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郁琦謁中山陵提「中華民國」

陸委會主委王郁琦今天赴南京中山陵謁陵,以官銜、民國紀年獻祭文,內容涵蓋「民國肇建」、「三民主義,五權
互稱官銜 馬:兩岸交流里程碑
「王張會」互稱官銜,踏出兩岸官方交流第一步,馬總統12日形容這是「兩岸交流史上重要里程碑」,替兩岸長期發展奠定歷史性基礎,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也讓台灣的國際關係持續擴大。
中國時報報導,馬英九12日會見加拿大訪賓說,「王張會」意義在於使兩岸長期往前發展奠定歷史性基礎,對台灣和其他國家關係也有很重要影響,因兩岸關係如能和平發展,台灣的國際關係也能持續擴大。
馬英九過去曾多次提到「兩岸與國際關係的良性循環」。馬認為,兩岸關係改善,有助台灣拓展國際關係,經由國際關係的拓展,台灣對深化兩岸關係也將更有意願和信心。馬英九說,王郁琦正在大陸與職務對口、也就是張志軍舉行會談,這是兩岸從1949年隔海分治65年來,第一次有主管兩岸事務官員正式會面,並互稱官銜,可說在兩岸交流史上是一個重要里程碑。
白宮亞太主管與美國國務院發言人11日都表示樂見「王張會」,鼓勵兩岸當局繼續進行這樣具有建設意義對話。國務院例行簡報會上,發言人薩琪女士表示,美國一向歡迎台海兩岸為降低緊張、增進關係而採取各種步驟,「我們鼓勵北京與台北當局繼續這種具建設意義對話,這個對話已使兩岸關係獲致重大改善」。
國臺辦發言人回應
陸國務院臺辦發言人馬曉光12日應詢表示,兩岸同胞要繼承孫中山先生的精神,共同致力於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有記者問,台灣方面大陸委員會負責人王郁琦當天上午在中山陵博愛廣場講話中,談及“孫中山創立中華民國,已經103年了”,對此有何評論?
身在南京的馬曉光回答說,孫中山先生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受到全體中華兒女的尊敬。他103年前領導辛亥革命、開啟中國前所未有社會變革的那段歷史,其豐功偉績已經載入史冊。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兩岸同胞要繼承孫中山先生的精神,共同致力於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中新網】
王郁琦以官銜中山陵前獻祭文
陸委會主委王郁琦今天赴南京中山陵謁陵,以官銜、民國紀年獻祭文,內容涵蓋「民國肇建」、「三民主義,五權憲法」,及「九二共識,求同存異」、「正視現實」等立場。
王郁琦的「祭 國父陵文」全文如下:
「民國一百零三年二月十二日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王郁琦率訪問團謹以鮮花之儀致祭於國父中山先生之陵曰:
偉哉國父,領導革命,民國肇建,青天初現。白日當空,光耀神州,年祚永續,薪傳綿延。
三民主義,五權憲法,方略大綱,以民為本。寶島臺灣,一本初衷,繼志述事,紹承履踐。
兩岸隔海,已逾甲子,九二共識,求同存異。正視現實,民生為念,和平發展,共創雙贏。
兩岸人民,同屬中華,中山思想,共同資產。力行遺訓,為民謀福,貢獻寰宇,以進大同。告慰 國父之靈。
伏維
靈鑒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王郁琦率訪問團謹奠」
王郁琦是在上午9時30分抵達中山陵入口,經登行階梯約20分鐘抵達中山陵前,在國父陵前獻祭文。
王郁琦11日到14日率團到南京、上海等地訪問,昨天已在南京紫金山莊和中國大陸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張志軍舉行兩岸分治65年以來主管兩岸事務首長的首次會談,達成多項共識。
王郁琦上午謁陵後,下午將赴南京大學發表演說。
【中央社】