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總統初選(二)結論稿

2011-04-15 14:16:45   1920

許主席、蘇院長、柯代主席、現場貴賓,尤其是我們要特別向今天公民提問的朋友們致意,今天在場也有我們特別



許主席、蘇院長、柯代主席、現場貴賓,尤其是我們要特別向今天公民提問的朋友們致意,今天在場也有我們特別邀請來的社會各領域的代表,包括我們的年輕人,還有代表我們在鄉間努力、發展在地經濟的朋友們,



今天的過程中我們聽到了很多社會關切的議題,也聽到了很多精采的意見。但是我在這裡要再一次向許主席致歉的就是,您剛才問的一連串兩岸問題,都是大哉問,我也希望在第四次政見發表會完整提出來,包括我的看法和整個對兩岸問題的完整思考。很抱歉在今天結論的部分無法回答您所有的問題。



我要把焦點移轉回來到今天我要講的主題,也就是我們的經濟、就業、城鄉差距的問題,還有我們要怎麼做,才能達到我們要達到的目標。



今天我所提出在地經濟產業發展的一個思考規劃,事實上,這些正在台灣各地發生當中,我們有好的個案,也希望這些個案將來能夠變成台灣全面性發展的開始。如果我們讓這些個案能夠全面性走向更均衡城鄉的關係、更均衡的產業經濟發展的方向,我相信這個社會會有很多問題同時被解決。



我們如果能夠成功的發展在地經濟,我們可以創造許多新的就業機會;可以讓生產與市場連結;我們可以解決農業面臨最大的問題,也就是產銷的問題;我們也可以因在地經濟的發展,讓城鄉產生連結、縮短差距;我們也可以讓農業再興,可以涵養土地,舒緩糧食不足問題;可以活化台北以外的地區,提升各區域居住品質;我們更可以讓人民留在自己的故鄉,達到首都減壓、城鄉平衡,國土多核心發展的目的。



在這裡我要特別提到的,就是剛才蘇院長一再提到的老人照護和長期照顧的問題,蘇院長提出來的社區照護體系,這是我完全贊同的。但社區照護體系要能夠落實,在我們的社會裡面,必須要有一個社會和經濟足夠成熟的社區。如果我們有在地經濟,讓我們的鄉村充滿了活力,讓我們的鄉村有不同型態的行業、產業還有人口的結構,那這是一個最適合我們在地照顧、社區照顧的最佳的條件和最佳的情況。所以在地的經濟,可以替我們在地社會安全體系和在地就養與在地長期照護,提供一個非常良好的環境。



在這裡我還要再強調的是,如果我們要執行這個在地經濟方案,包括國土空間利用、土地利用與水資源的調配,必須要有更合理的規劃,必須將生產、生活與生態結合在一起;再加入創新、創意、文化、人才等元素,才能提高在地產業發展的能量跟能力。



我們也要特別注意到行政區域的劃分,必須配合國土規劃進行調整。現在行政區域已經改為五都十七縣,這些是因為政治的因素,不是產業和經濟的導向,所以,未來必須再做進一步的調整。



我主張在調整過程中,採取漸進式的自然結合,擴大整併模式,先由目前五都或六都作為中心,與鄰近縣市進行產業、經濟、文化、教育各層的交流合作,逐漸形成共生共榮的集體意識。未來,行政區域擴大整併才會水到渠成。



行政區域的擴大,代表我們地方政府的職能和能量也增加,將來地方和在地產業,以及在地經濟的發展,我們的地方政府要挑起主要、主導的責任,也只有地方政府才能切實落實地方任務,因此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權責必須要調整,讓我們的地方能夠負起更多的責任,有更多財政的自主,謝謝。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