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死因 癌症蟬連33年榜首

十大死因癌症蟬連33年榜首衛福部公布去年10大死因,癌症排名第一,連續33年居首。癌症死亡時鐘11分
十大死因 癌症蟬連33年榜首
衛福部公布去年10大死因,癌症排名第一,連續33年居首。癌症死亡時鐘11分24秒,較前年又撥快了20秒。
去年全國死亡人數16萬2911人,死於癌症的國人達4萬6094人,占死亡人數的28.3%;各種癌症死因,肺癌、肝癌、腸癌居前3位。
十大死因以慢性病為主,依序是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肺炎、糖尿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高血壓性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
每天446人死亡 平均3分13秒1死
衛福部今天公布十大死因,全年16萬2911人死亡,較102年增加5.5%、多了8537人,每天446人死、死亡發生時鐘3分13秒,比102年提早11秒。
103年十大死因以慢性疾病為主,死亡率依序為(1)惡性腫瘤(2)心臟疾病(3)腦血管疾病(4)肺炎(5)糖尿病(6)事故傷害(7)慢性下呼吸道疾病(8)高血壓性疾病(9)慢性肝病及肝硬化(10)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與上年相較,肺炎與糖尿病順位對調。另自殺居第11順位,99年以來已連續5年退出十大死因。
十大死因標準化死亡率與上年比較,除惡性腫瘤下降0.2%,其餘死因均呈上升,其中以肺炎上升9.9%最多,其次為事故傷害5.9%,再次為心臟疾病5.4%。
人口提前負成長?去年死亡增幅大
衛福部今天公布103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沒有重大天災與疫情,但標準死亡率大幅增加5.5%,包括老死、肺炎死亡率都上升。衛福部需觀察,了解人口有無提前負成長。
102年死亡人數比101年增加551人,相較之下103年全國死亡16萬2911人,比102年死亡人數增加8537人,增幅明顯,也較往年1000到2000人高出許多。衛福部統計處長陳憫分析,去年增加死亡數有82.4%(7033人)是65歲以上老人。
根據新出爐的十大死因排序,肺炎上升至第4大死因,與糖尿病順位對調。
陳憫指出,在人口老化的大趨勢之下,老人肺炎死亡率上升,她向疾病管制署了解顯示去年並沒有重大傳染病,不知道是否與天氣變化有關。
疾病管制署防疫醫師蘇家彬表示,高齡長老者免疫力降低,有許多病原可能造成肺炎,例如:流感病毒、肺炎鏈球菌,這兩種病原都有疫苗可以預防,但是老人對兩種疫苗的接種率有待加強,其他的病原例如黴漿菌等,也會造成老人肺炎。
蘇家彬說,老人吞嚥功能退化、長期臥床、插管等因素,可能嗆入異物,或是老人住進醫院受到院內感染,這些因素也會造成肺炎。
陳憫認為,去年老人死亡人數顯著增加,還要繼續觀察幾年,才能待評估是否讓台灣人口提前負成長。
【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