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經濟官員的思路與格局就知道經濟搞不好

2015-11-02 16:48:33   1250

用經濟成長率來做經濟政策管理的方式根本就是荒謬,其實就是自欺欺人,同樣的標準用在企業經營上,就是作假帳就是弊案,只不過我們的政黨政治,那兩個政黨這樣搞已經連續十幾年了啊。現在錯誤的經濟政策,未來的經濟成長率會忠實反映。

科學與數字,似乎代表了專業。但只有這個應該是不夠的。

該下台的政府目前正在緊鑼密鼓的搞些刺激經濟政策,好讓經濟成長率不至於連保1都失敗。只要設法多灑點錢,用原本的統計方法算出來的經濟成長率數字是絕對可以增加的,錢狠狠的花,別說保1,要拉到2還是3都不是不可能的事。但,這有意義嗎?

就像一家經營不善的企業,同樣可以透過會計技巧性的作帳,或是犧牲未來的績效來把眼前的科學的數字績效給拉起來。但若是企業這樣搞,這明明就是詐欺的腐敗行徑,最終會是醜聞是弊案。畢竟這些行徑對企業的真實經營狀況並不會有實質上的幫助,反而會掩蓋了危機,過程與手段耗費的成本也是浪費。更糟的是,過去累積的假帳與掏空未來,會讓企業根本無法面對眼前困境,落到只能撐著等死的處境的話,這才是最致命的。一個企業的存在必然要以市場與客戶的某些實實在在的需求被滿足為基礎,失去了存在的意義的,必然只能靠腐敗與吸血來謀生,如果整個社會不隨著這樣的企業陪葬,沒有存在根基的企業必然穩健的走向倒閉破產的。

雖然企業界作假帳的弊案並不少見,但至少還對欺騙手段是不對的有一點共識吧。

而現在的負責經濟政策的官僚呢?可以說,這些人的思考模式與價值取向,和那些做假帳的不良企業沒有兩樣吧,甚至還當成是理所當然的。花錢刺激經濟只是為了提振經濟成長率的統計數字?統計數字只是結果,而且這個結果通常是之前幾年所作所為的落後指標,現在的經濟競爭力不佳,除了外部因素之外,多半是過去的錯誤與不好的作為累積而來的。

說真的,到底哪裡錯呢?目標與原則就錯了,經濟發展的目的本來就不應該是經濟成長率的數字,而應該是社會民眾追求的最大幸福目標與長期健康的競爭生存能力的發展才是,讓社會公義喪失,讓資源配置失當,讓壞壞的混蛋吃得撐,讓老實做事的人被壞蛋剝削,社會的競爭力體質自然會逐漸的衰弱,經濟成長率只是社會競爭力反映出來的結果,不設法去改善體質,不設法去治病,只為了操弄下一場選舉到處亂花錢,殊不知當亂花錢帶來的效益抵不上花掉的錢的機會成本的時候,對社會的競爭力是一種額外的傷害?

其實這種用經濟成長率來做經濟政策管理的方式根本就是荒謬,其實就是自欺欺人,同樣的標準用在企業經營上,就是作假帳就是弊案,只不過我們的政黨政治,那兩個政黨這樣搞已經連續十幾年了啊。這些混蛋還要繼續這樣玩嗎?現在錯誤的經濟政策,未來的經濟成長率會忠實反映,若現在政客要繼續作孽啊,只怕未來的報應不報在權貴政客自己身上,也會報應到權貴後代的身上唷!

本文經Q版傻蛋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作者 Q版傻蛋】 2015/10/31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