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藥調查 近6成民眾不知服用藥名 3成長者失眠 僅1/2就醫

2015-12-18 13:15:41   630

食藥署公布民眾用藥健康素養調查,逾4成民眾未仔細閱讀藥品外盒及藥袋資訊,逾3成民眾無法完整說出藥品的用途,59%民眾說不出自己正在服用藥品的藥名。食藥署調查,3-4成受訪長輩有睡眠不良問題,因睡不好而就醫約1/2,75%的受訪者過去一年內,沒有用安眠藥;而取得安眠藥的方式仍以藥局、藥房最多。

用藥調查 近6成民眾不知服用藥名

中央社報導,食藥署16日公布「民眾用藥健康素養」調查,逾4成民眾未仔細閱讀藥品外盒及藥袋資訊,逾3成民眾無法完整說出藥品的用途,59%民眾說不出自己正在服用藥品的藥名。

依最新製藥產業年鑑數據顯示,台灣非處方藥2014年銷售總額高達80億元,為確保民眾用藥安全,民眾使用前是否詳細閱讀仿單及充分取得相關資訊實為重要。

食藥署簡任技正祁若鳳表示,為兼顧民眾用藥安全與閱讀習慣,參考醫藥先進國家規定,針對「非處方藥(指示藥、成藥)」的外盒及說明書(仿單)進行改版,使民眾更容易閱讀,自明年6月起分階段實施。

她說,在修訂說明書(仿單)內容,要求依照藥品資訊的重要程度,如品名、用途(適應症)、注意事項、用法用量等於說明書(仿單)中呈現,用量大的感冒藥、腸胃藥優先上路。

她指出,為提高民眾閱讀便捷性,在藥品外包裝方面,要求外盒最大面積處應呈現藥品部分重要資訊,此次外盒規劃增加「不得使用族群」、「諮詢電話」等內容。

另外,祁若鳳說,未來包裝還會結合QR Code科技技術,協助視障或銀髮族群等視力不佳族群,透過手機掃描QR Code轉化語音閱讀,取得上述相關藥品重要資訊。

3成長者失眠 僅1/2就醫

中央社報導,食藥署調查,3-4成受訪長輩有睡眠不良問題,因睡不好而就醫約1/2,75%的受訪者過去一年內,沒有用安眠藥;而取得安眠藥的方式仍以藥局、藥房最多。

食藥署與國範文教基金會合作,推廣社區藥物濫用防制暨正確使用鎮靜安眠藥教育,17日舉辦「反轉毒害大家一起來,成效發表暨績優人員表揚典禮」,宣導場次共計341場次,3萬275人次參加。

管制藥品組長蔡文瑛說,宣導過程中進行前後測驗並分析,透過開發的教材及教學活動都能有效提升民眾反毒及正確使用鎮靜安眠藥的能力。

長者用藥情況也值得重視,蔡文瑛談到,1012份長輩問卷調查看到,有睡眠不良者占3-4成,其中曾因睡眠不良就醫者僅占一半左右。

基金會主委紀雪雲說,72%失眠是少於7天,不過16%以上是超過3週,需要就醫治療,但卻不到1/2願意就醫;75%受訪者表示過去一年內,沒有用安眠藥;而取得安眠藥的方式仍以藥局、藥房最多。

亞東醫院藥學部主任孫淑智、藥師許嘉芬分享社區觀察,長輩睡眠時間短,但對就診精神科還是存有過去的觀念,因此會透過朋友或家人代為取藥,服用安眠藥又怕會成癮,也會自行加、減量,有些長輩以養命酒配藥,增加睡眠時發生呼吸中止的危險或是出現夢遊或跌倒情況。

食藥署說,一週內有3天睡眠不佳且持續一個月以上應就醫。安眠藥是輔助治療失眠,未正確使用會有成癮可能性,建議平常應有正常作息與運動。服用後可能會出現夢遊或淺睡,應告知同住親友留意。
【圖片來源:中央社】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