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國葬日:李顯龍致悼詞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的國葬儀式於周日(3月29日)2時開始。李光耀的靈柩在下午抵達新加坡國立大學文化中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的國葬儀式於周日(3月29日)2時開始。李光耀的靈柩在下午抵達新加坡國立大學文化中心,並被移入禮堂安放。現任總理李顯龍等10名代表分別緻悼詞。
BBC中文網報導,李光耀長子、現任總理李顯龍在致悼詞時形容說,李光耀是一名戰士,當年致力爭取新加坡獨立,以多元種族理念建國,並領導新加坡由第三世界晉身為最富足的國家之一。
李顯龍在談及李光耀的政績時表示,李光耀給予人民信心,面向未來。
李顯龍形容說, 李光耀有如一名交響樂團的指揮,說話坦率且具有說服力,重視經濟發展、廉潔和社會保障,李光耀也與多國領袖建立深厚友誼,包括中國已故領導人鄧小平。
BBC中文網記者葉靖斯從現場報道說,位於新加坡中心城區西面的丹戎巴葛是李光耀生前服務數十載的選區。在丹戎巴葛小區中心,數百名群眾聚集收看李光耀葬禮的電視直播。李顯龍致悼詞時憶述了其父親生前一些政治言論和人民對他的看法。李顯龍用華語說,記得有些人曾經形容,「跟著李光耀走,不會死的」。
大批民眾在移靈路線沿途等候,向這位新加坡的建國總理告別。
BBC中文網記者早些時候表示,李光耀的靈柩在滂沱大雨中離開國會大廈,橋北路上的民眾報以歡呼,有人帶領群眾以英語喊「李光耀我愛你」、「李光耀我們向你敬禮」的口號。一位中國外勞女士淋得渾身濕透,但她對BBC中文網記者說這是值得的。
李光耀的靈柩周日中午後從國會大廈移至新加坡國立大學文化中心,途經多個重要地標,包括舊國會大廈、政府大廈等,路線全長15.4公里。
24位外國領導人和政府代表,以及11位李光耀的多年好友出席了國葬儀式,其中包括中國副國家主席李源潮、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澳大利亞總理阿博特、印度總理莫迪、印度尼西亞總統佐科、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韓國總統朴槿惠、泰國首相巴育,及美國前總統柯林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