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銘:服貿生效大陸養老事業對台全面開放

2015-12-01 16:21:24   1136

大陸海協會長陳德銘1日上午到桃園出席兩岸老人預防保健與安養論壇,特別提到兩岸關心老人問題,認為應該比較少政治歧見,原本兩岸服貿協議已經簽署,大陸養老事業也將全面對台灣開放,不過服貿協議遲遲無法生效。

雖然擺在前面困難重重,不過陳德銘說語氣堅定說,大陸剛結束「十三五」,特別提到必須積極開展因應老人化,習近平主席會中也特別闡述,「我們的作法,可以繼續完全開放」,中央也明確讓大陸市場對台灣,也對全球開放。

上午論壇開始,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致詞表示,大陸高齡60歲算老人,台灣65歲才算老人,平均壽命為79.8歲,台灣比大陸更老化一點,怎樣照顧老人,台灣有相當經驗,作法比較先進,大陸也比較重視。

林中森說,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簽署生效以來,傳染病疫情通報,藥品安全相互把關,中藥材進入台灣在大陸源頭管理,新藥研發合作有非常原則,這又是兩岸合作老人醫療保健與安養論壇,這是海協會朝這目標往前走。

陳德銘會長致詞表示,老人問題較少引起政治歧見,上次來台灣參訪長庚養生村,對於無障礙完善老人照顧留下深刻印象,一直在想海協會與海基會兩岸老人健康照顧,特別是養生村這個模式,設法讓照顧產業進入居家產業,也因應大陸不同社會需求提供協助。

陳德銘表示,非常巧的是,今年十月份大陸剛結束「十三五」,特別是強化老年事業與老年照顧,習近平主席會中也有更多闡述,今年南京紫金山論壇,台灣的蕭萬長、江丙坤等人親自帶隊開會,也到南京看養老人院,特別針對台灣民辦養老院法規有詳細交換意見,畢竟台灣比大陸更早進入老年社會。

他說,台灣老人養護運作,非常有規模,有基金會保障,後台還有醫院,這是大陸必須來學習,另外上次來台灣也了解養生村,每個老人付出成本房租伙食的費用公司運轉效率,台灣人均GDP達兩萬美金,大陸人均快8000美金,但發現台灣養老事業還比大陸便宜。

陳德銘說,大陸目前老年人口達2億,2025年會超過3億人,過去一段時間大陸沒有提供養老基金,但往後會增加,也需要社會一起參與養老照顧,如何讓達到「公(部門)公(部門)私(人企業)合作」,可以透過論壇討論摩擦出火花。

陳德銘:老人安養向台灣借鏡少走彎路

大陸海協會長陳德銘來台第二天,「起床比雞早」,上午不到8點,人已經抵達桃園龜山長庚大學,出席兩岸老人預防保健與安養論壇。陳德銘多次強調,非常歡迎大家來合作,台灣經驗可以為大陸同胞做些服務,也可以幫助大陸少走彎路。

2014年12月9日陳德銘第三度來台灣時,也是率團訪問長庚醫院與養生文化村,短短不到1年時間,陳德銘12月1日又來桃園長庚大學,展現高超效率,也劍及履及,要汲取台灣的養老觀念。這也顯示,大陸在發展養老事業確實正在加快腳步,亟需台灣經驗來彌補本身的不足。

陳德銘認為,大陸法令規定60歲退休,比其他國家早幾年,更應該把愛心奉獻出來,他們也願意這樣做。另外,針對老人常見疾病照顧方法,台灣的長庚醫療體系,懂得利用中醫西醫,來改善神經末梢心血管疾病與預防猝死,穿戴式醫療用品如何運用,也值得台灣與大陸共同研究開發。

陳德銘說,大陸在老年社會,確實比台灣來得晚一點,「我們會走彎路,但希望大陸能夠少走彎路」,這可以借鏡台灣,因為我們民族特點或生理都是相似,海基海協兩會可以搭橋,透過社會力量,大陸很多機構非常希望與台灣合作。

【中評社/記者 黃文杰】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