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醜聞燒四天 蔣偉寧終於下台

JVC回函澄清:蔣偉寧是無辜受害者之一《國際震動及控制期刊》(JVC)撤銷陳震遠論文自審造假案相關的
JVC回函澄清:蔣偉寧是無辜受害者之一
《國際震動及控制期刊》 (JVC)撤銷陳震遠論文自審造假案相關的60篇文章,其中五篇教育部長蔣偉寧共同掛名,蔣因此一風波昨天請辭下台。
聯合晚報報導,JVC今天凌晨1時49分回函蔣偉寧,信中明確指出,蔣五篇文章被撤與抄襲無關,而是投稿審查過程有疑義,以致對論文內容與品質無法評量。
JVC澄清說,相信很多列名共同作者的人,包括蔣偉寧在內都是無辜受害者。
蔣偉寧今天發表聲明指出:
連日來部分媒體報導本人涉及論文造假、抄襲,甚有部分學界人士在未究明實情下,即輕率論斷本人違反學術倫理及研究團隊集體造假,此種悖離事實的報導,傷害本人名譽,謹嚴正澄清說明如下:
一、JVC國際期刊係以論文投稿審查過程有疑義而處理此案,並非質疑論文本身有抄襲造假問題。JVC所屬SAGE出版公司於今(15)日回復本人及研究團隊之電子郵件亦提到:
1.我們可以肯認這些論文並非因抄襲的結果而撤回。
2. 這些論文並未經過適當且正確/合乎品質的同儕審查標準予以評估,因此我們無法評論這些被撤回論文的內容或品質。
3.我們可以澄清,我們相信有無辜的當事人牽涉其中,並且 可能包括像您一樣列名為合作者之人。
(We can confirm that these papers have not been retracted as a result of plagiarism. We cannot comment on the content and quality of the retracted papers,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y were not assessedin line with appropriate and correct/ quality peerreview standards.
We are able to clarify that we believe there are innocent parties involved and which may include many of those listed as co-authors such as yourself.)
二、此外,SAGE公司之回信中亦提到,「不幸的是,提交稿件的作者並未提供您正確的聯絡電子郵件位址,因此看來您沒有收到本公司寄給所有作者的信件有關通知撤回一事。」
(Unfortunately the submitting author on your manuscripts did not provide an accurate contactemail address for you on the papers and therefore itappears that you did not receive the correspondencewhich was sent to all author and co-authorsnotifying you of the retractions.)
因此可見期刊通知確未送達及向本人求證,自然也沒有本人明知或不處理之情事。學術聲譽累積不易,對學者而言,可謂第二生命,外界在相關事實未釐明前,不應輕易論斷本人為共同作者之論文有實質違反學術倫理或抄襲造假之情事。
三、本人希望科技部能儘快查明此一事件,還本人及研究團隊其他成員一個公道。
論文醜聞燒四天 蔣偉寧終於下台
教育部長蔣偉寧捲入論文審查作假風波延燒第四天,蔣因說詞反覆遭質疑說謊,昨上午宣布辭職,成為我國首位因學術醜聞而下台的教長,任期兩年五個月,總統馬英九和行政院長江宜樺對蔣都沒有慰留。學界批評蔣賺到共同掛名發表論文的好處,出了事才推說不知情,拖了四天才辭職「太慢」。
蘋果日報報導,屏東教育大學前副教授陳震遠涉用一百多個假帳號欺騙國際期刊《震動與控制》,以人頭審查自己的論文並獲刊登;該刊調查後上周撤下六十篇可疑論文,讓台灣學界蒙羞。遭撤論文中,蔣偉寧是其中五篇共同作者,蔣原回應陳震遠是他十年前博士生陳震武的哥哥,不認識也不知對方掛名在他團隊論文中,後來被爆兩人長期合作,蔣前天即改口稱見過兩次面,說詞反覆引發外界質疑其誠信。
將回中央大學教書
蔣偉寧昨開記者會表示,為維護個人名譽及避免政務推動受影響,決定請辭部長職務。據了解,蔣昨一早向行政院長江宜樺請辭獲准後,到總統府向馬總統報告,馬也尊重他的決定,沒有慰留。總統府發言人馬瑋國轉述,馬充分了解蔣的想法,尊重他的決定。行政院表示,蔣遺缺由政務次長陳德華暫代。
台灣國辦公室等團體約二十人昨下午到教育部門口放鞭炮,拉著「知恥近乎勇」的布條,高喊:「蔣偉寧知恥下台,馬英九何時下台?」蔣偉寧昨傍晚離開教育部,有上百名教育部員工以掌聲、鮮花歡送。
蔣偉寧原是中央大學教授,借調至教育部,昨請辭後預計下學期返回中大教書。中大主祕徐國鎧昨說,學校將進行相關回任作業,至於蔣將教授哪些課程,會由土木系安排。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博士生林耕霈指,前不久該校才出了投共教授,現又來了有瑕疵的前校長,好像中大專門出妖魔鬼怪一樣,「建議他直接退休好了,不要連累大家!」
檢調分案追查造假
陳震遠與陳震武昨至科技部說明論文審查造假案,兩人面對媒體始終沉默,只有記者問陳震遠對蔣下台看法時,他才脫口說:「對不起!感到遺憾!」
對陳震遠兄弟論文審查造假案,屏東地檢署主任檢察官蔡榮龍昨指,檢方將依偽造文書和詐欺罪分案調查陳震遠。高雄地檢署也主動了解陳震武在相關論文發表過程中,是否將相同題目重複申請補助款,以及論文內容是否涉嫌造假等,若有不法將分案追究刑責。
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劉俊秀批,蔣偉寧和陳震遠、陳震武兄弟搞「互相掛名」,蔣賺到發表論文好處,出了事還推說不知情、督導不周,陳震遠聲稱是打錯信箱更是謊話連篇,「蔣偉寧太晚辭職了!」
政大法學院副教授劉宏恩指出,蔣早應該請辭,之前不願下台可能是心中覺得掛名現象很普遍;他認為蔣「下台是好事」,可讓真相浮現,並破除學術界只衝量卻不重質的怪象。
升等評鑑應做檢討
台灣大學副校長陳良基說,蔣既然在論文上掛名就有道義責任,整起事件凸顯學術界追求論文篇數,過程中已迷失方向,「這絕非個案。」教育部應設法導正,讓學術研究回歸科研本質。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副理事長吳忠泰指出,蔣離開後應該要繼續接受必要的調查,但社會應更關注國內的教育發展,而不僅是誰上台、誰下台。社會應該趁此機會大力檢討教師升等、評鑑過度重視論文的問題。民進黨立委黃偉哲說,這不是學術圈唯一個案,教育部與科技部都應自清,監察院也應調查,揪出其他未爆彈。
「馬政府又一打擊」
美國《華盛頓郵報》昨以「台灣內閣部長因同儕審查醜聞下台」為標題報導蔣偉寧辭職,報導指《震動與控制期刊》並不有名,但大量論文同時被撤下情況實屬罕見,因此受到國際關注。法新社稱,蔣下台對馬政府又是另一打擊,並指馬政府今年已因與中國的服貿協議,以及核電廠興建問題,引起台灣人不滿、抗議。
請辭聲明全文:
(一)受到陳姓教授疑似冒名審查期刊論文遭SAGE撤銷60篇論文事件,因其中5篇有本人列名遭外界評議,經思考後為維護個人名譽及避免政務推動受影響,決定請辭教育部長職務。
(二)本人有幸參與行政院團隊,竭盡心力推動各項政策,期間獲得長官指導與內閣同僚的協助,獲益良多,銘感五內。
(三)感謝教育部同仁戮力從公,不眠不休推動各項政策,包括人才白皮書、幼托整合、12年國教、技職再造第二期計畫、高等教育教育創新、國際與兩岸交流、樂齡學習、數位學習、打造運動島及青年發展行動方案等,每一位同仁宵旰勤勞的身影,深深映在我的腦海,我要向同仁致上最高的敬意。教育是長遠的工程,期勉同仁一秉崇高志向,同舟共濟,持續加油。
(四)教育的目標是要成就每一個小孩,即便離開了教育部長的崗位,仍會為這個理想而努力。
蔣偉寧論文風波 陳家兄弟扛全責
中國時報報導,教育部長蔣偉寧捲入假論文風波,昨天他及陳震遠、陳震武兄弟等3人均出面說明。陳震遠及陳震武扛起全部責任,說是他們波及蔣偉寧,深感抱歉。蔣偉寧則強調,他掛名的每篇論文,都是紮實的研究,內容沒問題、也未造假,但他不願表態是否請辭或停職接受調查。
口徑一致:審查疏忽
蔣偉寧昨天和他指導的學生高雄海洋科大教授陳震武一起出面說明,蔣偉寧臉色慘白,陳震武則顯得不知所措。他們兩人承認和陳震遠共17篇論文(其中5篇遭JVC撤銷)3人一起掛名。陳震遠是陳震武的雙胞胎哥哥。
蔣偉寧說,他的名字會和陳震遠一起出現在論文上,係因陳震武是他指導的博士生,他的團隊研究成果這些年都透過陳震武當通訊作者在期刊發表,陳震武在一些學術問題上也會請教哥哥陳震遠,因此一些論文就共同掛名。
「我不是學閥,過去每年從國科會拿到的研究經費不到100萬元。」 蔣偉寧說,他所有掛名的論文,自己都有貢獻,從未將自己名字借別人亂掛在論文上。他因為陳震武的關係,在一些論文跟陳震遠一起掛名,但不是研究內容作假,而是陳震遠在審查過程出問題。
陳震武表示,一篇論文到底要幾個人掛名,由他視每個人的貢獻來決定,蔣偉寧事先不知情。但論文刊登出來後,蔣偉寧會知道哪些人跟他一起掛名,但持尊重態度,不會干涉。
陳震武說,這起事件發生後,他對兩件事感到抱歉,一是引起這麼大的關注,浪費社會資源;二是老師蔣偉寧被外界指責說謊。他手足無措的說,不知如何表達難過。
事發後神隱多日的屏東教育大學前副教授陳震遠,昨日發表聲明稿強調他與蔣部長無任何往來,兩人近距離只見過2次面,蔣偉寧對論文遭撤不知情。說法和蔣偉寧的相同,強調問題在於他在審查流程的疏忽,而非論文本身有問題。
論文被撤 要求說明
蔣偉寧表示,他今天會發函給《震動與控制期刊》,要求說明為何撤銷他的5篇論文,真相釐清後,身為教育部長,他不會迴避該負的責任。
陳震遠因為在投稿英國JVC時,涉嫌虛構同儕審查,造成台灣60篇論文被撤銷,其中5篇蔣偉寧掛名(包含蔣偉寧和陳震遠有1篇共同掛名),引發軒然大波。
中研院院士質疑:這麼爛的人 誰推薦當教長?
自由時報報導,教育部長蔣偉寧與涉嫌論文造假的前屏東教育大學副教授陳震遠共同掛名十多篇論文,刊登在國際期刊卻堅稱不知情,學者批評這是「典型台灣學術圈的共犯結構」,大咖老師隨便掛名學生論文;有中研院院士則忍不住砲轟:「這麼爛、不知錯的人,是誰推薦當部長的?」質疑:「蔣偉寧只是小咖,壞的是背後的 混蛋。」
學者批「典型台灣學術圈的共犯結構」
國際《海洋科學前瞻雜誌》主題編輯、中研院研究員陳昭倫表示,如果蔣偉寧不知道陳震遠掛名,只有一個可能,就是「手下太多,從來不看稿子,貪圖論文,有得掛就掛」。對老師而言,可以增加論文發表的篇數;對學生而言,有大咖老師掛名「罩著」,似是學術論文刊登的保障,「這是典型台灣學術圈的共犯結構」。要不然就是蔣偉寧看過稿子、也同意刊登,稱不知情就是在說謊。
中研院院士進一步指出,蔣的十二年國教政策荒腔走板、備受爭議,是一位只會承行馬英九總統意志的人,毫無教育核心理念,如今論文學術倫理又受質疑,「應去追究這麼爛的人,是誰推薦的?」
院士透露,馬英九總統二○一二年組閣時,召開會議討論人事案,當時與會的有副總統吳敦義、行政院長陳冲、副院長江宜樺、總統府資政劉兆玄、前副總統蕭萬長、總統府副秘書長高朗。總統對於科技人事十分注重劉兆玄意見,會議雖然採共識決,但劉兆玄大力舉薦蔣偉寧。前中研院副院長劉兆漢、前教育部長曾志朗雖然沒有在會議之列,也與劉討論推舉蔣為合適人選。院士說:「蔣只是小咖,壞的是背後的那群混蛋,掌握一切的科技人事與五年五百億的政策分配。」
劉兆玄,曾志朗 都否認推薦
劉兆玄否認當時推薦蔣偉寧,並表示不清楚蔣偉寧的論文風波。曾志朗也否認推薦,說不知人選如何產生,也說論文風波應先釐清各方原委,勿未審先判,否則對蔣偉寧也不公平。劉兆漢手機無人接聽。
科技部次長林一平表示,今天將聯繫陳震遠儘快至科技部說明,若假冒審查人查證屬實,「他在台灣學術界應該待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