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限降令」擴大 房企促銷受阻

大陸房地產市場態勢急轉直下,建商試圖降價回籠資金,卻遭地方政府下達「限降令」,目前包括上海、杭州、深
大陸房地產市場態勢急轉直下,建商試圖降價回籠資金,卻遭地方政府下達「限降令」,目前包括上海、杭州、深圳及東莞等地都有相關規定,導致建商手中的房子無法大幅降價求售。顯示建商大幅降價的手段,已跨越地方政府的容忍底線。
經濟日報報導,日前繼杭州市政府出手限制降價後,現在東莞也傳出案例,其部分房屋實際成交價較備案價下跌21%,明顯超過地方政府規定之降幅15%,導致購屋者無法利用網路線上簽約。
新浪財經報導,東莞物價局員工透露,目前房屋銷售價仍以舊的備案價為依據,在房屋管理局未登錄新的備案價之前,如實際成交價之降幅超過備案價的15%,房屋網路簽約系統會自動鎖住,讓人不能簽署買賣合約。
深圳規劃國土委人士表示,「幾乎每個城市都有這樣的管控系統。」深圳最早明文管制漲價和降價幅度,其他多數城市則在暗中進行。
多位地產開發商認為,政府「限降令」可能是為穩定市場信心而生,有意避免價格波動太大,可是對於急於回籠資金的建商來說,若不能把握良機降價促銷,就怕未來資金鏈斷裂。
杭州一位任職於小型房企的經理說,杭州房市即將失去信心,購房者看空情緒濃厚,如果降價不到位,很多房屋根本賣不出去。
杭州雙贏置業總經理章惠芳分析,「在買賣雙方都信心不足的市場環境之下,多數開發商意識到應該以價換量。房管部門的管制,會對去化率不理想的開發商造成更大壓力。」
在章惠芳眼中看來,儘管有規避的辦法,例如,將價格分期備案,然後調低每期的價格,以累積更多的降價空間,但是仍應讓建商保有調整價格的自主權。
上海易居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則批評,政府直接干預企業降價行為,等於直接插手企業的經營權,此舉不妥當。
不過,深圳市規劃國土委人士解釋,房屋是特殊商品,須政府管理、指導定價。「房市現在處於下跌期,購房者應理解政府是好意維護市場穩定,房價過度下滑對經濟沒好處。」
【圖片為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