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才:民進黨與大陸溝通需把握關鍵節點

2015-10-05 15:37:33   926

陳先才說,如果民進黨明年上台,必須把握住5月20日之前的窗口期和蔡英文的就職演說這兩個關鍵節點來和大陸進行溝通。即使民進黨不接受九二共識這四個字,也要有接受一個中國的原則的表述。「民進黨一定要有一個表述出來,不能一直說維持現狀。蔡英文在演講中更不能將大陸視為外國。這樣會很傷大陸情感。」

兩岸關係協創中心社會平台執行長、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政治所副所長陳先才日前在澳門接受中評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如果民進黨明年上台,必須把握住5月20日之前的窗口期和蔡英文的就職演說這兩個關鍵節點來和大陸進行溝通。

陳先才說, 520之前,即1月16日到5月20日之間是民進黨與大陸溝通的一個重要的節點。「如果這個時間段內,民進黨和大陸沒有互動、沒有達成默契、沒有管道,那後面的事情就很麻煩了。在這個過程中,民進黨要找到能夠受命的幕僚直接跟北京談。」他認為,如果這個前期工作做好了,即使沒有國共這樣的權威合作,兩岸關係急轉直下的氛圍也會緩和一些。

另外一個陳先才所說的關鍵節點就是蔡英文的就職演說。「蔡英文的就職演說中不能用柯文哲式的‘尊重、認知’來表述一個中國的原則,而是必須超越這一表述。」陳說,民進黨是一個政黨,有組織動員能力,而且長期有台獨黨綱的包裹。即使民進黨不接受九二共識這四個字,也要有接受一個中國的原則的表述,它或者可以說『兩岸是一個國家』,或者用國民黨所說的『兩岸非國際關係』。「民進黨一定要有一個表述出來,不能一直說維持現狀。蔡英文在演講中更不能將大陸視為外國。這樣會很傷大陸情感。」

他表示,民進黨要拋棄的幾個幻想,其一個就是「民進黨贏了,蔡英文就可以完全執掌民進黨,北京就會倒向民進黨」。「對北京來說,兩岸非國際關係,而是一個國家的關係。這些基本的理念和精神北京不可能放棄。如果蔡英文的520就職演說還是陳水扁式的招數,我認為不足以取信大陸。如果民進黨同大陸的溝通不足或者善意不足,那麼520之後,兩岸就會進入一個冷和平時期。在這之後,再來改善兩岸關係就很難了。」

國民黨現在比較衰敗,陳分析,不是國民黨的兩岸政策有問題,而是其自身的改革有問題,以及它自己的施政能力不夠好。「民進黨必須要明白這一點,如果他上台之後,認為兩岸關係應該調轉一個方向,我覺得這是一個誤判,未來會對兩岸關係影響很大。而且民進黨也無法承擔這個後果。」

陳先才說,隨著中國大陸實力的增強,在國際關係的格局下,台灣問題已經被定格了。北京現在牢牢掌握住了兩岸關係的主動權。「台灣選舉受到大陸因素的影響越來越大。中美元首的會談之中,可能會談到一些台灣問題。但台灣問題應該不是中美最關心的議題。2000年和2016年的兩岸的實力對比,已經差出了很多倍。2016年中國大陸處理兩岸關係問題的能力和實力以及格調、格局已經不能和2000年同日而語。從各方面來看,無論經濟、軍事、國際影響力等等方面,台灣都已經沒有能力跟大陸對抗了。這對北京是有利的。」

「對於習歐會來說,台灣問題主要是中美戰略問題的一個互動。在現在這個情況下談到台灣問題,北京就是要告訴美國和國際社會,我對台灣問題是很有信心的。另外,對於其他核心利益,北京也是要告訴國際社會,我是會堅持到底,我是有定力的。」陳先才認為北京現在有實力做到這一點,如果在現在這個情況下,民進黨執政之後還不放棄分離主義的論述,就會得不償失。

他表示「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問題」,這已經是國際社會的一個公約數。「雖然國際社會有一些分離主義的意識在泛濫。但是台灣問題跟其他分離主義的問題,如蘇格蘭、烏克蘭的問題是不一樣的,這是一個國際共識。」

陳先才表示,如果民進黨上台之後,台灣走上保守主義的道路,成為美日的馬前卒,或者成為對抗大陸的棋子,台灣將成為一個悲劇。「第一台灣根本沒有這個實力扮演這個角色。第二,它會成為一個重大的犧牲品。即使一時為美日所用,最後還是會被他們拋棄掉。」他說,我們可以看到美國的對外戰略就是這樣,他曾經拉攏的一些對象,包括國家行為體或非國家行為體,最後都是被他拋棄。

最後,談到台灣現階段面臨到最大的問題,陳指出「台灣現在最大的問題是經濟發展的問題。過去20年來台灣的經濟發展進入了一個困境中,所以必須同大陸結合。中國大陸不斷崛起,如果台灣持續與中國大陸對抗,那麼它發展的紅利將不存在,也不能保障自身安全。台灣這個社會如果沒有安全的保障,我想其他一切,發展都是空的。」

【中評社 / 記者 張爽】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