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誰現在去捅馬 誰就會先倒

柯:8年後超過新加坡學者:難以高票當選台北市市長的柯文哲日前誇下海口稱要在八年內超越新加坡,不過有新
柯:8年後超過新加坡 學者:難
以高票當選台北市市長的柯文哲日前誇下海口稱要在八年內超越新加坡,不過有新加坡學者對柯文哲所下的願景並不感到樂觀。
BBC中文網報導,台北市長當選人柯文哲周一(1日)接受台灣媒體的專訪時指出,在8年內超越新加坡是他的目標,並在4年內要認真做,「做不好就下台,做得好就選你」。
柯文哲的豪語一齣,雖然引起了新加坡媒體的一些關注,不過並未掀起太多的討論,似乎是冷靜面對台北可能帶來的競爭和威脅。
對於柯文哲「八年內贏過新加坡」的目標,新加坡政治觀察家賴涯橋副教授在接受晚間報章《新明日報》時則直言「基本上不可能」。
他指出台北大學生的起薪低,「跟新加坡根本沒法比」,而台北在某些設施和產業也欠缺。他說,新加坡花了將近50年的時間將基礎建立起來,因此要在八年內趕超新加坡是「太過樂觀」了。
台灣在1970年代到1990年間進行重大改革,經濟高速增長,與新加坡、香港、韓國並稱「亞洲四小龍」,不過目前台灣的經濟則步入低速增長,甚至被一些評論形容是「淪為四小龍末座」。
南洋理工大學商學院教授黃昭虎在接受BBC中文網的採訪時表示,「趕超新加坡」是柯文哲的競選口號,也是一個目標,不過真要這麼做「並不簡單」。
他說:「早期台灣的發展跟新加坡一樣,不過後來由於島內的政治不穩定因素,政客也不注重整體的發展,結果因為政治鬥爭打擊了他們的經濟。」
至於如何實現目標,柯文哲告訴《海峽時報》,新加坡與台灣在文化上相近,是「很好的參照模式」, 並希望日後組團到新加坡了解如何提高生產力和公共服務的效率。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教授鄒至莊今年初在一篇發表在《金融時報中文網》的文章中指出,台灣實行民主制度,導致政府工作的效率降低。
「從前的總統,因為只有國民黨,不用競選,可以有權力制定政策。現在還有民進黨,總統要得到民意,有些重要的政策,不敢施行。」
不過文章進一步分析,中國大陸帶來的競爭減縮到台灣的外資與出口,是影響台灣經濟發展的其中原因之一。
柯:誰現在去捅馬 誰就會先倒
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將為九合一選舉潰敗請辭,進而牽動黨內權力鬥爭,無黨籍台北市長當選人柯文哲昨接受媒體人周玉蔻電台專訪時說,請辭動作是表示負責,但他做為一個旁觀者來看國民黨內鬥,「誰現在去捅馬,誰就會先倒」。
中國時報報導,對於馬英九是否該繼續留任黨主席?柯文哲回答,該做的都做了,剩下的留給民意,若馬說敗選要負責,將這個動作做出來,可能會有人主張「為了穩定政局先不要亂鬥」,至於國民黨內其他人,柯建議「你就等,等到塵埃落定」。
柯指出,他身為一個旁觀者看國民黨裡面的內鬥,誰動作太多、誰就變成標靶,反而會讓人反感。
對於台中市長胡志強指九合一選舉是馬「政治上的死刑宣判」,柯說:「講這種話對自己不會加分」。柯說,台灣過去是亞洲四小龍之首,但這幾年慢下來,對國民的信心與榮譽感造成影響,長期累積下來產生不滿,選民只是把台灣可以做得更好的渴望表現出來,「誰幹不好,下次一樣也很慘!」
主持人追問「很多人說民進黨靠著『柯文哲旋風』大勝利就開始驕傲,究竟選民是支持柯文哲現象?還是支持民進黨?」柯文哲表示,這不叫「柯文哲現象」,而是選前一連串事件,從頂新到皇民說,尤其「皇民說」對「本土藍」是很大衝擊。
柯說,「皇民說」會影響到全台灣,當對方罵「官二代」、「渾蛋」都不覺得怎樣,但罵到「皇民」,「我看我爸爸的表情,就知道影響很大」。柯認為,這是國民黨運氣不好,實力不是那麼差,不用高興太早。
入主台北市政府 柯文哲坦承:我是酷吏
台北市長選舉結果出爐,由無黨籍候選人以85萬票當選,不過面對未來台北市政府的行政團隊,柯文哲1日坦承表示,「我是酷吏」。柯文哲指出,「由於自己在加護病房外科20年,不容許任何錯誤,一步錯就死一個人,基本上我知道我做事還是很嚴厲的人,但我現在至少學會聽人家的話,也在當醫生的過程培養了同理心」。
今日新聞網報導,柯文哲表示,自己年輕時蠻嚴厲的他自己也知道,但隨年紀增加,會慢慢調整自己的行為,雖然個性很難改,但自己倒希望有朋友能持續鞭策,跟他說自己做錯了,而且即使被鞭策也要聽得下去。柯文哲也不忘酸了一下馬英九總統,他認為馬總統的缺點就是有好的朋友或媒體的提醒,卻不願聽朋友建議。
柯文哲指出,自己是擔任外科醫生的人,若不聽別人的建議,開刀下去是會死人的,外科醫生最大的特色就是務實。他臭屁地說,自己一定做事比較認真,是工作狂。柯文哲坦承,「我是酷吏」,基本上他知道他做事還是很嚴厲的人,但現在至少學會聽人家的話。
至於未來台北市政府的管理,柯文哲則說為維持「走動式管理」。他補充,自己是一個比較接近美式思想,只要把工作做好就好,若辦公時間員工人坐在那裡,心沒有在,那有什麼用?他說,他知道自己的領導非常嚴格,這是有原因的。因為他以前在加護病房,「每錯一個動作,死一個人」,他很討厭這種感覺因此長期20年累積下來變成這種個性,「我非常注重細節,很不能忍受細節不對」。
外界質疑,柯文哲沒有同理心,要如何學習?柯文哲則強調,「自己的同理心主要是當醫生當很多年,尤其是外科加護病房的經歷,我覺得世間最嚴重的疾病是貧窮,貧病交加,若沒有當醫生對人的感觸會差很多」。他說,有錢人真的不太生病,吃的好、穿的好、心情好怎麼會生病?反而在底層工作的人都身體都不好。
柯文哲認為,我們無法救所有的人,只能救一個算一個,所以他的人生觀是心存善念盡力而為,家屬不是怪病人無法救回,而是怪醫生沒有盡力,他自己學到,該做就做,問心無愧,生死兩相安就好。
柯文哲:8年超越新加坡是目標
台北市長當選人柯文哲1日接受廣播專訪時指出,他說8年內超越新加坡,「這是目標」,4年內要認真做,「做不好就下台,做的好就選你」。
柯文哲接受廣播主持人周玉蔻專訪,周玉蔻問,到柯文哲稱8年內超越新加坡,意指連任?柯文哲表示,這是目標,他認為台灣未來2、3年還是會陷入藍綠互鬥,讓北市先保留一線生機,把台北搭起來,但這4年內要認真做,「做不好就下台,做的好就選你」。
被問到人格特質與遭質疑缺乏同理心時,柯文哲表示,隨著年紀增加會調整自己的行為,雖個性難改,但要聽的下旁人的提醒。
自己與前幾任市長的管理作風比較,柯文哲說,「走動式管理會有」,不過他接近美式思想,工作做好就好,「要是人在心不在,有什麼用?」但他說,在加護病房,錯一個動作會死一個人,這是他20年累積下來的個性,不能忍受一個細節不對。
談到台北市,柯文哲認為要把每個市民的事情當作大事看待,為市民解決問題,他坦言自己的弱勢專業是「財政」,解決方法是不要讓部下單獨報告,大事要用市政會議、府會平台等方式解決,因為眾人的智慧會超越個人的智慧。【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