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類電信疑慮 張善政:資安風險低

科技部長張善政9日表示,學者對於服貿開放第2類電信3項業務有國安疑慮,主要是因為對於服務的定義認知不
科技部長張善政9日表示,學者對於服貿開放第2類電信3項業務有國安疑慮,主要是因為對於服務的定義認知不同,由於服貿協議文字中並沒有這3項業務的定義,導致外界產生疑慮;NCC定義網路存取指的是「封閉網路資料存取」,與網際網路沒有關係,因此資安風險低。
風傳媒報導,學界發起「反對服貿協議開放資通訊產業連署」,質疑服貿協議開放第2類電信3項業務,恐有國安疑慮,已獲2百多位學者連署。行政院晚間召開記者會,由行政院發言人孫立群主持,張善政、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主委石世豪、經濟部次長卓士昭都出席,回應外界質疑。
服貿協議開放第2類電信的3項業務,包括存轉網路服務、存取網路服務及數據交換通信服務。張善政說,從字面意義看,這3項業務容易讓人有誤會,以為是一般年輕人上網存取資訊,但實際上這次開放的3項業務,是指封閉式網路存取,好比使用ATM存提款,這跟在臉書上存取資料不一樣,兩者是不搭嘎的。
張善政表示,NCC定義網路存取指的是「封閉網路資料存取」,與網際網路沒有關係。他以銀行自動櫃員機ATM為例,ATM是封閉網路,與一般民眾使用的社群網路完全不搭接,因此網際網路安全問題不會擴散到ATM網路 ,ATM網路安全問題不會擴散到網際網路。
張善政也坦言,可以理解外界的顧慮,「網路存取」名詞是10幾年前所定義,當時所定義範圍非常小,他也承認這些名字取得不好,呼籲NCC要把開放項目的名詞定義說清楚,以降低學者的顧慮。
石世豪表示,為了防止因投資而變為實際經營,這次開放投資除了訂定投資人持股不得超過50%,且對於該被投資事業不可具有控制力,另外對被投資事業的合資行為、資安認證等級與用戶資料維護也訂定規範。他也說,早在2002年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時,就已開放所有電信加值業務,包含電子資料交換業、加值傳真含存轉存取業務,以及遠端交易業務等。
對於美、日電信服務開放情形如何,張善政說,美國已經開放給中國電信在美國提供國際專線、IP接入、VPN、語音批發和虛擬行動業務;日本在2013年底已開放給中國電信獲得日本登陸型電信業執照,也就是第1類電信,日本已開放給中國電信經營全部電信業務,包括挖馬路、電信管溝建設等,顯見美國和日本開放的幅度都很大。
「開放二類電信就像單車撞死人」張善政遭批
超過250學者昨再度發表聯合聲明,指出服貿協議開放中資在台經營第二類電信特殊業務將影響資安與國安,但科技部長張善政指,此開放措施好比騎腳踏車撞死人,資安顧慮不是那麼高,不必太擔心,民進黨籍立委林佳龍今早在立院院質詢時痛批這種比喻「不倫不類」,希望張未來積極參與後續議題,否則嚴重失職。
蘋果日報報導,今早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邀請張善政報告,立委林佳龍指出,昨學者公開連署反對服貿協議開放中資在台經營第二類電信特殊業務,認為有資安與國安問題,他不滿昨張善政指出開放二類電信好比騎腳踏車撞死人,機率很低,痛批這種比喻「不倫不類」,他寧願相信264位學者,不願相信張善政一人說法。
立委陳亭妃也說,張善政去年擔任政務委員時,也是行政院資安會報召集人,並沒參與服貿談判,一旦開放很難限制陸資鑽漏洞,且是「防不勝防」,她提醒張善政拿出良心,勇敢說出開放對台灣資安、國安影響。
張善政則說,他雖沒參與當初開放的談判,他從專業角度來看,未來開放存取網路服務、數據交換通信服務等3項業務,就字面上來看會讓人擔心,但實際資安疑慮並沒那麼高,目前台灣面臨的資安攻擊,就像開車撞死人機率那麼高,若開放二類電信,就像騎腳踏車撞死人,機率很低。
外界質疑「封閉性網路」問題仍有資安問題,張善政以銀行的ATM為例指出,若ATM有安全問題,不會影響到銀行網路,開放項目的資安疑慮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