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拚觀光 時時創造新賣點

2014-06-09 10:39:03   332

新加坡拚觀光時時創造新賣點新加坡位居東南亞樞紐,得天獨厚的位置加上使用英文的環境,吸引不少觀光客。台

新加坡拚觀光 時時創造新賣點

新加坡位居東南亞樞紐,得天獨厚的位置加上使用英文的環境,吸引不少觀光客。台灣比新加坡旅遊資源更豐富,只要一點包裝,就能吸引更多國際旅客。

新加坡位處東南亞的核心地帶,是東南亞交通運輸樞紐,到歐洲、中東或紐澳的旅客,多從新加坡轉機,根據樟宜機場統計,2013年旅客達到5370萬人次,創下紀錄,比起2012年的5120萬人次增長5%,其中約3成是轉機客。

新加坡主要的觀光客來源國來自周邊國家如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中國大陸隨著經濟好轉,去年成為新加坡的消費主力,根據新加坡旅遊局的數據,大陸旅客2013年上半年到訪新加坡的人次達到124萬,比2012年同期增加了27%。

不只人數大量成長,大陸遊客消費金額也攀升,2013年上半年造訪新加坡的大陸遊客共花費新幣15億2000萬元(約新台幣364億8000萬元),取代來自印尼的遊客,成為新加坡旅遊消費主力。

乾淨、安全、方便是新加坡給旅客的第一印象,也是許多家庭選擇新加坡旅行的原因,新加坡旅遊局大中華區首席代表周振興就認為,新加坡交通便利,旅遊景點集中,是受大陸客青睞的原因。

例如新加坡的大眾運輸包括地鐵和公車都很發達,加上使用英文,對不管來自哪一國的自由行旅客來說都是很方便的選擇。

新加坡地方不大,天然資源不夠豐富,為了持續吸引遊客,政府下了很大的功夫,保持新鮮感,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因此新加坡2009年興建兩個綜合型娛樂設施聖淘沙名勝世界和濱海灣金沙,除了以賭場為主,新加坡政府同時要求業者必須設立一定比例的遊樂設施。

2012年濱海灣花園落成,成為新的景點,更常出現在新旅局的廣告文宣和影片內,新旅局去年邀請知名藝人林依晨,今年邀請林志穎拍攝宣傳片,看準的就是他們在大中華圈的知名度,全力吸引中港台的客人。

另外,因為新加坡位置好,硬體設施完整,會展產業相當發達,每年大大小小的展覽超過上千個,平均每年就吸引40多萬人次的商務旅客赴新加坡參展。

其實相較於新加坡,台灣的旅遊資原更加豐富,只差一點包裝,就更有躍上國際的實力。

新加坡知名部落客Mr. Brown日前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說,台灣的文化豐厚,人情味足,他到苗栗鄉下住在民宿,藍天綠山讓他很想在退休後在台灣定居,他把在台灣民宿居住的經驗寫上部落格後,有不少新加坡網友向他詢問民宿的細節。

不過Mr. Brown提到,對以語言是英語為主的新加坡人來說,許多民宿沒有英文網站介紹,國際觀光客就少了一個管道認識這些民宿,相當可惜。

另外一個知名美食與旅遊部落客Lady Iron Chef也有類似的看法,Lady Iron Chef喜歡台灣多種文化融合的特色,喜歡台灣的美食、人情味和好山好水,但是出了台北,大眾運輸系統不夠發達,還有許多地方沒有英文標示的問題,對想自由行走的國際觀光客來說,較不方便。

Lady Iron Chef建議,在主要的景點可以設置引導服務,增加英文標示對國際觀光客來說一定會有幫助,而主要景點的旅遊中心服務人員一定要會英文,讓國際觀光客可以獲得更多資訊。

抓準時機 新加坡打造石化中心

全國境內不產一滴石油的新加坡,利用自身地理優勢,以及清楚的策略地位,透過填海造陸將一座偏遠離島打造為世界化工重鎮裕廊島。

新加坡不產石油,但新加坡的裕廊島(Jurong Island)是世界排名前10位的石油化工中心。島上建有一個化工區(Chemicals Complex),現有超過90多家石油、石油化工、專用化學品及配套服務公司進駐。

新加坡早期的製造業以電子製造業為主,石化工業主要是一些原油進口和煉製,但下游石化和化工產業發展相對落後,1970年代,新加坡政府看到亞洲石化業的發展契機,決定全力發展石化業。

裕廊島位於新加坡本島東南方,是新加坡政府投入70億新幣,以填海造陸的方式,將7個小島串連起來,成為現今3200公頃面積的化工重鎮。

新加坡政府選擇裕廊島,是因為裕廊島有水深近12公尺的港口,能夠進出口需要的原料和成品,還有裕廊河貫穿其中,提供工業用水,且因為是偏遠的離島,沒有遷移居民的問題。

2006年以來,能源與石油化工業已成為新加坡經濟的支柱產業,是製造業總產值貢獻最大的產業領域之一。根據統計,新加坡2011年石化工業製造產值為812億新幣,占新加坡整體製造業29.8%。

裕廊島能吸引外商進駐,一個原因是擁有完善的基礎設施,採用即插即用(Plug- and- play)的便利設施。水、電、天然氣、蒸氣、碼頭設施等由園區提供,費用相對較高,廢水則一律排入園區的集水系統。

新加坡政府對裕廊島石化廠商進行環境評估項目主要為定量風險評估以及環境管理系統,企業必須提交報告,列出化學品的使用、儲存和運輸過程中可能的危險和風險,對工廠設計和運營提出安全方面的建議和措施。

在空氣污染與水污染方面,新加坡政府採取個案審查方式,另外由於高空燃燒塔會影響周邊居民的觀感,新加坡政府要求園區石化廠商設置地面燃燒塔。

站穩石化工業中心的腳步後,新加坡政府目標設定在生產具有競爭力的石化原料,將先進原料及特種化工業沿產業價值鏈往上移。

全球知名石化企業例如美國埃克森美孚化工(ExxonMobil Chemical)和荷蘭殼牌化工(Shell Chemicals)兩家公司都先後在裕廊島建立新乙烯裂化廠,2012年將新加坡的乙烯產量從每年200萬公噸年提高到每年400萬公噸。

這個乙烯產量將使新加坡的石化行業在新整合的產業鏈中獲得更高附加價值,並有能力生產特種化工產品和高附加價值的化工產品。

透過吸引各類型的產業進駐裕廊島,島上已經形成上下游完整的石化產業鏈,原料通過管道在園區內輸送,企業之間共享基礎設施,降低了原料和產品的物流成本和企業投資成本。

新加坡政府透過明確的策略,以及一系列嚴格的管理程序,利用自身地理優勢,抓住時機,將裕廊島建立成為世界重要的化工中心。

【中央社】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