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銘:馬習會可在第三地不限港澳

郭正亮:排除港澳的第三地陸對馬習會釋善意長期關注兩岸關係發展的民進黨前立委郭正亮上午接受訪問時表示,
郭正亮:排除港澳的第三地 陸對馬習會釋善意
長期關注兩岸關係發展的民進黨前立委郭正亮上午接受訪問時表示,如果馬習會不是在香港、澳門的第三地舉行,最有可能地點應該是在新加坡,也就是循著1993年“辜汪會談”第三國模式,這是一個重大突破。
郭正亮進一步指出,如果馬習在新加坡會晤,遠比2005年連戰與胡錦濤的國共政黨高峰會更具意義,將成為兩岸領導人高峰會的新形式,共同創造兩岸歷史新進程。
他說,不久前,海協會副會長孫亞夫才釋放馬習會在第三地舉行的訊號,民進黨第一時間質疑第三地是不是指港澳,海會協會長陳德銘昨天再把第三地說得更清楚,“第三地不限港澳,可以是其他地方”。這些訊息顯示,中共中央對台小組已經把馬習會定調,不會在亞太經合會(APEC)國際場合舉行,也不談“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號,以大陸領導人及台灣領導人互稱。
郭正亮指出,馬習兩人共同關切的場合問題,大陸已排除國際場合,但可以在非港澳地區的第三地舉行,這可以解釋北京對馬英九某種程度的善意,因為APEC邀請函即將寄出,避免馬未收到邀請函引起誤解。
郭正亮研判,排除港澳地方的第三地,等於就是第三國,馬習在新加坡會晤的可能性最高,如果兩人都用領導人互稱、也就是台灣領導人與中國大陸領導人,迴避敏感的“中華民國總統”或中國國家主席,這樣就沒有矮化問題,馬英九百分之百會同意。這樣的會晤已變成兩岸領導人高峰會,兩岸關係發展再往前推進一大步。
最為尷尬的應該是民進黨,郭正亮說,1993年辜汪會談時,前主席施明德帶頭帶人到新加坡抗議,弄得滿臉豆花,辜汪會談後,兩岸正式跨出正常交流的第一步,多數民意是贊成的。現今,兩岸領導人高峰會,如果馬英九不要變成地方領導人,台灣不是地方政府,民進黨如何反對?
更大的考驗是,馬習會若在新加坡舉行,可能對年底七合一選舉造成影響,救了民調低迷的馬英九一把。不過,大陸應該也會要求馬英九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更確切的回應。
郭正亮認為,中華民族不等於統一,馬修改高中課綱也是在呼應中華民族,以中華民族作為馬習會主題的佈局,兩人共同的主題應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但要避開中國字眼。
台灣各項民調顯示,認同中國人的人不到10%、認同台灣人高達90%、認同中華民族有60%,民族認同與台灣人認同的關係很微妙,民進黨的兩岸論述與台灣史觀將會產生矛盾,而民進黨是否認同中華民族,可以成為兩岸新議題。【中評社/記者 鄒麗泳】
陳德銘:馬習會可在第三地不限港澳
大陸海協會長陳德銘6日表示,他覺得「馬習會」在第三地「挺好的」,第三地不僅限於香港、澳門,可以指其他地方。
聯合報報導,大陸十二屆全國政協二次會議6日舉行小組會議,陳德銘是大陸全國政協委員,他在小組會議會場外受訪問時表示,他對兩岸領導人會面也相當期待,但無法回答具體時間和地點。記者問他,「第三地好嗎?香港好嗎?」陳德銘回答說,「我也覺得挺好,但第三地不一定是指香港,也可能是其他地方,動動腦筋想想。」一名記者追問說,「那澳門呢?」陳德銘回答說,「澳門跟香港是一樣的概念。」
他說,「我們(大陸)對這個問題(馬習會場合)很開放,一家可以在各種地方選擇,不一定是國際多邊場合,可以在第三地或台灣或大陸,核心是要看到『九二共識』或『一中框架』,看到兩岸是一家人,有共同的中國夢。」
談到陸委會和國台辦建立常態化溝通聯繫機制後,海協會和海基會是否面臨轉型,陳德銘反問,「主權和治權問題解決了嗎?一中架構解決了嗎?我希望能夠解決。」
陳德銘表示,兩岸事務主管部門還有核心問題,例如主權和治權問題還沒有談,所以「我的責任還會很大」。
他還提出個人對台灣社會的分析,他說,現在「九二共識」在台灣沒有得到普遍認可,希望得到媒體和民眾更多支持。因為「逢陸必反」的意識在台灣還是存在,要看到另外一面。
陳德銘說,看到兩岸關係愈來愈好的一面,但也要看到多元社會複雜政治生態下的問題,希望各種政治力量看到這一點,看到兩岸都是一家人。
陳德銘表示兩會主要功能在三方面,一是具體事務洽談;二是交流,主要是民間交流;三是服務功能。目前這三個功能還存在。他說,如果兩會轉型,說明兩岸關係又往前走了一步,「我樂見」。但是現在看來,還要創造條件共同努力。
葉克冬:胡仍關心台灣 但絕不干政
曾在共青團中央擔任胡錦濤秘書的現任國務院台辦副主任葉克冬昨日透露,胡錦濤在退休之後,雖然仍然關心兩岸問題,絕對不會影響或干預現任領導人的工作。
明報報導,身兼全國政協委員的葉克冬昨日說:「不管是『習馬會』還是『馬習會』,兩岸領導人見面是我們一貫的主張,同時兩岸領導人見面又是兩岸中國人自己的事情。所以不需要去借助國際會議的場合,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習馬會毋須藉國際場合」
當記者追問,香港是否有可能作為兩岸領袖歷史性會晤的地點,葉克冬說:「至於什麼地方,兩岸自己去商量,兩岸可以自己去找地方呀!(今年有機會能見上面嗎?)這不是一廂情願的問題,要到大家都比較方便的時候……什麼時候見面、在哪裏見面、以什麼方式見面,這個要大家都有共識。」
被問到胡錦濤現在是否仍然關心台灣問題時,葉克冬說,作為黨和國家的領導人,他(胡)當然會關心這個事情,他當年親自主管兩岸事務,而且在台灣還有那麼多朋友,但是有一點,「胡總書記退下來之後,他絕對不會去影響和干預現在的中央領導人的工作」。關於胡錦濤的身體狀況,葉克冬說,「他身體當然很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