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菊:張志軍訪台應肯定

2014-07-15 17:22:34   5732

民進黨籍高雄市長陳菊6月27日會晤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的表現受到好評。張志軍主任表示:我們談得非常愉

民進黨籍高雄市長陳菊6月27日會晤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的表現受到好評。張志軍主任表示:我們談得非常愉快。陳菊6月24日接受了中評社高層訪問,細數與張志軍2013年在天津初見面的談話細節,也對外澄清自己主政下的高雄,絕對是一個熱情、開放、自由的城市,她歡迎任何人正確地理解民進黨、與高雄進行交流。陳菊表示,民進黨與共產黨並無恩怨,反倒在社會理想上有相同之處,兩黨都願意選擇與弱勢、受苦之人站在一起。

陪同陳菊接受訪問的高雄市政府官員包括,副市長劉世芳、研考會主委許立明、新聞局長丁允恭、海洋局長賴瑞隆等人。中評社訪問團成員包括:中評社執行董事長兼社長郭偉峰、中評社常務副社長兼台灣中評社社長俞雨霖、中評社新聞總監暨台灣中評社總編輯林淑玲、台灣中評社高雄分社記者高易伸。

被問到如何看待這次的“陳張會晤”,陳菊首先回顧表示,2013年8月高雄市政府為了“亞太城市高峰會(APCS)”透過很多管道進行溝通,後來也順利成行拜訪大陸天津等城市。但大陸畢竟城市太多,高雄無法一一邀請,因此便進而尋找、邀請與高雄有城市發展經驗類似的大陸港口城市。

陳菊回憶,當時市府團隊到了天津,馬上得知國台辦張志軍主任要與她會晤,她也表達歡迎意願。因此當時在天津便與張主任見面。陳菊認為,這應該是張主任第一次跟“國民黨背景完全不同”的我們見面。

陳菊指出,民進黨過去在發展歷史上,跟北京並無任何恩怨。反而在社會理想上,兩黨有想同之處。那就是關懷弱勢、貧窮,我們都願意跟大多數受苦之人站在一起,這我們的理想。所以張主任來看我們時,我也是這麼跟他說。

陳菊說,當然你們不瞭解民進黨,民進黨也不理解北京,正是因為我們過去不接觸。我們雖經常公開表達一些意見,但兩岸之間的關係,並不能聽從、或單一聽聞某政黨的單一意見,這是對台灣的不瞭解!

陳菊表示,台灣從來都是非常多元的社會,何況民進黨又跟國民黨完全不同。民進黨是在被壓迫下成長的,這被迫害的經驗應該跟中國共產黨是相同的。陳菊說,中國共產黨過去被殺害多少?而民進黨的這些前輩,哪一個又沒做過牢?所以我們與張主任就是從這些經驗談起。雙方也因此留下樂意、願意多聽取不同意見與聲音的深刻印象。

陳菊說,她真的非常謝謝張志軍去年8月到天津,也期待他們能夠多多瞭解民進黨,唯有更多的理解,對兩岸的發展才是好的,也才會是比較全面性與正確的。

陳菊說,這次陸委會告訴我們張主任要到高雄來訪問,我們自然禮尚往來。張主任要來高雄,高雄市政府、甚至是民進黨中央都是非常歡迎的。另外,高雄作為自信、開放的城市,我們應要學習來自包含中國大陸及其他等各種不同城市的經驗,希望對方來訪時,能夠正確的理解高雄的熱情與友善。

陳菊表示,過去高雄是個重工業城市,污染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但這些年來,我們真是拼命,讓高雄成為適合居住的城市。面對高雄市民,希望能夠去追求幸福與快樂的感覺。希望這個城市能夠蛻變,不再只是污染、不要所有台灣不要的產業都丟來高雄。過去我們從來不被關愛,任何產業也不易配置在高雄。這8年來,市府團隊都是孤軍奮戰,做得辛苦!雖辛苦,但我們又很高興,因為人民支持我們!因此,當張主任到高雄來表示要跟我們的農漁民見面,並關心2009年八八風災近500位的罹難者。張主任這樣的行程,這給大家的感覺是肯定的!

陳菊笑稱,張主任此行來台沒有跟財團會面,這點讓她頗意外!

陳菊說,自己從年輕至今,是一步一腳印苦過來的,從來沒有任何人給予她任何庇蔭,因此每一步都必須很努力的。

記者追問,大陸高訪團過去來台交流、進行採購,但似乎都不太容易見到陳菊市長,似乎跟高雄市政府交流也不得其門而入?

陳菊表示,過去中國大陸採購沒有找市府農業局等相關單位,好像他們自有一套系統與聯絡管道,很多都是跟國民黨的地方要員。或許他們過去對民進黨不認識、甚至有什麼顧忌或負面認知,因此沒有進一步跟我們接觸,久了反變為一種自然!

陳菊說,若未來他們有意願與高雄市進行交流,站在市政府立場當然都是很歡迎的!如果他們要購買農產品,我們並不希望有人在中間當“買辦”,把利益都賺走,因為我們的農漁民並不會受益。我們希望透過兩岸公開透明的交流,若對我們的農漁產品有興趣,也應該讓我們的對象直接受益。我們願意把管道打開,讓弱勢的農漁民生活的更好。身為一個城市的大家長,面對城市的經濟與產業發展,自然是我們所關心的!

記者再問陳菊,高雄市農漁業、企業界等各行各業與大陸的交流相當緊密,也很期待與大陸有更多的交流,像高雄市的旅遊業就一直期盼大陸遊客更多人“南進南出”。近年來陳菊市長也重視兩岸經貿交流,更努力在拼經濟。在加強高雄與大陸經貿交流這部分,市長最期待與最迫切想推動的兩岸交流計劃為何?

對此陳菊表示,航班問題與自由行更開放自然是目前最期待與最迫切想推動的兩岸交流計劃。陳菊說,目前高雄飛北京一周才一班、高雄飛上海一周也才7班。如果以台灣北、高兩市相比,高雄在這部分其實並沒有獲利,但同時這部分還得看北京的政策與態度。

陳菊認為,未來高雄在發展上,期盼航班增加與更多的自由行!因為自由行在高雄,遊客可以隨心所欲地去任何一個地方,同時貼近台灣的庶民生活、文化。這比起一般的“團客一條龍”,遊客的吃、住、行,全都被少數旅行社決定。如此固定安排,對一般在地商家而言是賺不到錢的,就算來再多的遊客都只讓基層無感。陳菊還笑稱,高雄市哪時變成是有“鑽石”的城市,自己都不知道!

陳菊強調,過往至今自己的立場、主張都是傾向開放的。

她舉例,2011年陳雲林來訪高雄,陸委會便請高雄市政府協助,安排陳雲林跟在地企業界進行座談,這些策劃都是高雄市政府盡力安排的。副市長劉世芳包含維安、座談等問題也安排得很妥當。她甚至跟某些“團體”提前溝通,表達對於任何“和平方式表達意見”我們都會尊重,但如果以不和平的方式對待來訪的客人,高雄市政府也只能依法處理!後來陳雲林還在某餐會上向高雄市經濟發展局副局長代為轉達致意。

陳菊強調,來者必是客。我們最近跟香港、廈門等地進行郵輪的交流、發展,這些都是多多認識高雄的好契機。

【中評社/記者 高易伸】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