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範區遭疑不撤案 管中閔動怒

國發會主委管中閔28日表示,近期立院的爭執與示範區不重提修法無關,如果還要再花半年的時間撤案、重提,
國發會主委管中閔28日表示,近期立院的爭執與示範區不重提修法無關,如果還要再花半年的時間撤案、重提,條文幾乎是一模一樣,是要達到什麼程序正義?
「國發會online第一發」自由經濟示範區溝通會昨晚6時30分登場,國家發展委員會主委管中閔及農委會主委陳保基,與年輕朋友首度透過網路社群媒體進行公開、即時的互動與交流。
網路媒體公民攝影守護民主陣線提問時表示,示範區條例雖經過公聽會,但卻未撤案,重新進行修法,造成4月28日立院空轉、28日初審時立委不信任,及行政權指導立法權的疑慮,明顯違反程序正義。
管中閔表示,近期立院的爭執與示範區不重提修法根本無關,外界有疑慮的條例,國民黨籍立委會在審議時提修法動議,併同考量。
他強調,如果再花半年的時間撤案、重提,條文幾乎是一模一樣,「是要達到什麼程序正義?」
另外,網路媒體沃草質疑,示範區土地只要經直轄縣市選定就可進行,不受土地法第25條限制,出售公有土地不需地方議會同意,且立法院也僅採備查機制,若3個月未審議,就能直接生效。
國發會官員說明,由於示範區土地是公有用途,各地縣市政府在對全民有益、且在不損及公產權益前提下,免經議會審查,只要當地縣市政府審核,同意成立就可進行公有土地開發。
管中閔:示範區不會影響國安
國發會主委管中閔28日表示,未來示範區實行後,經濟部會擔任敏感產業把關工作;會影響國家、人民安全、人民健康,甚至影響國內供應鏈的產業,應該排除。
管中閔表示,示範區和服貿兩者完全不同。一個是面向國際,一個是面向兩岸;一個是全面的開放,一個只是部分開放。
他說,我國現在並沒有排除陸資,大陸來台進行各種投資,我方經濟部有審核機制,如果會影響國家安全、公眾安全或者影響產業供應鏈,就應該排除。
至於未來開放項目如何公布,他說,請大家放心,政府不是自己關起門來自己管,一定會有公開管道,讓人民知道開放的產業。
另外,有網友對開放大陸農業加工品進口會衝擊國內農業及檢疫方面有疑慮。
農委會主委陳保基表示,這是錯誤的認知,即使有進口也在區內,如條例中允許觀賞魚進出口,卻不會影響國內農業;未來大陸在自由經濟示範區扮演的角色非常小,甚至沒有,完全不用擔心檢疫。
管中閔:示範區有助加入TPP
國發會主委管中閔28日表示,自由經濟示範區可以讓國外看到台灣的開放及法規鬆綁,對於加入區域經濟整合有幫助。
網友提問,是否有證據顯示台灣開放示範區,就能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
管中閔坦承,這兩者並非必然,但是示範區的開放,可以讓國外看到台灣開放腳步及法規鬆綁,對於台灣加入區域經濟整合有幫助。
他說,據2012年所做的國內民調顯示,有6成民眾支持加入TPP等區域整合組織。
至於日前發生排中暴動的越南為何可加入TPP?管中閔表示,曾經請教過國際專家,主要是越南曾經大幅度開放,讓國際認同,因此可成為TPP會員國。
另有網友質疑,示範區可能會影響國內農產品的產銷?
農委會主委陳保基表示,台灣的工廠現在已經在用全世界的原料製作,如台灣已向中國大陸買花生醬,在示範區內設廠,就可減少跟中國大陸進口的量。
他強調,如果再不建立全世界買方可來示範區內購買的平台,以目前台灣毛豆銷日7%關稅,相較泰國零關稅來說,未來對台灣農業的傷害將更大。
陳保基說,台灣農業不需要捧著金飯碗要飯,現在的困境是市場不夠大,政府只要把市場做好就好。
示範區醫療機構 管中閔:不補助
國發會主委管中閔28日表示,未來示範區內的醫院,政府不會投入資源,也沒有補助,僅鬆綁法規;衛福部說,病床規模200床上限,可考慮在條例內明定。
網友憂心示範區設立國際醫療機構恐將加速醫療崩壞,管中閔說,國際醫療有回饋機制,除與國內醫院課徵17%相同稅負外,也要繳交特許費,用途為挹注國內健保,自然能協助到偏鄉醫療。
他表示,目前包括日本、中國大陸、韓國都有類似特區設計,以日本的經濟戰略特區為例,其中也開放國際醫療;而韓國等沒有禁止在示範區內使用健保,是因為他國沒有健保制度。
出席溝通會的衛生福利部官員表示,未來示範區內的醫院不得公司化,不得使用健保;僅核准成立1至2處的國際健康產業示範園區,以產業為主,醫療為輔,不會排擠國內醫療資源,病床規模200床內,以健康檢查、美容醫學及常規手術為主。
官員說,目前1個園區約需100名醫生,在目前國內14萬名醫師中,占比不到0.5%,且嚴格限制本國醫事人員支援示範區內醫院的時數。
另外,部分網友質疑環評及土地徵收問題。管中閔表示,特別條例中並沒有規範環評,也沒有放寬,環評將回到原有規範;也不會有圈地及徵收問題。
【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