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金溥聰不瞭解情報 怎做我的幕僚長?

2014-07-04 11:09:04   1030

國安會秘書長金溥聰上任後視察國安相關單位及調查局、海巡署並聽取簡報,引發外界質疑違法越權的爭議。馬英

國安會秘書長金溥聰上任後視察國安相關單位及調查局、海巡署並聽取簡報,引發外界質疑違法越權的爭議。馬英九總統昨天力挺金溥聰,他反問媒體,「如果金溥聰不去瞭解情報單位狀況,他怎麼做我的幕僚長?」金溥聰不去瞭解才是失職。

聯合報報導,結束薩爾瓦多訪問行程,馬總統昨天舉行台灣媒體記者會。媒體詢問金溥聰視察情報單位與機關,是否侵犯總統職權?事前是否與總統溝通過,或是經馬總統授意?府方表示,這是總統的記者會,請媒體對總統提問。

馬總統請媒體看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國安會組織法、國安局相關組織法規,都很清楚,國安會秘書長當然是總統的幕僚長,主管業務不限於國防、外交與兩岸,國家的其他重要狀況也是可以關心;金溥聰不需要他的授權或示意,法律規定很清楚。

「他如果不去瞭解情況的話,他怎麼做我的幕僚長?」總統反問媒體,這是很關鍵的問題,金溥聰不能只看這些機關給的書面報告,「他自己還是要去瞭解」;尤其是兩岸關係改善之後,大陸一年有這麼多人來台灣,兩岸關係影響到國際關係,也對於其他方面與國內安全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必須去關心。

馬總統說,從過去幾年的例子看來,中共對台灣的工作做的非常積極,這三年來,他也不斷跟國安局強調國家安全工作一定要加強,「金秘書長身為國安會的秘書長,他主管的業務,包括這些項目,他如果不去瞭解,我都覺得他會失職」,「我希望能有第一手的資料」。

中韓FTA將簽 馬英九:心急如焚

出訪中南美洲的馬英九總統,3日在友邦薩爾瓦多與媒體茶敘,對於中國國家主席訪韓,將加速簽訂中韓FTA,馬英九表示,中韓若簽訂FTA,一定會影響我方在大陸的市場占有率,將影響台灣經濟,拉大與韓國的差距,「我心急如焚」。

蘋果日報報導,馬英九說,當我們要採取行動,就有很多掣肘行動出來,最大的關鍵是老把中國看成洪水猛獸;其實從國際貿易來看,大陸只是另一個WTO的成員,若將大陸特殊化到一個地步,反而影響自己的發展。馬也質疑,中國大陸有市場、生產力,自然會有人要與大陸做生意;他從來沒有要把中國大陸「天使化」,但也不必把中國大陸「妖魔化」,若我們繼續內鬥,「不是鬥倒國民黨,而是鬥垮台灣經濟」。

馬英九也批評三月學運,學生當時要求先立法再審查,但現在既不立法也不審查,「這算甚麼呢?」回頭去看所有的言論,只有一個結論,「他們根本就不想通過服貿協議、過兩岸監督條例」。馬反問,若是這樣的話,台灣還要不要和中國大陸做生意?還要不要中國大陸這個市場?他真的為台灣經濟感到憂心。

推改革施政 總統追求歷史評價

總統馬英九今天說,他在乎的是歷史評價,也就是希望所作所為,能經過一段時間的考驗,而不是只有當前民意的好惡;希望不要虛耗元氣,相信在未來兩年任期中努力克服障礙。

馬總統在薩爾瓦多當地時間2日與媒體茶敘時,對於媒體問到任期剩下1年多,回顧過去6年來屢遭媒體批判,究竟是媒體的誤解,還是施政出了問題時,做出上述表示。

馬總統說,上任6年多,還有1年10個多月的任期,覺得還能夠做不少的事情,並且也努力在規劃,絕對沒有任何懈怠。

他說,外界對施政的批評,可以理解,因為在國內任何一件事情都有不同的看法,尤其是選舉到了的時候,一定會發生這樣的現象。從八八水災之後,後來許多事件,讓總統連任選舉,也是一樣三餐都罵,這種狀況一直都存在。

不過,總統說,他在連任成功之後,特別向大家報告,雖然他個人已經沒有選舉了,但他的政黨還是有,「我在乎的是歷史的評價,我從來沒有說歷史的定位」,不知道為什麼媒體為什麼一定再說歷史的定位?「我說歷史的評價,這個跟我在市長連任成功之後,講的話是完全一樣的」。

所謂歷史的評價,總統說,「就是希望我們所作所為,能夠經過一段時間的考驗,而不是只有當前民意的好惡」。

總統以前美國國務卿萊斯卸任後所寫的回憶錄「無上榮耀」為例,其中一段話,感慨良深。萊斯說,做這個工作,她不應該去關心第二天頭條新聞是什麼?她要關心的是,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歷史給她什麼樣的評價?

總統說,政府推動一些政策,也許在推動的時候,時機、方式,大家有意見,等到開始上路之後,運作好的話,相信都是福國利民的。

他也舉二代健保為例,經過修正、調整,大家慢慢感覺到可以接受,儘管不見得每一個人都滿意,但所產生的效果,讓未來幾年中,健保所需要的預備經費有了著落。

此外,募兵制,總統說,剛推出來時候也是被罵得臭頭,找不到人,但現在這個問題,慢慢開始解決了,報名是比預計要吸收人數的178%,顯示出募兵制還是有一定的吸引力,一步步走上一個比較好的方向,這些都是一步步可以看得出來。

總統說,自己在連任的時候說過,「我們台灣所需要的改革,真的要快,如果不快的話,我們很容易就被別人趕上」;台灣的體制不錯,只要肯努力、團結,台灣在這個世界上,還是可以發揮很大的影響力。

他表示,1987年以國民黨副秘書長身分,第一次訪問菲律賓時,當時他們引見菲律賓商務部長,那位部長當面跟他講,「馬先生,我們希望菲律賓能夠在西元2000年以前變成另外一個台灣,我當時聽了滿震撼的」。

總統強調,台灣還是有一些不錯的條件,應該好好的珍惜,「不要在一些無謂的爭執當中虛耗了我們的元氣,讓我們到時候欲振乏力,這是我可以說對台灣最真誠的一種憂心」;相信在未來不到兩年時間當中,會努力克服這些障礙。

馬習會 總統:APEC是現成方式

總統馬英九今天說,「馬習會」應以「最方便、主題最小、最能成功」的方式進行,APEC是現成的方式,要看中國大陸在這方面是否有所回應。

馬總統在薩爾瓦多當地時間2日與媒體茶敘時,做出上述表示。

媒體問及有關「馬習會」,總統說,目前為止對馬習會的態度沒有改變,兩岸6年來有重大發展,兩岸領導人會面應該是很正常的事情,至於方式、時間、地點,應該以「最方便、主題最小、最能成功的方式」。

有沒有可能對岸領導人來台灣?總統回應表示,「這個還沒有談過」,時機、身分、場合都能再來找出最有利的方式,APEC(亞太經濟合作會議)是現成的方式,要看大陸在這方面是否有所回應。

馬總統6月29日率團展開興誼專案,參加中美洲友邦巴拿馬新任總統瓦瑞拉(Juan Carlos Varela)就職典禮。2日上午結束在巴拿馬所有行程,轉往並已抵達友邦薩爾瓦多訪問。

馬:全力支持朱立倫連勝文勝選

總統馬英九今天說,台北市選情確實相當緊繃,他與台北市長郝龍斌在北市前後耕耘16年,會與參選人連勝文分享心得與經驗,「我們會全力以赴支持他能夠勝選」。

此外,總統也說,新北市長朱立倫日前打電話告訴他,準備第二天宣布參選,「我說我們絕對尊重,我們也會全力協助他勝選」。

馬總統說,台北市的選情確實相當緊繃,希望參選人連勝文也能夠掌握新情況的發展,做好的策略與規劃。

總統說,他個人與郝龍斌在台北市前後耕耘了16年,「我們也都有一些心得,有一些經驗,可以跟他分享,我們會全力以赴來支持他能夠勝選」。

此外,媒體也關切新北市長朱立倫表態爭取連任的過程。對此,馬總統說,朱立倫參選連任、或是做別的規劃,很多人都在談。

他說,在過去一段時間跟朱立倫也曾交換意見,「我們相當程度尊重他自己的看法」,因為一旦做了任何決定,都有機會與風險,本身能夠充分的理解並且願意抓住機會、願意承擔分享,因此「我們是相當程度尊重他的意見」。

接班問題 總統:看候選人條件

新北市長朱立倫宣布參選連任並承諾做滿4年,各界關切國民黨接班問題被問;馬總統今天說,初選誰出線、誰就扮演那個角色,不是由個人主觀意願決定,要看候選人本身條件。

總統馬英九在薩爾瓦多當地時間2日與媒體茶敘時,做上述表示。

總統表示,其實從建立初選制度以來,初選誰出線、誰就扮演那個角色,大家都看得很清楚,「這不是由個人主觀意願可以決定,要看候選人本身的條件」。

至於媒體報導曾與國安會秘書長金溥聰討論「大船離港論」,是否真的有這回事?總統說,「我真的不知道怎麼回答,因為那話不是我講的」。

總統籲在野黨 別暴力占主席台


立法院正在召開臨時會,總統馬英九今天呼籲在野黨用和平方式,不要用暴力方式霸占主席台,這絕不是可取方式,將造成國會癱瘓嚴重後果。

馬總統表示,臨時會還在處理監察院人事同意權案,希望順利完成目標,但不要忘了還有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草案及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這些對經濟發展非常重要的機制、措施,千萬別鬆懈,否則會後悔莫及。

總統:希望參與更多國際組織

總統馬英九今天說,不滿足於只是有機會參與世界衛生大會、國際民航組織等,還希望有更多國際組織或會議能參加。

馬總統也說,今年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從現在來看,可能不是那麼容易,今年美國是否能夠取得國會授權,恐怕在它的期中選舉前,恐怕都不容易。

他說,但政府沒有因此慢下來,開會檢討一些預期要參與這些組織可能會被提到的問題,一項一項採取解決方案,這是十幾二十年來,第一次這麼大規模動員各部會為這兩個目標努力,這兩個對台灣太重要,必須全力以赴。

馬總統6月29日率團展開興誼專案,參加中美洲友邦巴拿馬新任總統瓦瑞拉(Juan Carlos Varela)就職典禮。2日上午結束在巴拿馬所有行程,轉往並已抵達友邦薩爾瓦多訪問。

馬總統說,他上任後改善與中國大陸的關係,開始創造一些國際關係可以發展的空間,當時目標希望能把兩岸關係與國際關係之間惡性循環的現況,改變成良性循環,這6年他不敢說全部改變成良性循環,但至少與6年前那樣兩岸關係成為國際關係最大負數,這一點確實在改變。

他說,與無邦交關係改變最大,美國、日本、歐盟、東南亞國協、紐澳關係都有顯著改變,中華民國與美國在恢復高層互信方面,確實有些具體成果,現在雙方都非常珍惜這成果。

馬總統說,不久前新加坡舉行的香格里拉對話,美國對於台灣在東海所推動的和平解決問題的方法,都給予高度肯定,這在中華民國過去外交過程,較少看到這樣的發展。

他說,國際參與空間擴大,當然還不滿足於只是有機會參與世界衛生大會、國際民航組織或加入政府採購協定等,還希望有更多國際組織或會議參加,其實動機很單純,這些會議組織與民生都非常有關,有時缺乏資訊、缺乏聯絡,對國民是不利。【中央社】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