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挺學運 藍委呂學樟:可考慮廢除
翁啟惠:中研院可提供總統憲政建議

翁啟惠:中研院可提供總統憲政建議立法院司委會召委呂學樟昨天赴中研院考察,中研院院長翁啟惠表示,中研院
翁啟惠:中研院可提供總統憲政建議
立法院司委會召委呂學樟昨天赴中研院考察,中研院院長翁啟惠表示,中研院在組織架構直屬總統府,應可提供總統建議。他說,過去中研院政策研究都不碰政治議題,現在若各界期待,他將邀社會科學相關所研究憲政體制改善建議。
聯合報報導,「不論現任的馬總統或上一任的陳總統,都非常尊重學術自由,是我國的福氣。」翁啟惠說,中研院歷年對高等教育等國家政策都有諸多建議,即將提出的稅改建議,張忠謀看了都說寫得滿好。「中研院對國家有使命感,能力所及,應盡量幫忙。」
翁啟惠說,身為院長,他很難為,一方面考量中研院隸屬總統府,雖是學術單位,但受公務員服務法規範,要對總統有起碼的尊重,也得對外界負起社會責任;另一方面要從學術角度尊重研究員不同意見,做到言論自由。他說,研究員也應理解自己和一般教授不同,是受公務員服務法規範,發言須更謹慎。
翁啟惠說,黃國昌其實是為國家好,只是言論比較激切。他指出,黃國昌參加學運活動都有跟中研院請假,研究也做得非常好,必須是加倍用功,才有辦法這樣。
黃國昌昨天在臉書嗆呂學樟「中研院是總統幕僚」一席話,指出即使是蔣公,當年都不至於對胡適院長說出這種話,「我完全無法理解一個人無知的底限在哪裡?」呂學樟指中研院社會科學研究領域看不出績效,更是對許多同仁的莫大侮辱。
黃國昌指出,當初他自願從副教授降轉為副研究員進入中研院,是為了追求更高的學術表現,從沒將自己界定為「總統幕僚」;他相信絕大多數同仁也不是這樣看待自己的研究工作。「個人的研究表現,學術界自有評價,即使被逼離開中研院,台灣社會也一定還有我可以容身、可以繼續努力的地方。」
嗆呂學樟 黃國昌:比蔣介石還狂妄的闌尾
針對立委呂學樟今(12)日上午直言中研院挺學運,對行政倫理、體制規範都是嚴重問題,甚至說出若中研院績效不彰,可考慮廢除等言論,中研院副研究員黃國昌於下午在臉書上貼文回嗆:「即使是偉大的領袖蔣公,當年都不至於對胡適院長說出這樣的話,完全無法理解一個人無知的底限在哪裡?」
風傳媒報導,呂學樟說中研院隸屬於總統府,算是總統「幕僚」,黃國昌回嗆說當初自願從副教授降轉為助研究員進入中研院,是為了追求更高的學術表現,從來就沒有將自己界定為總統「幕僚」,他相信絕大多數中研院的同仁,也都不是這樣看待自己的研究工作。
呂學樟說中研院要求將職等調高,但整天不知在做什麼,研究從自然科學領域轉為社會科學領域,完全看不出績效,對此黃國昌直言:「這是對於許多每天兢兢業業追求學術突破的研究同仁的莫大侮辱!」
文末黃國昌表示,國民黨如果已經墮落到要使出這種手段,直接衝著他本人來就好,不要把整個中研院拖下水,個人的研究表現,學術界自有評價,即使被逼離開中研院,台灣社會也一定還有他可以容身、可以繼續努力的地方。
中研院挺學運 藍委呂學樟:可考慮廢除
立法院司法委員會12日安排考察中研院,遭中研院副研究員黃國昌認為是政治施壓的查勤。司委會輪值召委呂學樟表示,中研院隸屬於總統府,算是總統「幕僚」,在學運期間卻變成嗆聲部隊,對行政倫理、體制規範都是嚴重問題。呂也嗆聲:「若中研院的績效不彰,在檢討組織改造時可考慮廢除。」
風傳媒報導,呂學樟更點名黃國昌是副研究員,屬於廣義的公務人員,出勤紀錄應受管制,黃在學運期間不在崗位上,這需要檢討。
學運期間,有個別中研院副研究員力挺學運,學運後,馬英九總統到中研院演講也被舉牌抗議,引發藍營立委不滿,這2周也成為黨團幹部會議的熱門討論議題。
有資深藍委不滿說,中研院「一手拿錢、一手罵國民黨」,配合特定媒體「左手拿案,右手打國民黨」,讓外界認為國民黨很「肉腳」,不懂執政、不會利用資源。
呂學樟表示,中研院隸屬總統府下的單位,算是總統的「幕僚」,應該提供國家科學發展的建議與提醒,卻在學運期間變成「嗆聲」部隊,對行政倫理、體制規範都是嚴重問題。
呂學樟指出,中研院要求將職等調高,但整天不知在做什麼,中研院過去在自然科學領域上提供專業研究意見,但近期轉型變成著重在社會科學研究領域,完全看不出績效。
呂學樟指出,因應政府組織改造,中研院在許多方面都有擴編和改制的措施,包括從2009年至2014年,職員增加30多人,成長了百分之2,預算增加50多億元,當然要讓外界了解中研院的研究成果和績效。
呂學樟說,中研院領取國家公帑,若沒達到績效,研究員又無所事事,對國家是浪費,勢必要檢討,「若中研院的績效不彰,在檢討組織改造時,可考慮廢除,國家花錢養這些人幹嘛?公帑不能浪費!」
呂學樟廢中研院說 學者:只是讓人看笑話
針對國民黨立委呂學樟上午發動考察中研院,還以立院法制委員會召委身分,質疑中研院在學運成為嗆聲部隊,甚至還認為可考慮廢除中研院,「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執行長張宏林痛批,照呂的邏輯,所有大學,尤其國立大學的教授都該閉嘴,因為都拿國家的錢,台教會會長呂忠津也批呂學樟說法是可笑、無知,只是讓人看笑話。
澄社社長劉靜怡也說,呂學樟在今天考察前,還曾批中研院副研究員黃國昌的質疑是對號入座,今天的表現,不是和自己的批評異曲同功,中研院該不該廢,其實已討論多年,呂當立委多年,先前馬政府組改,呂就可在那時對中研院改隸、存廢有具體主張,但現在才說,不是無地放矢,就是針對性強,她也懷疑呂的程度能關照學術研究機構。
張宏林說,全民可以來表決,看立院績效不彰,還是中研院?尤其學者本來就不該只是在象牙塔內,有些中研院內的所,更跟社會脈動有關係,絕對不該只是關起門來,寫寫報告,呂的說法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無限上綱,顯露自身威權心態。
呂忠津則表示,研究機構本來就不是要在固定地方做研究,尤其中研院不像大學,還要教書上課,現在的科技,也可以使用在任何地方寫論文、報告,不若工廠操作員有固定的操作模式,呂強調,有些學科需要田野調查,尤其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還要看在社會的影響力,知識分子參與國家、社會改造,更是社會良心該做的事,就如同學者因為知識,也能在財團法人兼職,甚在企業內任董監事,這是否都是不務正業?呂學樟的說法太無知,其實是不值一評。
中研院學者斥國民黨立委無知、孤陋寡聞
立法院司法委員會召委、國民黨籍立委呂學樟12日認為中研院若成效不彰,可考慮廢除,且中研院部分研究所走偏了,更對部分學者挺學運不滿,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蕭新煌對呂的說法相當不以為然,直斥「無知」,他說,立委應該替人民表達民意,但為什麼國民黨的立委只聽從黨意?因此他認為,國民黨立委才是不務正業,他們才需要好好檢討,更遑論有什麼權力要把中研院廢掉了。
中研院政治研究所研究員林繼文則指出,立委質問學者的政治立場,這已違反言論自由和個人資料保護法,不同領域學者作研究,不可能一天到晚都在研究室內,必然要在外面跑,學者是否過度參與社會運動而影響學術研究,這是個人判斷與個人分際的問題,旁人無從判斷,但就從事社會科學研究領域的學者而言,本來就應該在社會中做學問。
另一中研院學者、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陳儀深曾在學運後總統馬英九赴中研院演講時當場舉牌抗議,他對於呂學樟稱中研院隸屬總統府,總統是中研院老闆的說法,深不以為然。陳儀深說,從中研院成立至今的組織脈絡來看,原本中研院並不屬於總統府,1927年已有中華民國大學院組織條例,所以成立之初,中研院是大學院附屬機關,是屬於研究機關範圍,一直到1948年列入總統府組織法中,中研院才在行政組織上才隸屬總統府。
不過,陳儀深話鋒一轉說,中研院的任務在組織法中明訂是「中華民國學術研究最高機構」,因此中研院成立的目的和重點應是在最高學術研究機構,而非行政位階在總統府之下,學術研究自由才是中研院的核心,其中中研院學者關心社會事務,當然也是學術研究的範疇。他認為,如果中研院學者要受總統府、立法委員指揮,甚至要上班打卡,無疑是將中研院學者降格成一般行政、公務人員,這是曲解、故意矮化中研院。
陳儀深更強調,總統不是中研院的老闆,更不能指示學者們要研究什麼,不能研究什麼,這才是常態,而且古今中外的學生運動,參與者不可能只有學生, 還有教授、學者,這由來已久,1964年彭明敏教授發表自救宣言,正是由教授、學生共同參與;當年胡適之等自由派學者,也是和學生們站在一起,「有些人孤陋寡聞,才會把中研院學者當作公務員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