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力受損易招危險 宜及早處理

2015-08-06 17:45:33
537
老年人面臨聽損問題,常礙於「聽障」等負面印象,不願接受治療或戴助聽器。雙耳重聽的藝人陳博正(阿西)今
老年人面臨聽損問題,常礙於「聽障」等負面印象,不願接受治療或戴助聽器。雙耳重聽的藝人陳博正(阿西)今天說,聽力若有問題一定要盡早處理,不僅改善生活,也可避免危險。
陳博正小時候因遭密醫誤診,導致雙耳重聽,已持續配戴助聽器7、8年,並接受助聽器業者邀請擔任代言人,拍攝微電影「爸爸的情人夢」,內容講述聽力受損的父親不願就醫治療及配戴助聽器,不僅生活不便,甚至聽不到車輛喇叭聲、茶壺煮沸鳴笛聲,容易陷於危險處境。
陳博正說,聽力喪失後對生活造成很多不便,人際溝通也出現問題,搞砸了很多事情,喪失溝通能力也讓人有「等死」的悲觀想法,且老婆、小孩跟他溝通都必須大聲講話,也讓外人誤會是「惡妻、孽子」,對家人也十分困擾。
配戴助聽器後,除了改善人際溝通,也增加很多生活樂趣。陳博正幽默的說,更重要的是和家人的相處更緊密,過去重聽時,都不能和老婆講悄悄話,戴上助聽器後希望可以多跟老婆說悄悄話,重燃愛火。
助聽器業者蔡鋕鑫說,過去助聽器體積大、外型較醜,容易被連結到「老、殘、窮」等負面印象,加上外界容易以「聽障」稱呼,讓聽損者更趨向否認病況、不願配戴助聽器改善。
他說,配戴助聽器就像視力受損戴眼鏡一樣,坊間數位式助聽器價格從新台幣2萬元到14萬元不等,但選擇應考量個人環境需求,不是愈貴愈好,且民眾應養成定期健檢習慣,才能及早發現問題、及早改善。
【中央社】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