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手臂更智慧 霜淇淋輕鬆擠
3D列印機進化 應用範圍廣

機器手臂更智慧霜淇淋輕鬆擠工業技術研究院今天發表結合視覺感測及慣性元件的智慧機器手臂,可兩端搭配操作
機器手臂更智慧 霜淇淋輕鬆擠
工業技術研究院今天發表結合視覺感測及慣性元件的智慧機器手臂,可兩端搭配操作霜淇淋機,裝好商品後精準送到顧客手中。
工研院今天在南分院六甲院區舉辦研發成果發表會,展示34項下世代智慧技術成果;可精準操作霜淇淋機器的兩隻機器手臂,一端拿著杯子、另一端按壓開關,在展場中頻頻把裝在杯子裏的霜淇淋,經影像偵測後送到操作者所在位置,吸引不少目光。
工研院南分院微系統中心副主任范玉文表示,這組智慧感測視覺機器手,主要是在現有的機器手上,加裝工研院開發的影像辨識及慣性元件多重感測融合伺服模組。
范玉文指出,影像辨識就像人的雙眼,能將影像畫面傳送到控制系統中即時分析;慣性元件則已普遍用在手機等隨身裝置,來量測空間位置,可更快速運算機器手的運動相對位置。視覺感測融合慣性元件的運動感測,可讓3D運動估測精準度更提高。
她說,傳統機器手只要加上工研院這套多重感測融合伺服模組,可使機械手的動作更精準、更協調;不但一機可判斷各種不同形狀物件,也適用多種自動化產線的裝配加工,不僅大幅降低自動化成本,也大大提高生產效率。
范玉文表示,這套系統可協助發展彈性製造商品的產線,讓工廠更智慧化,在提供少量的客製化商品方面更具競爭力。
3D列印機進化 應用範圍廣
工業技術研究院今天發表以工業用機械手臂設計的大型化3D列印機,以6軸運動功能強化多角度列印,工業應用範圍更廣。
工研院今天在南分院六甲院區舉辦研發成果發表會,展示34項下世代智慧技術成果;其中,採用熱熔融沉積技術的大型化3D列印機,印出的成品相當精美,引來不少注意目光。
工研院南分院積層製造與雷射應用中心主任洪基彬表示,目前市面上可見的個人化3D印表機商品,以X、Y、Z3個軸向列印堆疊,有無法多角度列印的限制;在印製某些特殊角度的造型時,需要在下方多列印出支撐材,完成後再加以去除。
洪基彬指出,工研院研發出的大型化FDM3D列印機,採用熱熔融沉積技術(FDM),將ABS、PLA等條狀塑膠材料,經加熱融化通過微細孔徑噴頭層層列印;並結合成型底板溫控技術,可克服目前小型個人化3D印表機僅能列印約20立方公分、特殊工件耗費支撐材及較容易翹曲變形等缺點。
他說,這台列印機採用工業用機械手臂,具有6軸運動功能,也解決了3軸列印無法多角度列印的限制,增加列印彈性。將來可替代大型木模的開發,以塑膠模取代木模可節省製作時間約1/3,節省20%成本,在工業應用的範圍相當廣泛;若配合產線設計,連汽車外殼都能印得出來。
洪基彬指出,工研院未來將朝機械手臂結合雷射切削、加工等3D列印複合機開發。
【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