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才斷鏈 矽谷怎麼不會?

經濟部長鄧振中今天與網路創業家座談,創業家呼籲政府開放資本市場與鬆綁法規,公司有錢自然會吸引人才;之
經濟部長鄧振中今天與網路創業家座談,創業家呼籲政府開放資本市場與鬆綁法規,公司有錢自然會吸引人才;之初創投合夥人詹益鑑形容:「把鰻魚放進泥鰍群,泥鰍就會很有競爭力。」
聯合晚報報導,詹益鑑說,去年他到美國拜訪Google,以前矽谷不會塞車,現在周一到周五都在塞車,原因就是人才聚集,他反問,台灣人才斷鏈,矽谷怎麼不會?原因就在資本市場開放,讓創投願意投資新創產業。
大陸聰明的腦袋 都在做網路…
專業線上活動報名及售票平台「活動通」(Accupass),執行長羅子文是台灣人,但以中國大陸為主要據點,他說,最早在台灣創業,不只找不到資金,也找不到可切磋的團隊,因此到大陸、日本、美國找資源,現在落腳大陸北京,他表示,大陸聰明的腦袋都在做網路,台灣的人才往外走,這是危險的事。
創業家談開放 鄧:佩服豪氣萬千
鄧振中表示,今天很高興聽到創業家對「開放」的認同,他表示,自己很常聽到(產業要求)要保護,「聽到大家說要走出去,我佩服這種豪氣萬千。」他也表示,創業家提出的五項建議,經濟部會專案處理。
除了資本與人才問題,創業家也趁機提出產業發展的警訊,LIVEhouse執行長程世嘉指出,LIVEhouse是國內第一個影音平台,但資金連結非常辛苦,在欠缺資金奧援下,台灣不易孵育平台,如Google、Facebook、阿里巴巴,將成為發展物聯網的隱憂。
網路時代 掌握平台就是王道
羅子文隨後呼應,他說,在網路時代,能夠掌握平台,相當於在舊時代掌握港口和機場,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基礎。
Flying V創辦人林弘全說,Flying V成立三年來,提案共900多件,成功募資約400件,透過群眾募資平台,很多團隊一開始不是公司,也沒想過創業,但成功走了第一步,看到機會,就會朝創業的路走。
他強調,鼓勵創業,最重要是先降低失敗風險。他說,很多導演拍電影,抵押房子借錢,一旦失敗,可能要揹3000萬負債,「像是付出一輩子的懲罰」,削弱創業意願。做創新不只是新創團隊的事,台灣傳統產業朝軟硬整合的方向發展,也是一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