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境外央行類機構 進入銀行間外匯市場

2015-11-26 12:27:10   1033

大陸央行25日公告,首批7家境外央行類機構在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完成備案,正式進入中國銀行間外匯市場。陸央行表示,這有利於穩步推動中國外匯市場對外開放。

外匯市場開放躍進

大陸央行25日公告,首批7家境外央行類機構在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完成備案,正式進入中國銀行間外匯市場。陸央行表示,這有利於穩步推動中國外匯市場對外開放。

經濟日報報導,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昨(25)日公告,香港金融管理局等首批七家境外央行類機構已在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完成備案,將可直接進入中國銀行間外匯市場,開展即期、遠期、掉期和期權在內的各品種外匯交易,且無額度限制,這被視為是中國外匯市場對外開放的重要一步。

在國際貨幣基金(IMF)即將決定是否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前,大陸央行宣布,香港金融管理局、澳洲儲備銀行、匈牙利國家銀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國際開發協會、世界銀行信託基金和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正式進入中國銀行間外匯市場。

這七家機構涵蓋了境外央行和其他官方儲備管理機構、國際金融組織、主權財富基金三種機構類別,顯示中國在推動外匯市場有序對外開放時的精心規劃。

據新浪財經報導,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校長助理丁志杰表示,放開銀行間外匯市場是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和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步驟。境外央行成為直接進入銀行間外匯市場的會員,可在中國的銀行間市場便利地進行本外幣的兌換,進而為其在中國進行資產配置創造條件,是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的一大進展。

上海財經大學國際金融中心研究院副院長丁劍平認為,這些境外機構參與中國外匯市場,其持有人民幣的動力可能會增強,對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會有好處。允許境外央行類機構進入中國銀行間外匯市場也會增加銀行間外匯市場的做市商數量,可提高人民幣定價的準確度。

【圖片為資料照】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