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起作用的公民運動?

台灣上周末舉行了一場全台串聯的大規模反核電威,在北、中、南、東的四個縣市同時進行,組織者稱全台各地的
台灣上周末舉行了一場全台串聯的大規模反核電威,在北、中、南、東的四個縣市同時進行,組織者稱全台各地的參加者超過了10萬人,但這種聲勢浩大的公民運動並未起到改變當政者的作用。
此一示威活動由許多公民團體共同發動。在去年3月日本福島核災二週年時也舉行了類似的示威,當時組織者說全台共有逾20萬人參與。
公民團體一路推動的廢核活動,並非只限於核災週年的年度示威。比如去年,他們也邀請了福島核災時在任的日本首相菅直人到台,對群眾發表他從擁核電到反核電的思路轉折。
不過,公民團體不間斷的活動與大規模集結反對,並沒有打消馬英九政府興建核四電站的計劃;除了原能會主委在今年示威前一度表示核四已開始試運轉,經濟部也說無論公投結果如何,核四都一定要完成興建。
洪仲丘案
反核示威僅是台灣一段時間以來的許多公民運動之一。另一場聲勢浩大的示威則是去年由"公民1985行動聯盟"因洪仲丘案而號召的聚集在總統府前的活動。
洪仲丘案在上周一審宣判。被起訴的18名軍士官中最重的判刑八個月,其餘則被判六個月至無罪不等,部份被判有罪者可交罰金取代坐牢。
相對於有被告罪名最高可處無期徒刑,這樣的結果被視為輕判。為何輕判眾說紛雲,有稱問題源於法官,有稱問題並非出在法官而是調查起訴的軍檢,也有稱官官相護的體制本質並沒改變。
而公民1985行動聯盟對此結果通過臉書網頁說,一審宣判只是開始,追尋真相與正義的道路還很漫長,他們「宣誓要繼續和正義站在一起」。
在該臉書網頁留言的不少網民要求再走上街頭,但該聯盟並未宣佈將再度組織抗議,其聲明僅說,他們將支持洪仲丘家人上訴。
即使是該聯盟再度真的組織示威,但是否還能有去年的那種20多萬群眾參與的動能也存在疑問;以客觀環境來說,當時台灣幾乎所有媒體都將焦點集中在洪仲丘案上長達數周,而隨著時間推移,洪案目前已淡出台灣社會焦點。
服貿協議
最近引起公民團體或學者聯署抗議的焦點包括二度修改中學歷史課綱,以及本周在立法院再度引起高度對抗的服貿協議等。
主政的台灣總統馬英九對抗議者不予理會。這雖然使他在網絡上遭到不斷的罵聲,民調支持度也極低,但都不影響其仍同時掌握黨政大權的地位。
以爭議不斷的服貿協議來說,馬英九本周以國民黨主席身份在該黨中常會下令:國民黨要全力動員,全力以赴使其通過。
馬英九此前任用的國策顧問郝明義本周則再度發文說,馬英九政府自己公布的報告都承認服貿對台灣經濟增長貢獻僅為0.025%至0.034%,為了這麼一點微不足道的數字,台灣卻要承擔不成比例的風險與傷害。
這位被認為馬英九已不再理會的前國策顧問指出,馬英九堅持通過服貿協議是因其沒有方向,受到小圈圈操控,「倚賴別人太多,加上任何寄生的東西都趨向暗地成長,封閉的小圈圈,自然會衍生出黑箱決策,摸黑行事的特質」。
網絡上對於馬英九的動機則有不同的看法。有網民認為馬英九不是沒有方向,而是工於算計,認為他強推將使台灣走不脫中國控制的一系列政策是為了在下台後得到北京的保護,免於對手陣營有朝一日上台後自己受到像陳水扁那樣的清算。
國民黨市長
與公民運動站在對立面、民調支持率極低、被認為已無選舉總統可能的馬英九或許不見得在乎,但對國民黨仍有意參選台灣重要職務者來說,他們則擔心這會對該黨或個別參選者造成的負面影響。
即將卸任的台北市長郝龍斌日前即要求馬英九若在今年選舉失利必須交出國民黨主席一職,但這樣的要求被馬英九以"無助團結"下定論回絕。
馬英九去年以一人參選成功連任黨主席一職。他除了在相當程度上掌握著該黨參選者的提名之外也掌控國民黨在選舉中能動用的龐大資源。
郝龍斌在國民黨內家底雄厚,其父親是國民黨要人郝柏村,而對於沒有這樣家底的國民黨人士來說,他們可能選擇直接參與公民運動。
以周末的反核示威來說,出現在示威群眾中的即包括了有意參選台北市長國民黨立委丁守中,而從最新民調來看,丁守中已急起直追成為國民黨參選人的領先者之一。
【BBC中文網/林楠森】 2014/03/13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taiwan_letters/2014/03/140313_twletter_useless_tw_protests.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