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國訪日遊客爆買變異 不買貴的只買對的

2016-02-17 12:55:23   775

日經中文網報導,春節長假期間,眾多中國遊客來到日本購物。日本百貨店等的銷售情況依然火爆,但遊客購買的商品卻在發生變化。

日經中文網報導,春節長假期間,眾多中國遊客來到日本購物。日本百貨店等的銷售情況依然火爆,但遊客購買的商品卻在發生變化。暢銷商品從皮包等奢侈品變為化妝品等日用品,顧客的人均消費額出現下滑。相比大肆爆買,有目的的購買自己想要商品的人以及前往地方城市旅遊的人越來越多。

春節期間的東京銀座,馬路上隨處可見的中國遊客手裡拿著的不再是電鍋和高檔箱包,而是裝著化妝品和點心的購物袋。

2月7~13日,三越伊勢丹的免稅銷售額同比增長了20%。其中表現突出的是化妝品,其銷售額是上年同期的2.2倍。高島屋的化妝品和點心類的免稅銷售額也漲到上年同期的2.3倍。這反映出日本産化妝品等日用品的人氣大漲。

一方面銷售額增長,另一方面顧客人均消費額卻在減少。三越伊勢丹的顧客人均消費額同比減少15%。其原因之一是為親戚朋友代購一次買很多的遊客變少,三越伊勢丹介紹,「為自己選購所需商品的人變多」。

不僅富裕階層,「(訪日中國遊客)已擴大至中産階層」。比酷相機電器店介紹,這對其也産生了影響。樂購仕社長羅怡文指出,人民幣貶值讓中國遊客的購物變得更加慎重。在家電連鎖店,高檔腕錶和高價家電不再受熱捧,單價較低的美容家電等商品則十分暢銷。

旅遊目的地也向東京和大阪以外地區擴大。據日本旅行社JTB統計,今年的旅遊目的地「地區分散化趨勢明顯」。在JTB的旅遊預約網站上,世界遺產白川鄉所在的岐阜縣和長野縣,春節旺季的住宿預約人數是2015年的3倍以上。除了購物,更多的中國遊客願意到地方城市尋求旅遊體驗。

改搶買日用品 日媒諷陸客:像難民

聯合報轉世界日報報導,猴年春節,600萬出境過年的中國遊客「刷出」境外消費900億元人民幣(約138億8970萬美元)新紀錄。不少中國遊客選擇去日本旅遊、掃貨,但他們手裡拿著的不再是電子鍋和高檔箱包,而是裝著點心的購物袋,購買模式正從買「貴」轉型到買「實用」。甚至有日媒誇大描述稱,隨著中國民眾對中國日常商品質量信心走低,一些中國遊客開始瘋狂購買日本普通日用品,場景不亞於難民在特殊時期搶購必需品。

新華社報導,這個春節,兒童感冒藥、衛生巾、絲襪、安全套、指甲鉗、保溫杯、電動牙刷、鋼筆等一大批低價日用品紛紛登上「熱賣品榜單」。「大阪阿倍野HARUKAS近鐵本店,好多中國遊客瘋搶化妝品和情人節巧克力。」「夏威夷免稅店和大商店堪比國內春運火車站,密密麻麻都是人,取貨處排隊排到沒脾氣。」「免稅店裡擠得水洩不通,感覺到了南韓購物就跟不要錢似的。」

據報導,匯總境外遊客「搶購清單」,春節期間各國高居榜單前列的商品如下:日本——岡本安全套、花王衛生巾、SUWADA指甲鉗、Thermos保溫杯以及感冒糖漿、龍角散等各類藥品;南韓——紅(呂)染燙修護洗髮水、貴愛娘中草藥姨媽巾、袋裝方便麵、蜂蜜黃油杏仁;美國——倩碧、貝玲妃等美國本土知名化妝品,健安喜、普麗普萊等保健品,以及A&F、Tommy、CK等服裝;歐洲——凌美鋼筆,雙立人、博克銹鋼刀,飛利浦電動牙刷,馬卡龍鑰匙扣等。

據日本一家免稅店工作人員表示,2015年,海淘熱銷產品集中在電子鍋、智能馬桶蓋、空氣淨化器等高端耐用商品,而新年伊始,電動剃鬚刀、保溫瓶、美顏器、化妝品、食品、藥品等相對平民化的商品銷量出現暴漲。

此外,赴南韓旅遊的中國「剁手黨」們也開始將目光瞄準質優、價廉的日用消費品,除化妝品、護膚品、洗髮液等快消日用品依然搶手外,零食、文具也逐漸成為「尖貨」。袋裝方便麵和蜂蜜黃油杏仁是最近赴韓中國遊客必買「伴手」。

另據中新網報導,春節長假期間,眾多中國遊客到日本購物,其中,暢銷商品從皮包等奢侈品變為化妝品等日用品,顧客的人均消費額出現下滑。相比大肆爆買,有目的的購買自己想要商品的人以及前往地方城市旅遊的人越來越多。

在家電連鎖店,高檔腕表和高價家電不再受熱捧,單價較低的美容家電等商品則十分暢銷。

【圖片為資料照】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