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的祖國和馬英九的不一樣

2015-09-03 17:54:38   983

台灣的社會和美洲、澳洲大陸上的社會一樣,都是移民社會。和美國人聊,才知道很多美國人都知道自己的祖先,

台灣的社會和美洲、澳洲大陸上的社會一樣,都是移民社會。

和美國人聊,才知道很多美國人都知道自己的祖先,來自不同的地方。

有人知道自己是猶太裔,有人知道自己有混血,有西班牙,有義大利,有東歐血統。

大家的祖先的國家-祖國,都不一樣,不過大家都是美國人。

祖國不一樣並不會構成認同的阻礙。

文明人知道如何處理、甚至於欣賞這種差異。

台灣人應該要有自己的史觀,台灣人的史觀不見得要和中國人相同。

台灣人沒有必要接受國民黨帶來的「內戰」和「光復」史觀,也沒有必要接受「法統」的觀點。

李登輝生下來,就是日本國的殖民地的居民。

這不是他的選擇。

李登輝的老師、朋友、同學,甚至過去曾經愛慕或被暗戀的對象,如同《海角七號》電影裡演的一樣,有日本人,一點也不奇怪。

如何看待周遭的環境,每個人有自己的經驗,每個人會因為經驗而產生不同的態度。

日本人的師長教育他、和日本人的同窗一起學習,要李登輝不分青紅皂白把所有日本人當敵人?不是華人做人的道理。

我們這一代,沒有經歷過日據時代,只能從有經歷過的人留下的文字或者是傳述來認識。

我比較認同黃光國《課綱紛爭/粉飾殖民統治 這不洗腦?》的看法。

殖民下的台灣人其實並沒有被看做是皇民,也不被當做是日本人,所以才會有議會請願運動,才會有同化會。

不過從課綱爭議開始,都是政治力介入有計劃的挑動統獨議題的結果。

不過這次出擊的是李登輝。

李登輝在這個時機點出手,除了是他知道自己年紀已經大了之外,應該也是在順應國際的情勢。

這點對蔡英文的選情其實沒有很大的好處。

九月是抗戰70週年,這應該是主因。

中國也在利用這個事件來重新喚起仇日情緒。

抗戰70週年,如果能為“民國”平反、為“蔣介石”平反,中國能夠號召到一部分的台灣人。

另一部電影《開羅會議》即將上映,這個電影本身,一定提到蔣介石。

還蠻期待的。

【台灣政經索隱】 2015/08/22

http://blog.udn.com/DylanW/28414035

作者介紹
  • 說書 Speaking of Books

    「故事」的書評專區,關於閱讀,與閱讀的人。 如果閱讀是生活的態度,那書評絕對是優雅的試煉。 http://gushi.tw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