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雲漢:蔡英文千鈞重擔 沒有蜜月期

2016-01-25 17:02:20
1065
未來4年,蔡英文的執政挑戰之艱鉅將遠遠超過歷任民選總統,自己可能是第一位沒有政治蜜月期的掌舵新手。在內外形勢緊迫相逼下,新總統沒有摸索與適應的喘息空間。
中央研究院院士、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朱雲漢投書中國時報表示,在內外形勢緊迫相逼下,總統當選人蔡英文在未來四年將迎來艱鉅挑戰。
朱雲漢說,總統當選人蔡英文女士還有4個月才宣誓就職,表面上看來她可以從容準備政權交接、進行人事布局,以及規畫百日新政。不過,在慶祝民進黨大獲全勝的興奮情緒消退後,她很快就會感受到落在自己肩膀上的是有如千鈞的重擔。未來4年執政挑戰之艱鉅將遠遠超過歷任民選總統,自己可能是第一位沒有政治蜜月期的掌舵新手。在內外形勢緊迫相逼下,新總統沒有摸索與適應的喘息空間。
朱雲漢指出,台灣經濟在大選前早已險象環生。去年台灣出口衰退率超過百分之十,為2009年全球金融風暴後所僅見。今年伊始台北股市與匯市就連續兩週大跌,上證指數跌破2900點,道瓊指數也摔的鼻青臉腫,預告了今年全球經濟疲弱對台灣的拖累可能超過去年。
台灣的經濟邊緣化危機已經迫在眉睫。朱雲漢表示,亞投行已經開始掛牌運作,台灣還不得其門而入。「中韓自由貿易協定」於去年12月生效,對台灣出口產業的衝擊將從今年起陸續湧現。「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將在今年年底完成談判,RCEP市場占台灣出口額約70%,許多台灣傳統產業很快將面臨訂單大批流失或被迫出走海外的痛苦抉擇。如果台灣無法盡快加入RCEP,即使未來刻意引導新台幣匯率下跌百分之十,也很難讓我們繼續保有在東亞生產網絡和供應鏈中的分額。
朱雲漢說,台灣的高科技產業正陷入前所未見的險境。大陸正傾舉國之力推動產業升級,試圖引導所有的核心產業快速建立完整的中上游供應體系。大量的台灣上市高科技公司,未來幾年不是主動選擇加入紅色供應鏈,或是引進陸資作為戰略伙伴,不然就可能面臨被大陸對手迎頭趕上並取而代之的風險。面對這個迫在眉睫的困難抉擇,新政府只能引導台灣社會以最冷靜而明智態度來應對,而不能陷入意識型態爭論。這一步走錯了,台灣就很難有翻身的機會。
另外,朱雲漢也指出,少子化的第一波浪潮即將來襲,今年大學新生將首度不足25萬人,大批末段班大學將被迫轉型或關門,國立大學也將普遍面臨研究所招生不足的窘境。如果新政府無法有效扭轉本地高階專業人士紛紛轉戰海外就業市場的不利趨勢,台灣的高科技產業與研究型大學將很快面臨嚴峻的人才斷層危機。
朱雲漢說,在春節來臨前,立法院院長選舉的政治角力即將登場,選民正拭目以待蔡主席如何馴服立法院的各方角頭,以及她是否有膽識全盤清理這個讓台灣民主陷入治理危機的最大亂源。民進黨首次成為立法院多數黨,的確為國會政治生態改革帶來一線希望。多數選民不僅期待國會權力結構煥然一新,也希望一舉革除密室協商專擅、金權政治橫行與立法效率低落的積弊。
立法院新春開議後,作為國會多數黨,民進黨必須很快做出政治決斷,是否要接手處理上一屆國會遺留下來的燙手山芋,特別是「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與「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蔡主席需要盡快尋求黨內共識對此做出抉擇,這些有時效性的重大議案實在不需要拖到5月20日後,再由蔡總統及其內閣來處理。
朱雲漢表示,雖然蔡英文擁有680多萬票的堅實民意支持基礎,但兩岸關係的動向不是台灣單方面可以決定的。從今天開始,總統當選人有關兩岸關係的任何公開表述,都必須以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心情來處理。美國政府已經派出前副國務卿伯恩斯來台北進行第一輪的預防外交,這位特使級人物等於是代表白宮給我們下一任總統舉行第一場口試,看看總統當選人是否真有辦法可以確保兩岸關係發展動力不會熄火,協商機制不會中斷,外交休兵與國際參與空間不會斷崖式崩塌。美國緊迫盯人式的預防外交措施會持續運作,一直到蔡英文就職演說中有關兩岸關係定位的表述讓白宮放心為止。
朱雲漢說,美國的決策者看得比我們更清楚。此時此刻的北京,在處理兩岸關係上可運用的外交、軍事與經濟籌碼與16年前陳水扁剛接任總統時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北京對於台灣的經濟、社會,乃至於國際參與空間的影響力早已數倍於往昔,甚至超過華府;台海雙方軍事實力對比也早已嚴重失衡。兩岸高層間必須建立一定的政治互信基礎,否則台灣的處境將愈來愈艱難。雖然華府相信蔡總統會盡可能避免重蹈陳水扁的覆轍,不過僅僅是消極避免踩政治紅線,已不足以維護台海現狀,因為兩岸形勢在16年之間已經發生極為深刻的改變。
【圖片為資料照】
朱雲漢說,總統當選人蔡英文女士還有4個月才宣誓就職,表面上看來她可以從容準備政權交接、進行人事布局,以及規畫百日新政。不過,在慶祝民進黨大獲全勝的興奮情緒消退後,她很快就會感受到落在自己肩膀上的是有如千鈞的重擔。未來4年執政挑戰之艱鉅將遠遠超過歷任民選總統,自己可能是第一位沒有政治蜜月期的掌舵新手。在內外形勢緊迫相逼下,新總統沒有摸索與適應的喘息空間。
朱雲漢指出,台灣經濟在大選前早已險象環生。去年台灣出口衰退率超過百分之十,為2009年全球金融風暴後所僅見。今年伊始台北股市與匯市就連續兩週大跌,上證指數跌破2900點,道瓊指數也摔的鼻青臉腫,預告了今年全球經濟疲弱對台灣的拖累可能超過去年。
台灣的經濟邊緣化危機已經迫在眉睫。朱雲漢表示,亞投行已經開始掛牌運作,台灣還不得其門而入。「中韓自由貿易協定」於去年12月生效,對台灣出口產業的衝擊將從今年起陸續湧現。「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將在今年年底完成談判,RCEP市場占台灣出口額約70%,許多台灣傳統產業很快將面臨訂單大批流失或被迫出走海外的痛苦抉擇。如果台灣無法盡快加入RCEP,即使未來刻意引導新台幣匯率下跌百分之十,也很難讓我們繼續保有在東亞生產網絡和供應鏈中的分額。
朱雲漢說,台灣的高科技產業正陷入前所未見的險境。大陸正傾舉國之力推動產業升級,試圖引導所有的核心產業快速建立完整的中上游供應體系。大量的台灣上市高科技公司,未來幾年不是主動選擇加入紅色供應鏈,或是引進陸資作為戰略伙伴,不然就可能面臨被大陸對手迎頭趕上並取而代之的風險。面對這個迫在眉睫的困難抉擇,新政府只能引導台灣社會以最冷靜而明智態度來應對,而不能陷入意識型態爭論。這一步走錯了,台灣就很難有翻身的機會。
另外,朱雲漢也指出,少子化的第一波浪潮即將來襲,今年大學新生將首度不足25萬人,大批末段班大學將被迫轉型或關門,國立大學也將普遍面臨研究所招生不足的窘境。如果新政府無法有效扭轉本地高階專業人士紛紛轉戰海外就業市場的不利趨勢,台灣的高科技產業與研究型大學將很快面臨嚴峻的人才斷層危機。
朱雲漢說,在春節來臨前,立法院院長選舉的政治角力即將登場,選民正拭目以待蔡主席如何馴服立法院的各方角頭,以及她是否有膽識全盤清理這個讓台灣民主陷入治理危機的最大亂源。民進黨首次成為立法院多數黨,的確為國會政治生態改革帶來一線希望。多數選民不僅期待國會權力結構煥然一新,也希望一舉革除密室協商專擅、金權政治橫行與立法效率低落的積弊。
立法院新春開議後,作為國會多數黨,民進黨必須很快做出政治決斷,是否要接手處理上一屆國會遺留下來的燙手山芋,特別是「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與「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蔡主席需要盡快尋求黨內共識對此做出抉擇,這些有時效性的重大議案實在不需要拖到5月20日後,再由蔡總統及其內閣來處理。
朱雲漢表示,雖然蔡英文擁有680多萬票的堅實民意支持基礎,但兩岸關係的動向不是台灣單方面可以決定的。從今天開始,總統當選人有關兩岸關係的任何公開表述,都必須以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心情來處理。美國政府已經派出前副國務卿伯恩斯來台北進行第一輪的預防外交,這位特使級人物等於是代表白宮給我們下一任總統舉行第一場口試,看看總統當選人是否真有辦法可以確保兩岸關係發展動力不會熄火,協商機制不會中斷,外交休兵與國際參與空間不會斷崖式崩塌。美國緊迫盯人式的預防外交措施會持續運作,一直到蔡英文就職演說中有關兩岸關係定位的表述讓白宮放心為止。
朱雲漢說,美國的決策者看得比我們更清楚。此時此刻的北京,在處理兩岸關係上可運用的外交、軍事與經濟籌碼與16年前陳水扁剛接任總統時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北京對於台灣的經濟、社會,乃至於國際參與空間的影響力早已數倍於往昔,甚至超過華府;台海雙方軍事實力對比也早已嚴重失衡。兩岸高層間必須建立一定的政治互信基礎,否則台灣的處境將愈來愈艱難。雖然華府相信蔡總統會盡可能避免重蹈陳水扁的覆轍,不過僅僅是消極避免踩政治紅線,已不足以維護台海現狀,因為兩岸形勢在16年之間已經發生極為深刻的改變。
【圖片為資料照】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