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購買力平價 馬:四小龍第1

2015-07-23 17:34:33   1875

總統馬英九今天說,台灣若以購買力平價來算,四小龍成長率第一名,「這不是我們自己在感覺良好,而是人家算

總統馬英九今天說,台灣若以購買力平價來算,四小龍成長率第一名,「這不是我們自己在感覺良好,而是人家算的」。

「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PPP)又被稱做「相對購買力指標」,是根據各國不同的價格水準,計算出貨幣間的等值係數,以便對各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做合理的比較。

總統說,若以美元來計價GDP的成長,台灣從民國97年到102年,是2.91%,在四小龍排第2名;如果不是以美元計價,而是以購買力平價來算的話,台灣成長率甚至是四小龍第1。

他說,計算台灣的GDP,以普通的算法,GDP是2萬1000美元左右;但根據PPP的算法,台灣的GDP就是3萬9000美元,「我們超過了日、韓,是韓國的1.2倍,因為我們的物價確實比他們低」。從資料顯示,台灣這6年來平均是1.29%,物價通貨膨脹率跟其他國家相比,只有1/2、甚至於接近1/3。

總統表示,也許有人會說「這又是你們自我感覺良好」,但購買力平價是國際貨幣基金所計算,不是政府。

提到競爭,馬總統以自由貿易協定為例說,台灣跟韓國比,「韓國確實是非常的勇猛精進」,韓國昨天還和加拿大簽了自由貿易協定。

馬總統說,韓國不是現在才開始洽談,已經開始了10年。韓國是全世界簽FTA最多的國家,「我們這10年來在幹嘛呢?我們到哪去了?」因此,他上任後,非常積極的與主要貿易國家洽簽FTA。

趕上星韓 馬盼速完成服貿貨貿

總統馬英九今天說,台灣洽簽自由貿易協定的速度遠落後韓國、新加坡,盼儘速完成服貿、貨貿協議,「我們就趕上了一大步」。

中國國民黨下午召開中央常務委員會,邀請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管中閔就「台灣經濟的國際比較與未來對策」提出專題報告。

兼任黨主席的馬總統聽取報告後說,他上任後,開始與主要貿易夥伴洽簽自由貿易協定,慢慢有效果,但是和韓國、新加坡相比的話,台灣還是遠遠的落後,所以必須花很長的時間才能追上來。

總統說,第一個必須趕快與大陸完成服務貿易與貨物貿易協議,「這個一完成之後,我們就趕上了一大步」,因為大陸是台灣的最大貿易夥伴,完成之後,受到自由貿易協定涵蓋的比率就會大幅提升。

不過,總統說,台灣一和大陸談貿易,「在國內就變成敏感話題,好像一跟它貿易,就是出賣台灣,一跟它貿易的話,就是犧牲主權」,「你這樣看的話,你怎麼打交道呢?」

他說,當年國民黨主張兩岸直航時,也有反對黨立委說這麼怎麼行啊?「大陸直航機過來,後面會跟著戰鬥機。」但兩岸直航已經飛了5年多了,「有沒有戰鬥機來呢?都沒有啊」;他認為,若一碰到大陸,什麼事情就走樣了,「到時候受傷害的,是我們自己」。

總統說,「不是說應該對大陸不設防,而是可以試著做,一步步的瞭解雙方有這個互信,慢慢這些問題就可以解決」。

所以,他希望能讓大家了解國家的處境是很困難的,應該好好發揮優勢,相信可逐漸克服問題。

總統說,國家雖遭遇挑戰,但只要方向正確,一步步改善,就可追上台灣的貿易夥伴,「我們的條件並不差,所以我們不要妄自尊大、也不要妄自菲薄」,「我們是什麼、就是什麼」,努力去做,台灣的環境與條件都會不斷改善。

管中閔:台實質購買力超越日韓

國發會主委管中閔今天說,實質購買力,台灣人均GDP超過日本、韓國,平均成長率在亞洲名列前茅,超過韓國、新加坡與香港。

中國國民黨下午召開中央常務委員會,邀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管中閔專題報告「台灣經濟的國際比較與未來對策」。

書面報告指出,台灣的經濟成長在2000年後明顯趨緩,通貨膨脹率很低(僅高於日本),失業率則相對較高,但2009年後已逐步降低。

不過,書面報告指出,太低的通貨膨脹率是「雙面刃」,有利實質購買力,但對失業率通常有負面影響。

國際評比方面,不論是世界經濟論壇(WEF)或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評比,台灣總排名都屬於國際領先群。

至於未來對策,書面報告指出,台灣困難包括法規制度未能接軌國際,也未與時俱進;在國際經貿網絡中被邊緣化;整個經濟結構僵化,無法因應趨勢變化及掌握領先優勢;這些困難常交互影響而更惡化。

法規制度面,希望鬆綁法規、自由經濟示範區與經濟移民制度;國際經貿網絡面,與各國積極洽簽投資協定、自由貿易協定(FTA)等;推動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並強化產業的國際連結。

書面報告指出,台灣經濟仍有諸多優勢,但也面臨許多困難。唯有認清困難,發揮優勢,才能維持台灣在國際中領先地位。

另外,除法制革新與加入國際經貿網絡,經濟結構調整漫長且辛苦,但這是無法迴避的過程,也只是整個台灣改變工程中的一部分。

【中央社】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