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對話 中國反嗆美國:故意火上澆油

2014-06-03 09:48:06   580

亞洲安全會議31日進入第2天,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以「至31日最強烈措辭」,批評中國以恫嚇、威脅動武等

亞洲安全會議31日進入第2天,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以「至31日最強烈措辭」,批評中國以恫嚇、威脅動武等方式宣告主權,並稱美國絕不坐視國際秩序受威脅。

蘋果日報報導,中國代表副總參謀長王冠中則回批哈格爾發言無根據、無建設性,「過分的程度超出中方想像」,而且給世人「故意火上澆油的觀感」。

由亞太各國國防官員參與的亞洲安全會議(又稱香格里拉對話),30日起於新加坡舉行3天,會議圍繞中國近來在東海與日本,以及在南海與越南、菲律賓等國的領土爭議。

王冠中接受中國媒體訪問時,痛批海格在大庭廣眾之下無端地指責中國,發言過分,與昨天亞洲安全會議開幕時,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演說「一唱一和」,並指從兩人言論就可分辨,究竟是誰挑起爭議和衝突。

中國官媒中新社報導,昨開幕晚宴上,日本防長小野寺五典曾趨前與王冠中交談,小野寺表示希望恢復與中國的防務安全、海上聯絡機制磋商,王冠中則表示中日雙方能否會談,取決於日本能否改正錯誤政策,並改善中日關係,又指出:「剛才安倍先生講話,許多地方含沙射影指責中國。這些指責完全錯誤、罔顧事實。」兩人僅交談5分鐘。

香格里拉觀察:中國強硬與形像「失分」

如果說非正式峰會香格里拉對話是一個形像之戰的競技場,那麼中國在對話交鋒中,仍未能施展更大的魅力以贏得更多人心。

BBC中文網報導,在新加坡舉行的香格里拉對話第二天(31日),美國防長哈格爾在會上發言,譴責中國透過「暴力、脅迫和恐嚇」來侵犯他國領土尊嚴與國家主權,導致區域局勢不穩。

哈格爾的這番話以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30日的演講,重覆了美日在過去數個月來所表達的觀點,指責中國是製造麻煩的一方。

哈格爾的言論,毫無意外引起了中方的強烈不滿。

在哈格爾演講完畢的提問時間裏,中國人民解放軍姚雲竹少將立即質問美國對釣魚台問題上所持的立場。

早前據中國媒體報道,今年出席的中國代表團已有備而來,以應對各方的批評,解釋自己的立場,不讓日本和美國壟斷話語權。

然而,中國代表的回應方式卻無法說服與會者,有些甚至對其態度有些反感。

在場的一些學者和評論員在姚雲竹提問後,即刻在舉辦方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的社交網站推特上留言,指其語氣「咄咄逼人」,態度顯得過於強硬。

「她的反應太過唐突了,」一個與會者留言。

另一個與會者寫道:「主席的話還沒說完,她就打斷了他的話。」

中國軍隊副總參謀長王冠中之後在中國記者聯合採訪時也反駁哈格爾的發言,指其充滿霸權主義味道、威脅和恐嚇。

國際戰略研究所防核擴散與裁軍項目主任馬克・菲茨帕特里克在接受BBC中文網的訪問時就指出,中國代表團今年發言時的語氣顯得比過去「更加犀利」。

他直言:「這種場合是一個讓各國代表與他國對話交流,從容地提出自身立場的平台,但是中國表現強硬,只會讓人覺得它急於為自己辯護,並印證了大家認為它將一味採取單邊行動的顧慮。」

一名越南與會者告訴記者,比起中國軍方的發言,安倍的演講「更有說服力,聽了讓人感動」。

印度尼西亞的與會者詹皮爾德則觀察到,今年的大會氣氛比往年來得緊張。

針對安倍30日的演講,他說:「相信東南亞國家會歡迎日本在區域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他也同意,中國在主權爭端問題上,甚至是在大會上的表現都給人過於強硬的印象。

他表示:「中國總喜歡提出以歷史作為擁有領土的依據,不過其它國家在爭議上同樣也有史可依。中國呼籲他國尊重自己的觀點,但它也必須尊重他人的立場。如果中國在形像和行為上沒有改善的話,恐怕會進一步被孤立。」

不過,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並不認為中國在本次會議在形像上「失分」。

他說「中國成為大會的焦點其實很正常,過去是這樣,今年也不例外,各方所提出的看法也說不上是周邊國家對中國的圍剿。中國是個新興國家,大家正在適應它,而對它有抱怨說明大家都認為有溝通的空間。」

金教授也補充:「軍方代表說話態度總是給人比較強硬的感覺,但他們在會上的發言並不能代表中國政府的觀點。」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