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歐洲危機不斷,凱瑞百忙中不忘亞太

檀香山—在中東和烏克蘭進行了幾個月的危機外交之後,美國國務卿約翰·凱瑞(J
檀香山—在中東和烏克蘭進行了幾個月的危機外交之後,美國國務卿約翰·凱瑞(John Kerry)周三表示,歐巴馬總統要求在本屆政府餘下的任期里,加倍其在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的外交努力。
紐約時報中文網報導,「作為國務卿,我的工作不僅是應對危機,」凱瑞說。「我的工作也有關明確和掌握美國長期機會。」
自2009年以來,歐巴馬政府一直強調,政府處在重新平衡美國外交政策的過程之中,以加強對亞洲的重視。
但由於埃及、加薩、敘利亞和伊拉克等地的危機,以及凱瑞尋求以色列-巴勒斯坦和平條約的令人沮喪的努力,再加上俄羅斯直接干預烏克蘭的可能性,美國外交的上述主旋律似乎已經退居二位。
在這裡的東西方中心(East-West Center),凱瑞做了一個被國務院標榜為有關亞洲政策的重要講話,他在講話中描述了美國在這個地區的雄心勃勃的外交綱領,這個地區對美國的經濟重要性日益增加。
凱瑞說,「我們在這裡做好了長遠準備,我們對未來的挑戰十分清楚。」
他說,美國在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的長期目標包括,鼓勵經濟增長以為一個年輕人口創造就業機會,發展清潔能源以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
凱瑞提到了促進區域合作、緩和南海緊張局面、維護人權,以及「讓人民掌握自己的命運」等其他主要目標。
凱瑞發表這個講話是在一次環繞世界的旅行結束的時候,他的行程包括訪問緬甸、澳大利亞和所羅門群島。他上次出國旅行是對印度的一個為期兩天的訪問。
這些出訪顯示了凱瑞將會面臨的許多挑戰,即使假設他能夠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亞洲和太平洋地區。
在緬甸,凱瑞見了昂山素季,這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和反對黨領袖。凱瑞指出,「她現在能自由地以國會議員的身份講心裡話。」
但是,當凱瑞在周日與她見面時,她對緬甸繼續進行政治改革的前景表示了強烈擔憂,這個國家仍在其過去的軍事統治者主導之下。
「美國將會盡我們的所能來幫助(緬甸的)改革者,」凱瑞在他周三的講話中說。「尤其是通過支持明年舉行的全國大選。」
本周早些時候訪問所羅門群島時,凱瑞看到了一場大風暴造成的侵蝕和傷害。
「太平洋中所有的太平洋島嶼都特別易受氣候變化的影響,」凱瑞說,並補充表示,美國和中國在減排上起着特殊的作用。
兩周前在新德里,凱瑞與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會面,這是歐巴馬政府與印度新總理的首次高級會談,雙方就尋求加強經濟和安全關係進行了探討。
但讓美國不滿的是,印度官員拒絕撤回對一個全球性貿易協定的反對,除非能達成相應的理解,允許印度政府補貼和儲存穀物。
上周末在緬甸出席東南亞國家聯盟(Association of South East Asian Nations)的一次會議時,凱瑞為尋求緩和南海緊張局面曾呼籲凍結「將會讓糾紛複雜化或擴大化的」活動。然而,東盟會議產生的最終聲明中,並未特別提到中國或凍結活動。凱瑞在東西方中心的講話中指出,儘管如此,他還是比較滿意,因為東盟成員國已同意,現在是「尋求共識」的時候,並以此為基礎來避免破壞穩定的行動。
鑒於其他地方的持續危機,一些經驗豐富的觀察家對凱瑞將會有時間加緊在亞洲的外交努力的觀念持懷疑態度,國務卿在其講話開始時的一句隨意評論也在無意中助長了這種懷疑。
凱瑞未能準時來到講話的會場,他對等待的人群說,在乘車來會場的路上,他在接聽有關加薩局勢的電話。
促進區域繁榮 凱瑞:美國勢必完成TPP談判
美國國務卿凱瑞(John Kerry)於夏威夷東西中心發表美國亞太政策演說時強調,美國的安全與繁榮和亞太地區緊密連結,為了促進美國與亞太國家的繁榮,創造更多就業與創新技術,美國一定會完成TPP談判。
風傳媒報導,甫結束阿富汗、緬甸、澳洲及索羅門群島訪問的凱瑞,目前在夏威夷停留,並應邀就美國亞太政策前瞻為題發表演說。他在演說中揭櫫美國在亞太地區的4大挑戰,包括創造永續經濟成長、啟動乾淨能源革命、促進區域合作以及推動人權進步。
針對經濟成長,凱瑞表示,當務之急是必須將當前的經濟民族主義轉化為未來永續發展。他一向認為,外交政策就是經濟政策,兩者是一體兩面,在亞太地區更是如此;亞太地區是全球經濟發展的引擎,美國當然不可能將這樣的成長視為理所當然。
凱瑞說,為了解決當前全球面臨的發展不均等問題,美國在亞太地區推動建構的TPP,將在美國與相關國家創造上萬工作機會,激勵產業競爭,提高經營標準;當許多國家苦於無從為青年創造發展機會之際,TPP將透過貿易和投資創造經濟成長和就業。為了實現美國與亞太國家的互惠,凱瑞強調,美國一定會完成TPP的談判。
凱瑞在演說中也點明美國將與中國合作發展清潔能源的政策,並將與亞太國家合作面對氣候變遷問題。他表示,解決氣候變遷問題的最好對策,便是符合21世紀需求的能源政策;而中美的密切合作,將是化解氣候變遷危機的關鍵因素。
此外,凱瑞也承諾美國將會繼續捍衛人權價值,包括協助緬甸等國家的民主改革。凱瑞慨然指出,這是美國的偉大傳統,美國將繼續推動亞洲的人權與民主發展,不會有任何傲慢的態度,但也不會有任何藉口。
凱瑞在演說中重申,美國的安全與繁榮和亞太地區緊密連結,因此美國總統歐巴馬在2009年才會提出亞洲再平衡政策,並要求凱瑞在未來2年半時間在亞太事務上投注更多心力;為了把握建構區域秩序、促進區域合作的契機,美國將支持亞太區域整合的努力。
處理領土爭議 凱瑞提台日案例
美國國務卿凱瑞今天在夏威夷表示,美方無法將解決領土主權方案強加於各方,但印尼與菲律賓、日本與台灣都展現透過協商解決紛爭,促進區域穩定是有可能的。
結束亞太區訪問的凱瑞(John Kerry)在夏威夷智庫東西中心(East-West Centre)演說,就東海與南海領土主權爭議指出,美國無法把解決方案強加於各方,也不打算這樣做,但近期印尼和菲律賓達成協議,就是透過善意協商解決紛爭的例子。
他說,即使主權宣示有衝突,日本與台灣去年也展現,促進區域穩定是有可能的。另外,美方支持菲律賓採取措施,與中國大陸和平處理海上爭議,包括依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尋求國際仲裁;美國雖依公約行事,但在內部仍需通過並接受公約。
凱瑞重申,美國對南海與東海主權問題不採立場,但關切問題要如何解決與各方的行動,美方堅決反對以挑釁脅迫或武力方式執行其領土宣示,以及小國必須在大國同意下,才能於海上空中自由出入與合法使用航線與空域,所有國家都需平等遵守這些原則,並負責任的維護支持。
早前出席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區域論壇的凱瑞強調,美方鼓勵宣示主權各方為局勢降溫並創造政治協商空間,敦促各方自願性凍結升高情勢、影響穩定的行為。【中央社】
【圖片為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