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重申:APEC是「馬習會」不錯的場合

總統馬英九表示,亞太經合會(APEC)是與中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會面不錯的時機與場合,但也坦言中方對此
總統馬英九表示,亞太經合會(APEC)是與中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會面不錯的時機與場合,但也坦言中方對此非常保留。
BBC中文網報導,馬英九5月30日接受日本《讀賣新聞》專訪時表示,今年11月將在中國大陸舉行APEC年會,台灣會受到邀請,也會派員出席。馬英九指出,至於他與習近平是否會面,要視時機、場合及身分而定,畢竟雙方隔海分治已經65年。
針對「馬習會」,馬英九表示,APEC是不錯的時機與場合,主要原因在於APEC開會邀請主體非國家,而是經濟體,出席峰會者也不稱總統或總理,而叫領袖;APEC的官方性質刻意被降低了,所以這個現成的平台,相對來說,對台灣及中國大陸是比較可行的做法。
馬英九表示,到目前為止,中國大陸對此還是非常保留,但台灣沒有另外方案。
他說,兩岸領導人會面是大事,一定要「國家有需要、人民能支持」,並「接受國會監督」,政府會非常審慎。
馬英九指出,大陸領導人習近平上任後,對兩岸關係非常積極,去年習近平在APEC會議上與我方代表蕭萬長見面時,表達希望兩岸解決相關問題,尤其是政治問題,不要一代一代傳下去。
對於政治性議題,馬英九說,政府還是依據一貫的態度與立場,兩岸交流應該「先急後緩、先易後難、先經後政」,議題性質主要還是要看迫切性,如果急的就先做,不具迫切性就從容易的先做。
馬英九指出,在這三個原則的指導下,過去6年兩岸關係運作可以說是過去65年來最順利與和平的狀態,台灣當然希望朝這樣的方嚮往前邁進。
馬英九說,目前一方面是服貿協議,正在協商中的還有貨品貿易協議,以及有關免除雙重課稅的協議,兩岸也在談互設辦事處,這些協議本身都是中性,但它毫無疑問具有政治意涵,「這些我們都沒有迴避」,只要是為了兩岸人民的利益,政府會做最好的斟酌。
APEC成立於1989年,是亞太地區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合作機制,從1993年起增設領袖非正式會議。除2001年上海APEC之外,台灣都出席APEC年度領袖會議,前副總統連戰、以及前副總統蕭萬長,都曾擔任台灣領袖代表。
【圖片為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