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驚漲 央行嚴防「負利率」

2014-03-14 12:29:07   959

物價驚驚漲,但利率持續落在低檔,台灣是否會出現負利率現象頗受關注。據央行內部估計,今年消費者物價指數

物價驚驚漲,但利率持續落在低檔,台灣是否會出現負利率現象頗受關注。據央行內部估計,今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1.3%。而台灣銀行等五大銀行一年期平均存款利率為1.355%,實質利率雖為正數,但差距已相當有限。若物價漲幅未能得到控制,情勢會日趨嚴峻。

經濟日報報導,據了解,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對此相當關注。彭淮南日前在立法院報告時指出,由於小豬爆發下痢疫情,將導致豬價上漲,研判主計總處先前預估,今年CPI年增率1.07%,將會再提升0.2個百分點至約1.3%左右。換言之,目前物價情勢雖平穩,央行有充分施展貨幣政策的空間,但密切注意物價走揚的現象。

市場研判,由於實質利率仍為正數,且央行雖預估,今年CPI年增率高於主計總處的1.07%,但距離國際通膨警戒線2%,仍有差距,因此27日登場的央行理監事會議,利率將持續開平盤、連11季不動。重貼現率維持現行1.875%不變。

行庫主管說,觀察彭淮南近日談話,焦點多數放在提振台灣的出口與經濟成長上,特別是如何提振投資率,解決國內超額儲蓄引發的游資問題,銀行主管認為,在物價無虞前提下,央行貨幣政策顯然是以提振經濟為首要之務。要達到這個目標,短期內央行貨幣政策仍將維持適度寬鬆基調,貼放利率也沒有調升的急迫性。

美國將於下周二、三召開利率會議,是否持續縮減購債規模,成為市場關注焦點。對於央行是否考慮升息抑制通膨?彭淮南日前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應考量整體經濟環境」,特別是未來的物價展望。

物價漲聲再起,最近民眾外出吃飯,不難感受到東西都在漲,且漲幅動輒一到兩成,與主計總處公布數據「差很大」。為掌握未來物價狀況,央行總裁彭淮南昨(13)日到經濟研究處,與幕僚討論並了解物價狀況。

負利率

實質利率是指銀行業的一年期定存利率,扣除通貨膨脹率(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的數據。如果此數據為負數,代表通貨膨脹率高於存款利率,民眾的存款利息被物價上漲吃掉。

正常情況下,一國實質利率應為正數,但近幾年各國為因應金融危機、歐債問題、美國財政問題等,競相實施貨幣寬鬆政策,大幅調降利率,導致主要國家的實質利率,幾乎都是負數。

【圖片為資料照】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