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委會:馬習會屬兩岸事務

陸委會表示,馬總統與大陸領導人見面,屬於整體兩岸關係的一環,既不屬國際事務,也非國內事務,而是兩岸事
陸委會表示,馬總統與大陸領導人見面,屬於整體兩岸關係的一環,既不屬國際事務,也非國內事務,而是兩岸事務。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林祖嘉今天回應駐華使節關於兩岸領導人會面的提問時表示,政府仍然認為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是「馬習會」(總統馬英九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會面)最好的場合。
他說,今年APEC在北京舉行,北京方面可解讀為國內事務,但政府則認為APEC是國際場域,很多事情可以各自表述,有點彈性。
陸委會稍晚對此進一步解釋指出,兩岸領導人會晤必須在不損害國家尊嚴跟立場,有利台灣人民福祉及兩岸關係改善的情況下進行,政府立場非常清楚,沒有改變。
陸委會說,評估後認為APEC是適合兩岸領導人會面的場域,目前沒有其他方案。陸委會強調,馬總統與大陸領導人見面,屬於整體兩岸關係的一環,既不屬國際事務,也非國內事務,而是兩岸事務。【中央社】
陸委會失格 可接受「馬習會」為國內事務
外交部5日為各國駐台使節舉辦首次兩岸事務首長會談(南京王張會)說明會,各國代表關切馬習會是否可能實現。陸委會副主委林祖嘉在回應時表示,我方仍然認為北京APEC是最佳場合,因為我方可解釋APEC為「國際場合」,而中方則可以北京為主辦城市而定位為「 國內事務」。這也是我方首度公開提出此一說法,並明確以北京APEC為馬習會目標。
風傳媒報導,在這場使節說明會上,林祖嘉與海基會代秘書長馬紹章說明王張會與兩岸兩會第十次會談的成果。然而各國駐台使節的關注目標,完全集中在馬習會的可能性及兩岸是否即將展開政治對話。
歐盟代表處處長龐維德(Frederic Laplanche )問到,在王張會及下月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回訪時,兩岸是否討論馬習會?對於中國提出在第三地舉行的可能性,台灣是否評估過?
林祖嘉回應表示,我方仍然認為亞太經合會(APEC)是最佳場合,一向主張我國總統應該出席APEC會議,政府也持續朝此方向推動。林祖嘉更進一步解釋,我方認為馬習二人在北京APEC會晤是最佳場合,是因為我方可以解釋APEC為「國際場合」,而中方也可因為主辦城市在北京,而定位為「國內事務」,「雙方都有解釋的方式」。林祖嘉的說法,是我國官方首次面對國際社會,公開且明確說出我方對北京APEC的腹案。
對於我方是否曾將此腹案向北京表達,林祖嘉不願證實。事後林祖嘉解釋,我方一貫主張APEC是馬習會的最佳場合,而中國則因APEC為國際場合而不願接受,「看起來希望不大」。但在被問到APEC峰會前後相關會議有一整週時間(summit week),但峰會只有一天半時間,馬習雙方在非峰會當天的前後會晤是否可能,林祖嘉表示,各方可以「保持一定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