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地位支撐美國全球外交特權

即便是對法國巴黎銀行(BNPParibas,簡稱BNP)這樣的大型銀行來說,90億美元也是一大筆錢。
即便是對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簡稱BNP)這樣的大型銀行來說,90億美元也是一大筆錢。這家法國銀行的股東非常清楚這一點,因為他們需要支付給美國的罰款金額就是90億美元;BNP受罰的原因是,它暗中提供幫助,把一些資金轉移到了蘇丹等黑名單國家。
紐約時報中文網報導,這樁案子引人矚目的地方在於罰款金額之巨大,90億美元比該銀行2013年的盈利總額還略高一些。但它更有趣的地方是提供了一個教訓,關乎於美國的金融實力如何與該國在外交事務上的角色緊密結合。
簡而言之:美元是全球儲備貨幣,是全球金融體系的基石。而這個角色賦予了美國驚人的權力,讓它能左右世界上的各種事務,甚至在那些幾乎與金融毫無關聯的領域也是如此。
在BNP的例子中,一家法國銀行被指控(現已承認)提供方便之門,讓資金流入蘇丹、伊朗和古巴。BNP的日內瓦分支一手策划了此事,並把和蘇丹的交易掩蓋了起來。
由於美國司法部(Justice Department)、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eral Reserve,簡稱:美聯儲)和紐約州金融監管機構採取的行動,BNP現在正面臨著巨額罰款,它的13名高管不僅將被迫辭職,而且可能被禁止進入銀行業。換句話說,一家法國銀行必須服從美國規定的、對黑名單國家施加經濟制裁的外交政策,否則就會付出巨大代價。
不管是BNP,還是全球各地大大小小的銀行,對此都沒有其他辦法,只好照辦。對於國際貿易,以及希望儲備現金的外國政府、富人或公司來說,美元是使用最廣泛的貨幣,遠遠超過其他幣種。
如果你是一家位於巴黎、雅加達或聖保羅的銀行,你必須把客戶連接到全球的美元市場上,才算是真正能為客戶提供服務。而這樣做的前提是美國監管機構認為你表現良好。如果有證據表明,你為恐怖主義或美國認為對全球構成威脅的政府獲得資金開了方便之門,那麼美國監管機構就不會認為你表現良好。
美國牽頭對蘇丹和伊朗進行經濟制裁之所以很有分量,這就是重要原因之一。就算有些國家比較同情他們,這些受制裁者也無法輕易獲得其銀行的幫助,從而進入全球金融體系。
毫不奇怪,這種狀況在其他國家並不總是受歡迎。美國把自己在金融領域的實力,當作外交政策的工具來用,顯得有些過分。據說在最近一次會議上,法國總統弗朗索瓦·奧朗德(François Hollande)為BNP將要受到的處罰向奧巴馬大發牢騷。法國官員也已經模糊地表示了要進行報復的意思。「如果涉及此案的任何美國機構沒有公正地對待BNP,法國將做出堅定的回應,保護其根本利益,」法國財政部長米歇爾·薩潘(Michel Sapin)告訴《回聲報》(Les Echos)。
美國現在雖然擁有的這種獨特的權力,但不一定會永遠如此。一個世紀前,英鎊就像現在的美元一樣,也曾擁有全球性的支配地位。但美元的潛在競爭者也有它們自己的問題。歐元上一次遭遇生存危機距今不過數年。
中國正在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雖然亞洲區內貿易正在更多地使用人民幣,但要成為真正的全球貨幣,人民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原因之一是,人民幣債券市場需要發展得比現在成熟許多,中國也需要逐漸允許資本流入和流出該國。)
但現實狀況是,只要通向全球金融體系的所有道路都需要經過紐約,經過基於美元的支付系統,美國人就有更大的能力插手國際事務。其他國家可能未必喜歡這種情況,但卻也無可奈何。
【圖片為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