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治療費時傷皮膚 早期乳癌有新救兵

2016-02-25 18:00:14
646
傳統的乳癌治療需需先開刀去除腫瘤,術後進行35次,6到8週的放射治療,再評估病情決定是否化學治療。不過,新式乳房術中放射治療提供早期乳癌患者新的治療選擇,開刀同時放療,可減少病患生活負擔。乳房術中放射治療是早期乳癌患者治療的新選擇,治療方式是在手術將腫瘤移除後,在腫瘤空腔放置一顆放射治療球
中央社報導,傳統的乳癌治療需需先開刀去除腫瘤,術後進行35次,6到8週的放射治療,再評估病情決定是否化學治療。不過,新式乳房術中放射治療提供早期乳癌患者新的治療選擇,開刀同時放療,可減少病患生活負擔。
43歲林小姐年前在左乳房摸到米粒大小硬塊且有疼痛感,經診斷為早期乳癌,但因生活忙碌,無力負荷6到8週的術後放射治療,採用新式乳房術中放射治療,開刀和放療一天解決。
收治林小姐的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乳房中心主任鄭翠芬表示,經超音波、穿刺檢驗,林小姐為早期乳癌,不需做全乳房切除,原建議做乳房保留手術及術後1個月加做全乳房放射治療。
不過,鄭翠芬說,傳統的治療方式是開刀切除腫瘤後,將傷口密合,後續再用放射治療處理,但因傷口已經縫合,腫瘤原發點不易查找,變成需要多次放射且整個乳房都照射,可能對心、肺器官造成影響,也可能造成病患乳房顏色變深,或日後產生放射後纖維化、變硬等皮膚的併發症。
鄭翠芬說,乳房術中放射治療是早期乳癌患者治療的新選擇,治療方式是在手術將腫瘤移除後,在腫瘤空腔放置一顆放射治療球,進行8~10分鐘的照射,取出治療球,縫合傷口,一次同時完成手術及放射治療,取代術後35次的放療。
她表示,新型的治療方式大幅度減少病患的治療時間,且完全不影響乳房、皮膚外觀。目前台灣每年約新增1萬名乳癌患者,其中65%為早期乳癌,有1/3的早期乳癌患者適合採用乳房術中放射治療,但仍須評估腫瘤大小、患者年紀及惡性程度。
乳房術中放射治療較適用早期乳癌,若晚期乳癌、腫瘤位置離皮膚很近、年齡低於40歲、腫瘤大於3公分,腫瘤惡性度高、已淋巴轉移者,並不適合這樣的治療方式。
患者林小姐表示,22日下午開刀,今天上午就可以出院,且術後體力恢復快且後續不需要一直放療,對生活不會造成麻煩。過去她常飲食不正常,愛吃洋芋片且無肉不歡,現在也會改變飲食習慣,希望有更健康的身體。
【圖片來源:中央社】
43歲林小姐年前在左乳房摸到米粒大小硬塊且有疼痛感,經診斷為早期乳癌,但因生活忙碌,無力負荷6到8週的術後放射治療,採用新式乳房術中放射治療,開刀和放療一天解決。
收治林小姐的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乳房中心主任鄭翠芬表示,經超音波、穿刺檢驗,林小姐為早期乳癌,不需做全乳房切除,原建議做乳房保留手術及術後1個月加做全乳房放射治療。
不過,鄭翠芬說,傳統的治療方式是開刀切除腫瘤後,將傷口密合,後續再用放射治療處理,但因傷口已經縫合,腫瘤原發點不易查找,變成需要多次放射且整個乳房都照射,可能對心、肺器官造成影響,也可能造成病患乳房顏色變深,或日後產生放射後纖維化、變硬等皮膚的併發症。
鄭翠芬說,乳房術中放射治療是早期乳癌患者治療的新選擇,治療方式是在手術將腫瘤移除後,在腫瘤空腔放置一顆放射治療球,進行8~10分鐘的照射,取出治療球,縫合傷口,一次同時完成手術及放射治療,取代術後35次的放療。
她表示,新型的治療方式大幅度減少病患的治療時間,且完全不影響乳房、皮膚外觀。目前台灣每年約新增1萬名乳癌患者,其中65%為早期乳癌,有1/3的早期乳癌患者適合採用乳房術中放射治療,但仍須評估腫瘤大小、患者年紀及惡性程度。
乳房術中放射治療較適用早期乳癌,若晚期乳癌、腫瘤位置離皮膚很近、年齡低於40歲、腫瘤大於3公分,腫瘤惡性度高、已淋巴轉移者,並不適合這樣的治療方式。
患者林小姐表示,22日下午開刀,今天上午就可以出院,且術後體力恢復快且後續不需要一直放療,對生活不會造成麻煩。過去她常飲食不正常,愛吃洋芋片且無肉不歡,現在也會改變飲食習慣,希望有更健康的身體。
【圖片來源:中央社】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