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鐘擺最高點的蔡英文

2015-10-20 15:44:46   1248

選戰只剩三個月,朱立倫要扭轉2016總統選局的機會不大,但蔡英文就算如願當選,未來四年也未必好做,2020也未必好選。朱立倫的2016總統大位是被馬英九搞掉的,有機會他一定會想辦法要回來,蔡英文必須步步為營。

朱立倫宣布頂替洪秀柱成為國民黨2016總統候選人的第二天,蔡英文舉行總統大選競選總部成立典禮,她在講台上暢談治國理念,背後簇擁著陣容龐大的學者幕僚,展現即將步上凱道的氣勢與格局。蔡英文的演講最動人的一句是:「如果台灣失去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即使國、民兩黨被掃進歷史灰燼,台灣人也不會覺得可惜,這才是真正的民主。」

蔡英文的這一席話把自己拉抬到了超越藍綠鬥爭、英倫大戰的高度,相較於朱立倫前一晚在臉書上黯然自剖、撒嬌討寵,可說又加添了勝算。最新民調顯示,蔡英文的支持度領先朱立倫20%以上,對比2010年蔡英文在新北市長一役輸給朱立倫十一萬票的局面,真是不可同日而語。

然而蔡英文切莫被領先幅度沖昏了頭,要知道此刻的她乃位在支持度鐘擺的最高點,她與朱立倫的最大差距就是如此,什麼時候鐘擺開始下沉,往另一個方向擺過去,不完全是蔡英文所能掌握。

2012年馬英九與國民黨取得當選總統、國會過半的完全執政優勢,才過了四年,就要換民進黨在兩項選舉裡壓倒對方,這是鐘擺效應的明證。鐘擺效應背後的群眾心理是集體邊緣性格—選前造神捧成明君,上任後政績不如預期就打成癟三,然後轉頭尋找下一個救世主。

蔡英文就是乘著這項鐘擺反向晃動的力量,來到了現在的最高點。蔡英文當然有自己吸引選民的特質,但還不足以營造壓倒性優勢,是鐘擺效應幫了忙。推動鐘擺的最大出力者當然是馬英九,他在2012年以後施政表現差勁,引發民意反彈,一下子被從神龕拉下來踩扁。2014年底九合一選舉泛綠大勝,就是此項鐘擺效應的表現。

蔡英文的第二個助力也來自馬英九,他因為控制慾作祟,不讓朱立倫選2016,逼得朱只好許下在新北市「做滿做好」的承諾,把自己綁住。

第三個助力則是國民黨竟然出了個「統一敢死隊」洪秀柱,讓宋楚瑜乘機而起,使得這幾個月來蔡英文的支持度取得穩定過半的態勢。

如今這幾個牽動鐘擺效應的力量已經發揮到極限,效用就要遞減,蔡英文如果要維持在高點位置,從今以後必須更加賣力付出。不要小看朱立倫,他的政治身段比蔡英文具備更強大的動態,該軟就軟,遇強則強,後續爆發力不可小覷。候選人爭取選票,彷彿跟選民談戀愛,而朱立倫的政治求愛功力,也不是蔡英文比得上。比如他一宣布參選,在台上向蔡英文叫陣,下了台馬上接受媒體訪問,哽咽地向選民抱歉,極力塑造吞下委屈、扛起責任的悲苦英雄形象。

朱立倫政治性格的最大問題是「爸寶」傾向,在家聽岳父高育仁的建議,出外聽形同政治上的爸爸馬英九的指示,才會在2016總統選舉之路走得如此內心糾結,躊躇反覆。很多人不能理解何以朱立倫在今年五月不領表參加黨內初選,其實他在跟馬英九賭氣—誰叫你去年不讓我選?白海豚都強過你中意的那個人!

然而朱立倫並非完全被馬英九掌控,這波奮起「換柱」,就是他脫離馬英九,走自己路的跡象,也是他有自省與成長能力的證明。選戰只剩三個月,朱立倫要扭轉2016總統選局的機會不大,但蔡英文就算如願當選,未來四年也未必好做,2020也未必好選。朱立倫的2016總統大位是被馬英九搞掉的,有機會他一定會想辦法要回來,蔡英文必須步步為營。

本文經沈政男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作者 沈政男】 2015/10/19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