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下錨奪柏林影展大獎 曾威量:創作不要等

2016-02-22 11:58:21
557
第66屆柏林影展得獎名單20日揭曉,義大利導演吉安弗蘭科羅西執導的有關歐洲難民危機的悲慘紀錄片海焰奪得本屆影展最大獎項最佳影片金熊獎。傑出藝術貢獻銀熊獎(攝影):台灣資深攝影師李屏賓,參與作品長江圖。曾威量執導禁止下錨風光奪下第66屆柏林影展奧迪最佳短片獎。
禁止下錨奪大獎 曾威量:創作不要等
中央社報導,來自新加坡的青年導演曾威量執導「禁止下錨」風光奪下第66屆柏林影展奧迪最佳短片獎。曾威量得獎後建議年輕創作者有想法就行動,不要把創作的時間花在等待上。
難民危機也成為本屆柏林影展關注的一個重要議題,本屆最大獎最佳影片金熊獎由義大利導演吉安弗蘭科羅西(Gianfranco Rosi)執導的難民紀錄片「海焰」(Fire at Sea,暫譯)拿下。
禁止下錨描寫越南移工在台灣面臨的困境,成功獲得評審團青睞拿下奧迪最佳短片獎(Audi Short Film Award)。奧迪將提供2萬歐元(約新台幣80萬元)獎金。
曾威量頒獎前接受中央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很開心且榮幸代表台灣參加影展,也讓大家看到台灣的短片能在世界舞台上有一席之地。他盼望透過這樣的機會再次強調短片的重要性,也表示有收到其他影展的邀約。
他強調,創作不一定需要雄厚經費或多高級的器材,「那個不是重點」,他們來到柏林說明了,有別的方式可以執行拍片的計畫。
曾威量表示,拍片時沒有想到會搭到這波難民潮,「影展或是得獎這些東西都是機緣」。他希望透過影展這個平台掀起對移工議題的討論。
他肯定德國接納難民的舉措,也提到不管是新加坡或台灣,都需要移工投入勞動力市場,移工和難民的共同連結在於,他們都是某個國家社會的新成員,是擁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新住民。
他們可能遭受來自雇主、大眾的偏見、歧視或不對等待遇,需要配套措施來支持、捍衛他們的權益。
製片陳瑭羚表示,一開始只是把禁止下錨當作一個學校作業在做,能夠走到柏林影展是非常大的榮幸,一路上受到許多師長、同學及學弟妹的幫忙成就了這部片,拍攝禁止下錨除了希望大眾關注移工議題,也鼓勵創作者有資源有想法就開拍。
曾威量畢業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黃金輝訊息與傳播學院,目前就讀台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學系碩士班。2015年短片禁止下錨曾獲選金馬影展與金穗獎。
柏林影展於2月11至21日在德國首都柏林舉行,播映來自世界各地434部片,放映會場場爆滿。20日頒獎典禮後,21日星期天以電影日(Kinotag)劃下完美句點。
難民危機也成為本屆柏林影展關注的一個重要議題,本屆最大獎最佳影片金熊獎由義大利導演吉安弗蘭科羅西(Gianfranco Rosi)執導的難民紀錄片「海焰」(Fire at Sea,暫譯)拿下。
禁止下錨描寫越南移工在台灣面臨的困境,成功獲得評審團青睞拿下奧迪最佳短片獎(Audi Short Film Award)。奧迪將提供2萬歐元(約新台幣80萬元)獎金。
曾威量頒獎前接受中央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很開心且榮幸代表台灣參加影展,也讓大家看到台灣的短片能在世界舞台上有一席之地。他盼望透過這樣的機會再次強調短片的重要性,也表示有收到其他影展的邀約。
他強調,創作不一定需要雄厚經費或多高級的器材,「那個不是重點」,他們來到柏林說明了,有別的方式可以執行拍片的計畫。
曾威量表示,拍片時沒有想到會搭到這波難民潮,「影展或是得獎這些東西都是機緣」。他希望透過影展這個平台掀起對移工議題的討論。
他肯定德國接納難民的舉措,也提到不管是新加坡或台灣,都需要移工投入勞動力市場,移工和難民的共同連結在於,他們都是某個國家社會的新成員,是擁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新住民。
他們可能遭受來自雇主、大眾的偏見、歧視或不對等待遇,需要配套措施來支持、捍衛他們的權益。
製片陳瑭羚表示,一開始只是把禁止下錨當作一個學校作業在做,能夠走到柏林影展是非常大的榮幸,一路上受到許多師長、同學及學弟妹的幫忙成就了這部片,拍攝禁止下錨除了希望大眾關注移工議題,也鼓勵創作者有資源有想法就開拍。
曾威量畢業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黃金輝訊息與傳播學院,目前就讀台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學系碩士班。2015年短片禁止下錨曾獲選金馬影展與金穗獎。
柏林影展於2月11至21日在德國首都柏林舉行,播映來自世界各地434部片,放映會場場爆滿。20日頒獎典禮後,21日星期天以電影日(Kinotag)劃下完美句點。
柏林影展 台灣攝影師李屏賓擒銀熊獎
柏林影展得獎名單揭曉,入圍競賽片的唯一華語片「長江圖」,負責掌鏡拍攝的台灣資深攝影師李屏賓,擒獲傑出藝術貢獻銀熊獎(攝影)。
「長江圖」由中國大陸導演楊超執導,秦昊和辛芷蕾主演,李屏賓掌鏡拍攝,因極具詩意的電影畫面獲獎。
1954年生於台灣的李屏賓,曾多次與導演侯孝賢合作,其中與王家衛合作的「花樣年華」獲得多個國際獎項,他曾多次獲得金馬獎最佳攝影,也是第12屆中華民國國家文藝獎得主。
李屏賓發表得獎感言時表示,這是他第一次獲得銀熊獎,是他人生的一個重要獎項。
據新華社報導,楊超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傑出藝術貢獻銀熊獎是對「長江圖」的肯定,也是對一種嶄新中國影像的肯定、是對中國電影藝術探索新方向的鼓勵。
「長江圖」由中國大陸導演楊超執導,秦昊和辛芷蕾主演,李屏賓掌鏡拍攝,因極具詩意的電影畫面獲獎。
1954年生於台灣的李屏賓,曾多次與導演侯孝賢合作,其中與王家衛合作的「花樣年華」獲得多個國際獎項,他曾多次獲得金馬獎最佳攝影,也是第12屆中華民國國家文藝獎得主。
李屏賓發表得獎感言時表示,這是他第一次獲得銀熊獎,是他人生的一個重要獎項。
據新華社報導,楊超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傑出藝術貢獻銀熊獎是對「長江圖」的肯定,也是對一種嶄新中國影像的肯定、是對中國電影藝術探索新方向的鼓勵。
66屆柏林影展 主要得獎名單
第66屆柏林影展得獎名單20日揭曉,義大利導演吉安弗蘭科羅西執導的有關歐洲難民危機的悲慘紀錄片「海焰」(Fire at Sea,暫譯)奪得本屆影展最大獎項最佳影片金熊獎。
以下是柏林影展主要得獎名單(影片名稱暫譯):
最佳影片金熊獎:「海焰」(Fuocoammare or Fire at Sea),導演吉安弗蘭科羅西(Gianfranco Rosi),義大利/法國。
評審團大獎銀熊獎:「塞拉耶佛之死」(Smrt u Sarajevu or Death in Sarajevo),導演丹尼斯塔諾維奇(Danis Tanovic),波士尼亞/法國。
最佳導演銀熊獎:米雅韓桑露芙(Mia Hansen-Love),執導作品「將來的事」(L'avenir orThings to Come),法國/德國。
最佳女演員銀熊獎:丹麥女星崔娜蒂虹(Trine Dyrholm),主演電影「公社」(Kollektivet or The Commune),丹麥/瑞典/荷蘭。
最佳男演員銀熊獎:突尼西亞男星馬吉德馬斯圖拉(Majd Mastoura),主演電影「黑第」(Hedi),突尼西亞/比利時/法國。
傑出藝術貢獻銀熊獎(攝影):台灣資深攝影師李屏賓(Mark Lee Ping-Bing),參與作品「長江圖」(Chang Jiang Tu or Crosscurrent),中國大陸。
最佳劇本銀熊獎:瓦西列夫斯基(Tomasz Wasilewski),作品「愛情合眾國」(Zjednoczone stany milosci or United States of Love),波蘭/瑞典。
阿爾弗雷德鮑爾獎(Alfred Bauer Prize):拉夫狄亞茲(Lav Diaz)執導的「悲傷秘密的搖籃曲」(Hele Sa Hiwagang Hapis or A Lullaby to the Sorrowful Mystery),菲律賓/新加坡。
【圖片來源:中央社】
以下是柏林影展主要得獎名單(影片名稱暫譯):
最佳影片金熊獎:「海焰」(Fuocoammare or Fire at Sea),導演吉安弗蘭科羅西(Gianfranco Rosi),義大利/法國。
評審團大獎銀熊獎:「塞拉耶佛之死」(Smrt u Sarajevu or Death in Sarajevo),導演丹尼斯塔諾維奇(Danis Tanovic),波士尼亞/法國。
最佳導演銀熊獎:米雅韓桑露芙(Mia Hansen-Love),執導作品「將來的事」(L'avenir orThings to Come),法國/德國。
最佳女演員銀熊獎:丹麥女星崔娜蒂虹(Trine Dyrholm),主演電影「公社」(Kollektivet or The Commune),丹麥/瑞典/荷蘭。
最佳男演員銀熊獎:突尼西亞男星馬吉德馬斯圖拉(Majd Mastoura),主演電影「黑第」(Hedi),突尼西亞/比利時/法國。
傑出藝術貢獻銀熊獎(攝影):台灣資深攝影師李屏賓(Mark Lee Ping-Bing),參與作品「長江圖」(Chang Jiang Tu or Crosscurrent),中國大陸。
最佳劇本銀熊獎:瓦西列夫斯基(Tomasz Wasilewski),作品「愛情合眾國」(Zjednoczone stany milosci or United States of Love),波蘭/瑞典。
阿爾弗雷德鮑爾獎(Alfred Bauer Prize):拉夫狄亞茲(Lav Diaz)執導的「悲傷秘密的搖籃曲」(Hele Sa Hiwagang Hapis or A Lullaby to the Sorrowful Mystery),菲律賓/新加坡。
【圖片來源:中央社】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