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FTA 江揆:對台警訊

中韓宣布完成FTA實質內容談判,行政院長江宜樺今天說,對台灣的經貿是重大警訊,並非政府在恫赫或欺瞞人
中韓宣布完成FTA實質內容談判,行政院長江宜樺今天說,對台灣的經貿是重大警訊,並非政府在恫赫或欺瞞人民。
中國大陸與南韓10日宣布完成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TA)實質內容談判,引起震撼。
江宜樺指出,中韓之間在2012年才開始談判,但是今年已經宣布簽署FTA,以台灣跟中國大陸的談判進程而言是後發先至,對於台灣的經貿是重大警訊,全國都必須嚴肅看待,絕對不能輕忽。
他說,近來部分民間與媒體的聲音反映出對台灣在經貿發展上的相對劣勢感到憂心,但也有不同的聲音不斷的強調2個論點,第一個論點是其實FTA不重要,不跟別國簽FTA也沒有關係。
江宜樺表示,另外一個論點是指FTA是有重要性,但是台灣應該優先跟中國大陸以外的國家簽署FTA,這兩種論點都讓人感到十分的憂心。
他說,如果FTA不重要,除了韓國之外的亞太國家也不會這麼緊張,從工商業界的許多意見領袖在這幾天的發言都可以看得出來,並非政府在恫赫人民或欺瞞人民,而是台灣的產業就已經非常清楚,中韓FTA對台灣的影響有多大,這種聲音是不能被否認的。
江宜樺請經濟部、國家發展委員會等相關部會務必在各種場合積極對外說明,中韓FTA對台灣的影響以及台灣必須急起直追的必要性。
至於另一個論點指出,台灣可以先與其他國家簽署完再與中國大陸簽署FTA;江宜樺表示,這是一廂情願的講法。
他說,不論是台紐、台新簽署FTA或ECA,台灣都沒有放棄,但是現在許多重要國家都等待著看台灣跟中國大陸已經談判完成的服貿協議是不是能夠如期生效,這代表一個國家在經貿談判上以及加入區域經濟整合上的決心跟信用度。
江宜樺請經濟部協調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貨貿談判團隊了解中韓FTA清單內容,極力爭取比照納入兩岸貨品貿易協議內容,包括關稅及非關稅障礙。
他並請陸委會、經濟部及國發會密切與立法委員溝通說明,力求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訂定協議處理及監督條例草案、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及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草案順利通過。
經濟部說明指出,中韓FTA生效後,台灣的工業產品出口至中國大陸約有31%、490億美元產值受到影響,而可能將被取代的產值在31億至84億美元之間,目前因為協議的內容與降稅的期程等尚未完全出爐,經濟部將做進一步的評估。
【中央社】【圖片為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