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傑盼攜手焦桐 音樂美食激火花

2015-06-03 11:08:14   420

張正傑盼攜手焦桐音樂美食激火花音樂家張正傑昨天參與「台灣飲食文學教父」焦桐新書「味道福爾摩莎」發表會

張正傑盼攜手焦桐 音樂美食激火花

音樂家張正傑昨天參與「台灣飲食文學教父」焦桐新書「味道福爾摩莎」發表會,他說,希望能和焦桐合作,推出結合音樂與美食的一場饗宴,讓大家更認識音樂與美食兩項藝術。

「台灣飲食文學教父」焦桐花費20年時間所著的30萬字作品「味道福爾摩莎」昨天舉行新書發表會,會中除讓與會者「讀」到台灣美食,更「嘗」到台灣滋味,包括南僑董座陳飛龍、音樂家張正傑、前外交部政務次長楊子葆等美食愛好者都參與盛會。

張正傑表示,他和焦桐都是愛吃、愛藝術的人,未來希望有機會合作,促成結合美食與音樂的饗宴,讓大眾更認識美食與音樂兩種藝術。

張正傑說,古典樂的美好其實大家很清楚,但古典樂與群眾始終有段距離,讓古典樂一直無法「大眾化」,為了將古典越帶進群眾,過去他的音樂會就曾結合國劇、歌仔戲等不同的元素,透過跨界的多元呈現,讓大眾更認識古典樂、更喜愛古典樂。

張正傑也說,之前他曾在音樂會中加入日本綜藝節目「料理東西軍」的橋段,讓牛肉麵和義大利麵在音樂會中來場大PK,讓觀眾同時體驗音樂(聽覺)和美食(味覺)兩種「味道」的感官刺激。

張正傑也提到,他自己非常期待,希望未來有機會和焦桐合作,提供大家一場結合音樂及美食的饗宴,讓大家更認識音樂與美食兩種藝術。

味道福爾摩莎 楊子葆:健康的看歷史

前外交部政務次長楊子葆看過「台灣飲食文學教父」焦桐的新書「味道福爾摩沙」後,在昨天表示,此書從飲食的角度出發,幫助大家用健康的方式去看台灣的歷史。

「台灣飲食文學教父」焦桐花費20年時間所著的30萬字作品「味道福爾摩沙」昨天舉行新書發表會,會中除讓與會者「讀」到台灣美食,更「嘗」到台灣滋味,包括南僑董座陳飛龍、音樂家張正傑、前外交部政務次長楊子葆等美食愛好者都參與盛會。

楊子葆表示,「味道福爾摩沙」從食物出發,進而追究台灣的歷史,徹底擺脫過去的悲情,以更有趣的方式面對台灣的過往。

楊子葆舉例,「味道福爾摩沙」提到台灣啤酒是台灣特色美食之一,並由啤酒的釀造,回推到日本在台灣殖民的歷史,再往前看到日本明治維新時期對德國的憧憬,從一脈相承的啤酒文化,串起歷史的脈絡,這樣探究歷史不見悲苦,反而如台灣啤酒的風味一樣,有股特殊的甜味。

楊子葆說,過去探究台灣歷史,總以批判的方式進行,導致歷史充滿太多痛苦的回憶和不堪回首的過往,但從飲食文化的角度出發,能把過去被視為文化負債的東西轉化成文化資產,甚至是文化養分,讓人用健康的方式去看待歷史,這是「味道福爾摩沙」的一大貢獻。

【中央社】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