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拜靖國 陸提安倍訪中3條件

旺報報導,日本《每日新聞》23日發自北京的報導指出,中方邀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於9月3日訪中,出席抗日戰
旺報報導,日本《每日新聞》23日發自北京的報導指出,中方邀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於9月3日訪中,出席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紀念典禮,日本對此面有難色。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於本月16日在北京與日本國家安全保障局長谷內正太郎會談時表示,若安倍不出席紀念典禮,也要符合「3項條件」才接受安倍訪中。
報導指,這3項條件包括:一、遵守日中之間的4項政治文件;二、承襲《村山談話》的精神;三、日本首相表明不參拜靖國神社。
楊潔篪與谷內會談
中國方面希望促成安倍訪中,以作為戰後70周年的外交成果。《每日新聞》報導指出,相關人士透露,楊潔篪與谷內在北京的釣魚台迎賓館會談長達5個半小時,雙方一致同意將持續保持對話,也會協調促成安倍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高峰會談。日本也已開始研討中方提出之3項條件。
《每日新聞》分析,有關首相表明不參拜靖國的條件,可能讓安倍難以接受,但中方有可能會讓步,要求安倍非正式地表明不參拜靖國神社,便算是達成此條件。過去兩次日中高峰會談,中國方面都提出表明不參拜靖國的條件,但最後都是在不公開正式表態下實現高峰會談。
條件留有轉圜餘地
3項條件之一的「承襲《村山談話》精神」,並非直接要求在安倍談話中形諸具體文詞,而是留有轉圜餘地,因此中日雙方可能經由解釋3條件的內容,逐步達成共識。
對日本方面而言,安倍內閣支持率急速滑落,若與安保法制針對的實際對象──中國能拉近關係的話,預期也可達到很大的政治效果。
報導指出,中方可能是看在訪中對安倍政府有利才提出3條件,若雙方想法一致的話,很可能一口氣實現安倍的中國行。
報導稱,中國國內擔心安倍政府推動的安保法制,將中國視為假想敵,違反《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等。楊潔篪與谷內會談時,也針對日本眾議院通過安保相關法案一事表示,「中國擔心日本放棄專守防衛政策,不得不抱持懷疑態度」。
【圖片為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