,憲政架構是政治,憲法才是法律,蔡英文須回到《中華民國憲法》,才能論述主權。

吳子嘉指出,《中華民國憲法》包含憲法增修條文、大法官解釋、七次修憲與相關法令,值得細細品味;而對照2月25日王毅在美國提到「他們的憲法」,也很有意思。

民進黨正在轉型

吳子嘉建議,如果用兩岸是「《中華民國憲法》下的特殊關係」描述定位,或可突破僵局,拉近民共間的差距。

吳子嘉認為,民進黨正在從「台灣」往「中華民國」的方向在轉型;他認為,以「《中華民國憲法》下的特殊關係」定位兩岸,只是一個開始,也未必符合大陸強調的「兩岸同屬一中」,但他相信中文字這麼多,有信心到了520就職,可以萃取出有蔡英文風格、民進黨特色的表述方式。

對於蔡英文主張的「維持現狀」,吳子嘉指出,美國、大陸、蔡英文等各方都主張「維持現狀」,但內容都不太相同;他直言,「維持現狀」的定義權須看中美的大國臉色,兩岸關係是服務於中美關係。

不能只強調民意

吳子嘉提醒,蔡英文擁有強大民意支持,台灣人認同也達歷史新高,然而國際現實和台灣民意有極大衝突時,不能單方面只強調民意,也要正視中美大國利益,蔡英文必須在當中妥協,「在看大國臉色的過程中,去調和鼎鼐」。

避免促獨 北京不會搞雪崩斷交

據旺報消息,甘比亞與大陸復交,有輿論認為是未來蔡英文執政後「雪崩式斷交」的序曲,美麗島電子報副董事長吳子嘉23日駁斥說,「沒有這回事,不可能發生」;他認為,北京當局會維持中華民國一定程度的曖昧存在,以避免台灣被逼向台獨;對北京而言,更關切台灣與美、日等大國的互動。

吳子嘉指出,對於所謂「雪崩式斷交」應該反過來看,大陸的外交作為也反映其對兩岸關係的策略;北京當局希望維持中華民國一定程度曖昧的存在,才符合北京當局的利益,這是很大的政治藝術。

他指出,台灣過去一、二十年來,邦交國數目都維持在二十出頭,「不是我們本事大,是北京給你一條路走」;因為北京了解,維持中華民國曖昧存在,台灣就不會被逼到狗急跳牆,去搞台獨。

吳子嘉表示,台灣目前二十多個邦交國人數總和才9000萬,國家GDP產值極低,北京更關切的是台灣與美國的軍售,以及和日本的互動,台灣與重要大國的實質關係,才是大陸所關切的。

黨政分離 可免台獨黨綱阻交流

旺報24日報導,總統當選人蔡英文與北京當局究竟有無溝通管道?美麗島電子報副董事長吳子嘉23日認為,有效的溝通管道似乎缺乏,而《台獨黨綱》將是未來蔡政府與北京溝通的一大障礙;不過,他強調,蔡英文正努力讓黨、政保持距離,展現領導民進黨轉型的決心跟努力,希望民進黨內也能鞏固領導中心,不要扯後腿,不然內憂過重,如何面對外患?

吳子嘉表示,蔡英文目前與大陸當局溝通不順利是事實,雙方差距也很大;至於小英與北京之間有無溝通管道,他認為,「有效的溝通管道似乎是缺乏」的說法更為精準。

吳子嘉不諱言,民進黨的《台獨黨綱》是未來蔡英文面對北京政府很大的障礙,但《台獨黨綱》涉及民進黨的情感問題,在520前要蔡去處理並不容易。

吳子嘉特別指出,蔡英文目前對政府和黨「刻意保持距離」,民進黨內部也多數認為,未來若有公權力的交流,就不需要像國民黨時代另闢「國共論壇」的黨際對話;他認為,蔡英文是要向外界展現領導民進黨轉型的決心跟努力,大陸若感受得到,也會有善意回應。

吳子嘉提到,民進黨目前在包括《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等法案,內部意見紛歧混亂,有些人「扯後腿」,如此恐造成蔡英文喪失談判的能量;他呼籲,民進黨要鞏固領導中心,不然內憂過重,如何面對外患?

【圖片為資料照】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