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政策 蔡英文十問馬政府

2014-09-24 14:05:37   1457

聯合晚報報導,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上午在民進黨公民經濟會議開幕致詞時,措辭強烈批評馬政府經濟成長模式和決

聯合晚報報導,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上午在民進黨公民經濟會議開幕致詞時,措辭強烈批評馬政府經濟成長模式和決策模式跟不上時代,無法因應日益嚴苛的內外挑戰,更無法回應人民深切期待,台灣經濟活力和產業競爭力日益衰退,經濟成長、生活品質、人民福祉都脫節,政府政策和經濟現實也是脫節的。

蔡英文「十問」馬政府:

一、為什麼近幾年台灣的經濟悶到不行?

二、為什麼工作越來越難找?

三、為什麼實質的薪資倒退為十六年前的水準?

四、為什麼年輕人就業起薪只有22K?

五、為什麼民生物價不斷地上漲,房價高不可攀?

六、為什麼國民所得分配日益惡化?

七、為什麼有一個台灣兩個世界?

八、為什麼台灣會被南韓超越?

九、為什麼連政府官員都會說早就已經沒有四小龍了?

十、未來台灣經濟何去何從,台灣人民希望在哪裡?

對於先前政府舉辦的經貿國會議,蔡英文表示,這項會議主要是政治考量,是為了應付太陽花學運學生要求召開公民憲政會議的訴求。不論在形式上或者在議題的設定上,都沒有針對台灣經濟模式已經陳舊不足以因應全球化挑戰的根本問題,也不符合人民的期待,無助於解決台灣當前經濟總體發展的各種問題;事實也證明經貿國是會議徒具形式,一味地想替政府既定的政策背書,這樣的批評不是民進黨所持的偏見,這幾乎是社會輿論一致的看法。

蔡英文說,民進黨舉辦公民經濟會議是希望本於公民會議的精神,創造讓社會各界及一般公民共同討論當前台灣經濟問題對話的平台,透過平等參與及深度的討論,讓公民社會各種不同的聲音及主張能夠充分的溝通和交流,進而凝聚共識,成為引領台灣經濟前進的力量。

她指出,公民經濟會議的規劃是針對幾個重大的議題,從多面向、多層次進行深度的討論,包括:一、經濟發展核心價值和目標的抉擇;二、經濟成長模式的抉擇;三、全球化與兩岸關係平衡發展。

她說,公民經濟會議不是一場研討會,而是一個對全民開放的對話平台,政黨、政治人物以及政府官員都是配角,人民和代表社會的意見團體才是主角。我們歡迎企業界,尤其是中小企業的踴躍參與,透過共同的努力達成的共識,當然應該被政黨、行政機關及立法部門重視及採納。

張顯耀案 蔡英文要馬負起政治責任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上午表示,馬習會真正的問題在於,它所要達成的目標是什麼?我們為此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整個處理協商的過程,有沒有讓台灣社會有一定程度的瞭解,及讓國會有一個監督的過程?看不出來總統有這樣的心理準備要讓社會大眾知道這個協商的過程是什麼樣的過程。

聯合晚報報導,她說,我們現在看到的只有馬總統一再對外講,但是我們真的不知道這個問題在政府那邊是怎麼理,協商過程中有什麼事情社會大眾和國會應該知道的;馬政府在處理兩岸事務或對外事務,在一般民主國家所要求的透明度和國會監督,這是社會大眾對馬政府最大的質疑所在。

蔡英文同時對於張顯耀事件表達看法。她說,總統作為一個國家領導人,最重要要負的責任就是政治責任,在野黨與社會大眾質疑總統的是,在這一事件總統要負什麼樣的責任?

蔡英文表示,張顯耀的事情是一個司法的案子,有沒有觸犯國家法律,有沒有洩密,這是司法案件,民進黨立場是尊重司法調查;整個事件中我們看到國安體制的紊亂,尤其是不同機關對外有很多的訊息的釋放,而且有時候是不具名的訊息釋放,造成社會混淆且有很大的不安,過程中讓政府公信力造成很大的傷害,對外關係,尤其對中國關係的處理,我們也感覺到一種信任的被摧毀,在這種情況下,這個政府在處理整體的國家安全、對外協商,都看到一個危機。

蔡英文說,當一個政府不再被人民或往來的政府所信賴的時候,對我們國家安全也好,對國家對外協商談判也好,都會造成寸步難行的情況,這是對國家的傷害,也就是這個,是總統要負起的政治責任。

蔡英文率軍進中台灣

九合一大選倒數,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今明兩天率兵進軍中台灣,首場「公民經濟會議」選定台中舉辦,今晚起更一連跑遍「中彰雲投」四縣市,替黨籍候選人授旗造勢,盼選情「出陣」得勝。

聯合報報導,民進黨發言人徐佳青說,中部縣市包括科技工業、廠房、農產品及觀光等資源豐富,但過去幾年卻沒展現優勢,公民經濟會議盼提出在地經濟具體政策,爭取選民支持「綠色執政」。

蔡英文上任後首場公民經濟會議今天在逢甲大學登場,以「中小企業與經濟轉型」為主題座談,蔡英文全程坐鎮,台中市長參選人林佳龍將與會,盼藉具體的在地經濟政策,替選情加持。

張顯耀案 蔡英文要馬負起政治責任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上午表示,馬習會真正的問題在於,它所要達成的目標是什麼?我們為此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整個處理協商的過程,有沒有讓台灣社會有一定程度的瞭解,及讓國會有一個監督的過程?看不出來總統有這樣的心理準備要讓社會大眾知道這個協商的過程是什麼樣的過程。

聯合晚報報導,她說,我們現在看到的只有馬總統一再對外講,但是我們真的不知道這個問題在政府那邊是怎麼理,協商過程中有什麼事情社會大眾和國會應該知道的;馬政府在處理兩岸事務或對外事務,在一般民主國家所要求的透明度和國會監督,這是社會大眾對馬政府最大的質疑所在。

蔡英文同時對於張顯耀事件表達看法。她說,總統作為一個國家領導人,最重要要負的責任就是政治責任,在野黨與社會大眾質疑總統的是,在這一事件總統要負什麼樣的責任?

蔡英文表示,張顯耀的事情是一個司法的案子,有沒有觸犯國家法律,有沒有洩密,這是司法案件,民進黨立場是尊重司法調查;整個事件中我們看到國安體制的紊亂,尤其是不同機關對外有很多的訊息的釋放,而且有時候是不具名的訊息釋放,造成社會混淆且有很大的不安,過程中讓政府公信力造成很大的傷害,對外關係,尤其對中國關係的處理,我們也感覺到一種信任的被摧毀,在這種情況下,這個政府在處理整體的國家安全、對外協商,都看到一個危機。

蔡英文說,當一個政府不再被人民或往來的政府所信賴的時候,對我們國家安全也好,對國家對外協商談判也好,都會造成寸步難行的情況,這是對國家的傷害,也就是這個,是總統要負起的政治責任。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