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澳向陸拋媚眼 美亞太戰略捉襟見肘

英澳向陸拋媚眼美亞太戰略捉襟見肘美國總統歐巴馬和英國首相卡麥隆人前稱兄道弟的情誼恐「回不去了」,原因
英澳向陸拋媚眼 美亞太戰略捉襟見肘
美國總統歐巴馬和英國首相卡麥隆人前稱兄道弟的情誼恐「回不去了」,原因是英國要加入由北京主導的亞投行。美國在亞太區域的主導地位不再,如何找出有效穩固之道,是當務之急。
美國擔心的骨牌效應果真出現。英國12日決定申請加入中國大陸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簡稱亞投行),緊接著傳出澳洲也考慮要跟隨當年的殖民母國腳步,前進亞投行。
想想多諷刺,時光倒流不用太久前的兩個月,白宮才迎接卡麥隆造訪,兩人檯面上都強調英美手足情有多深,但卡麥隆顯然沒把心裡對AIIB的盤算、和好哥兒們分享。事實上,美國高調質疑中國大陸發展AIIB的用意,大白話講過多次,質疑AIIB能否像世界銀行(WorldBank)或國際貨幣基金(IMF)般高標準。
而白宮事前狀況外,事後卻透過國家安全會議放話給和卡麥隆意識型態相左的英國衛報、以這種老方式批評兄弟盟邦,公開撕破臉,有美國學者認為,歐巴馬團隊的作法不智。
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國際秩序與策略研究計畫主任萊特(Thomas Wright)批評美國外交手段「糟透了」,他更在專文中點出英國靠攏中國大陸,凸顯出美國當前國際戰略三大錯誤,包括缺乏有效且連貫的經濟外交政策、美國對AIIB與全球事務策略矛盾及對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可能的影響。
萊特認為,是美國多次疾呼中國大陸應承擔更多、作國際社會中負責任的參與者,但對AIIB從頭到尾反對,這樣會讓人感到困惑與矛盾。
萊特沒說的是,美國作為IMF最大出資國、是唯一有否決權的成員,但面對中國大陸經濟崛起,也想爭奪主導國際組織的話語權,美國卻給軟釘子碰,拒絕重新分配IMF投票權,形同不讓中國大陸等新興國家有相應於經濟實力的地位,要中國大陸多承擔國際責任,卻又關上門不給權力,中國大陸自行另起爐灶,其來有自。
他還提到,美國不斷遊說各國別參加AIIB,卻沒作出任何具體行動讓同盟或夥伴國有安全感,這和美國過去的外交作法不同。
萊特也藉機提醒美國國會,英國加入AIIB就像給TPP一個警示,國會必須支持行政部門,找出維持美國亞太區域地位有效的經濟戰略,否則除了澳洲,下個會不會是美國的另個盟邦-韓國靠向AIIB。
雖然萊特對英國只重視商業利益,不採取民主國家團結起來與北京打交道也有批評,但要訴情說英美兩國因有共同價值信仰,就該緊緊相擁,這在凡事「利益至上」的國際社會中,可謂天真。
精明冷靜的英國人不再有日不落國的風光,卻在國際大舞台上、突換舞伴,找上中國大陸跳探戈,重新找到鎂光燈,老牌帝國發展商貿金融至上的腦袋,活力不老。
卡麥隆非佘契爾、歐巴馬更不是雷根,當年佘契爾與雷根因共同價值信仰而推倒蘇聯鐵幕,但面對全世界最大市場、資本主義熱血竄流的當代中國,如果歐巴馬團隊都說美中需交道、追求共同利益,又有何理由攔阻別人追求自身國家利益?
但崛起的巨龍也別高興得太早,歷史彷彿輪迴般,美國這個世界警察能發號施令,反映當年不列顛王國的日落總有時;強大起來的中國大陸追求稱霸、雖讓美國猶步入英國後塵,但「事事都要搶話語權」、最後難保不跟上英美步伐。
巨龍想跳舞,先不說維持儀態優雅,大步大力不只要擔心地動山搖、更得先小心別踩著自己的尾巴而跌倒,關鍵正如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說過的「打鐵還需自身硬」,問題在政府對外強大了,但中國大陸人民有沒有跟著強大起來?能否讓人民過上超英趕美、有品質的幸福生活?才是比建了AIIB、通了「一帶一路」更實在的大國崛起。【中央社】
英欲加入亞洲基礎投資銀行 美批「一昧遷就」
英國當局昨天表示,正尋求成為中國主導籌建之「亞洲基礎建設投資銀行」的創始會員國,中國外交部今稱歡迎此決定,如果「一切順利」,本月底前英國將成為會員。英國是首個決定加入該銀行的西方國家,但美國白宮反應冷淡,一名高階官員更批:「我們擔心這種一昧遷就中國的傾向,並非應對一個崛起勢力的最佳方式。」
蘋果即時報導,路透等媒體報導,亞洲基礎建設投資銀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AIIB)去年10月宣布籌建,旨在提供資金,刺激亞洲地區的基礎建設投資。外界解讀,中國有意藉此類金融機構,挑戰美國等西方國家主導的亞洲開發銀行、世界銀行。
英國申請加入中國牽頭亞洲基礎投資銀行
英國申請加入由中國牽頭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這是首個申請加盟的西方國家,美國指英國事前沒有作出知會商討,質疑這類合作是否有高標凖的管理能力。
BBC中文網報導,中國財政部(12日)公布稱,英國向中方提交了作為意向創始成員國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的確認函,正式申請加入亞投行。
財政部在聲明中表示歡迎英方的決定,中方正根據多邊程序徵求現有意向創始成員國的意見。如一切順利,英國將於3月底正式成為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
英國表示將於本月稍後與其他亞投行的創始成員國會面,同意確定相關的原則內容。
英國財相奧斯本(George Osborne)發表聲明確認已正式申請加入,又指在創始階段參與,英國與亞洲創造獨一無二的機遇一起投資及增長。他更預料日後可能有更多國家加入,包括西方國家。
2013年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先後出訪東南亞國家時提出了籌建亞投行的,去年底中國牽頭正式在北京成立,法定資本一千億美元,以刺激運輸、能源、電信等領域的投資,分析認為這可能挑戰西方主導的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
目前,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共27個,包括印度、馬來西亞、新西蘭、菲律賓、新加坡等。
英國的舉動引起美國回應,美國白宮國土安全委員會發言人質疑,由中國牽頭的亞投行的管理能力、關注環境及社會保障方面能否與世界銀行或地區投資銀行相提並論。
發言人稱:「這是英國自主決定,希望並期待英國利用自己的發言權促進採行高標凖管理。」
美國的反應憂慮更多國家加入由中國倡導成立的亞投行,進一步挑戰美國在國際組織的領導地位,曾經一度游說澳大利亞及南韓等盟友不要加入亞投行。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美國官員批評英國申請加入亞投行前沒有知會及與美國進行討論,指要警惕英國傾向中國,認為這不是與崛起中國相處的最好方式。
【圖片為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