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危機:俄中戰略合作的微妙關係

2014-04-16 16:56:18   601

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周二(15日)訪問中國,他的到來正值烏克蘭危機不斷升級的敏感時刻。BBC中文網

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周二(15日)訪問中國,他的到來正值烏克蘭危機不斷升級的敏感時刻。

BBC中文網報導,隨著親俄羅斯的激進分子攻佔越來越多的烏克蘭東部地區,歐盟和美國方面表示將進一步加大對俄製裁力度。

據報道,歐盟外交部長14日稱將擴大制裁名單。美國也在同一天發佈消息稱,在黑海區域上空,俄羅斯方戰機多次和美方戰艦飛行距離較近。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見拉夫羅夫時強調,中方高度重視兩國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係,雙方要繼續保持高層交往和戰略溝通,加大政治互相支持,及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加強協調和配合。

中國官媒體新華社報道說,拉夫羅夫與習近平還就烏克蘭問題互相闡述立場和主張。

但是報道沒有詳細說明中國的立場是什麼。

「頭號議題」

不過,多數國際觀察家認為,烏克蘭危機是拉夫羅夫的頭號議題。

根據中國外交部網站消息,外交部長王毅14日表示,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一貫秉持客觀、公正、負責任的立場,將繼續勸和促談,發揮建設性作用。

王毅再次重申,中方在烏克蘭危機初期就提出三點主張,包括盡快設立國際協調機制,討論政治解決的各種途徑直至達成共識,在此過程中,各方均不採取激化局勢的行動等。

烏克蘭危機爆發後,中國一直克制表態。俄羅斯希望能得到中國的支持或默認。美國、歐盟等西方國家也認為沒有中國很難牽制俄羅斯,所以呼籲中國加入制裁行列。

「天然氣降價」

為了爭取中方的支持,俄羅斯最近表示:「目前正考慮以降低30%的價格向中國出售天然氣。」

此外,俄羅斯副總理羅戈津最近在記者會上表示:「俄羅斯的未來不在西方,而在東方。21世紀的歷史不會局限在歐洲,還會在中國等東方國家取得長足進展。」

鑒於中國新疆、西藏局勢不夠穩定,以及台獨勢力活動頻繁,北京在克里米亞問題一直上採取了低調、謹慎立場。

分析普遍認為,中國不太可能積極支持俄羅斯。

微妙關係

在聯合國安理會和聯合國大會討論俄羅斯干預克里米亞的問題時,中國投了棄權票。

3月14日在聯合國安理會討論烏克蘭東部局勢時,中國代表對暴力升級深表關切,呼籲各方保持克制。此舉進一步說明,北京仍保持不干涉衝突的立場。

中國提出希望盡快設立國際協調機制,並增加對烏克蘭的財政援助。除了希望穩定烏克蘭的局勢,北京還有其自身的考量。

意大利地緣政治事務評論員埃馬努埃萊·希米亞(Emanuele Scimia)發表文章分析說,「中國領導人習近平需要控制俄羅斯可能進一步威脅烏克蘭獨立和領土完整,對中國國內局勢造成的影響。普京兼併克里米亞半島之後,有可能盯上了烏克蘭東部和南部的講俄語地區。」

莫斯科國立大學亞非研究所副所長卡爾涅耶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指出,中國不可能完全支持我們。畢竟中國自身也有一些痛處,比如西藏、台灣,那裏可能會提出分裂要求。而且美國也在向這些痛處施壓。

中烏關係密切

克里米亞的分離主義運動,以及俄羅斯不斷增強的軍事干預行動,使陷入經濟危機的烏克蘭更感到雪上加霜。

烏克蘭面臨危機,需要國際社會財政支持。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數字,緊隨歐盟和俄羅斯之後,中國是烏克蘭第三貿易伙伴。中烏兩國2012年貿易額超過80億美元。

此外,根據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院統計,中國還是烏克蘭武器的最大進口國。僅2012年,烏克蘭就向中國出口價值6.9億美元的武器和裝備。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號最初就是在烏克蘭建造的。

但是據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月刊4月刊報道,烏克蘭的局勢動蕩不可能完全不對中烏之間的軍事合作產生影響,但這種影響將會是有限的。

此外,最近幾年,中國與烏克蘭在農業投資方面合作頻繁。2012年5月25日,中烏簽署協議金額達30億美元的《中烏農業領域合作框架協議》。

還有報道稱,中國計劃在烏克蘭購買300萬公頃(合3萬平方公里)的烏克蘭農田,相當於買下烏克蘭總耕地面積的近一成。

如果這一投資最終成功,烏克蘭將成為中國在海外最大的農業中心。

逐鹿中亞

但是中國對於遠離自身勢力範圍的衝突,一般總是採取低調不干預的態度。

中國認為烏克蘭戰略意義並不像中亞與中國接壤的前蘇聯加盟國和國那麼重要。北京肯定不希望這些國家改變政權,特別是西方支持的變天。同樣,對於克里姆林宮企圖繼續充當前蘇聯勢力範圍的保護傘,北京也肯定不會採取睜一眼閉一眼的態度。

俄羅斯在中亞地區設有軍事基地和駐軍,而這些國家都希望與中國發展經濟合作,中國也努力在中亞地區推動能源合作項目,減少對中東地區石油的依賴程度。

英國皇家聯合軍種國防研究所(RUSI)的國際安全專家喬納森·埃亞爾(Jonathan Eyal)表示,「中國也許會採取行動保衛其已經在中亞獲得的能源。到目前為止,中國採取耐心,和平的方式,以俄國難以抵擋的貿易優惠,在中亞地區勢力範圍爭奪戰中逐漸獲勝。」

中國擔心

俄羅斯干預烏克蘭所取得的勝利有可能鼓勵莫斯科重新奪回其在中亞地區的影響力。

如果中亞地區發生動蕩,有可能面臨俄國的武裝干涉,借口是保護俄國的利益和公民以及俄裔居民。針對「烏克蘭中亞版」的出現,中國也可能陷入與歐盟相同的處境。

中國一半天然氣供應來自中亞,中國可能會對中亞地區可能出現的動蕩感到非常不安。

但是俄羅斯外長訪華時,中國官方仍然持謹慎態度,即不公開對莫斯科表示支持,也不公開進行批評。

不過拉夫羅夫手中掌握著一個令中國保持緘默的殺手鐧,這就是雙方已經談判多年的天然氣供應問題。

鑒於俄國積極尋求中國支持,最新跡象顯示這一談判即將取得進展。據媒體報道,普京總統5月份訪華時,雙方將有望簽署天然氣供應協議。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